黃瑛瑛
摘要: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還要對他們進行思政教育。本文通過“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以及筆者的從教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經歷分析,總結出“課程思政”教育措施。
關鍵詞:課程思政;必要性;重要性;措施
一、“課程思政”的定義
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二、“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大學生思政現狀分析:筆者從教大學英語數十年,不難發現:現在大學生思政主流是積極、良好的,但我們周圍還存在一些不符合良好思政規范的現象和行為,比如:
(1)考試舞弊屢抓不止。大學生考試作弊是常事,且作弊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他們完全忘記了學院的規章制度。
(2)代課現象日趨嚴重。有些學生自認為家里有錢,就請人代上課,自己就玩游戲、睡懶覺等,特別是節假日放假前天,代課現象更加嚴重,有些學生想回家或外出度假、聚會等,他們愿意出雙倍的代課費,使得代課者有利可圖。據說學生還有專門的代課群,必要時會發布信息,他們把這群當勞務市場了。
(3)友情淡化,感情不專。由于本校采用的是學分制,課程班級是由選課制產生的,一個班的學生來自全校的不同專業班級。這樣一來,學生之間的感情不深,因為行政班學生就是在一起開班會、班級活動或寢室就寢,課程班學生就更不用說了,他們就在一起上一段時間的課,課程結束了,這個班就散了。學生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和缺少誠意,使友情淡化,所以學生之間不和諧現象時有發生。
現在大學生戀愛很普遍,他們戀愛的動機主要是為了追求“校園戀情”的經歷,并不是奔著結婚去的,所以大學生在戀愛中缺乏責任感,行為輕率,用情不專的現象屢見不鮮。
(4)公共道德意識淡薄。大學生公德意識淡薄,如:帶食物到教室吃、亂扔垃圾、亂刻亂畫、破壞公物,公共場合喧嘩,上課玩手機、在宿舍玩牌、喝酒,在外通宵上網,夜不歸宿,甚至還有學生偷盜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撿到別人的東西拒不承認、不歸還。
三、“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當今這個網絡開放,物質為主導的社會里,正確的思政觀尤為重要。特別對于當今的大學生來說,有良好的思政素質是大學生立身做人的內在需要,可以促進大學生腳踏實地的追求學習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對個人、學校、整個國家都有重要意義。
四、“課程思政”教育實施措施
(1)“課程思政”教育寫入課程標準。編者要把課程思政教育寫入課程標準,以往的都寫得泛而少,只看到類似掌握多少詞匯、知識點、技能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提升職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等,筆者希望把課程標準修改成:每單元有一“課程思政”教育專門模塊,挖掘出課程思政教育具體內容,對老師和學生課程思政教育的要求與目標具體化,使教師教學有章可循。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職通英語1》第1單元《大學生活》的課程思政教育點:熱愛學校,熱愛老師,同學之間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等等;第7單元《節日》的課程思政教育點:了解我國傳統節日,尊重不同民族的傳統,熱愛祖國。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也受到諸如愛國、愛黨、幫助他人、努力奮斗、誠信、正確的三觀等思政教育,“教書育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將思政表現納入課程考核。筆者是高職大學英語老師,多年來把學生思政表現納入了課程考核,制定了思政考核制度,如代考、代課、帶食物進教室、上課玩手機、亂扔垃圾、一幫一、撿校園卡、錢包、關水龍頭等都寫進該制度,在課程平時形成性考核中按預定比例進行加減分,作為期末成績考核的依據。
(3)率先垂范,樹立典范。習總書記說:“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2014.09.北師大)。強化榜樣示范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教知識,還要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引導學生、熏陶學生。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比較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比如上課時本人每次提前10分鐘進教室做好上課準備,不帶食品進教室,上課時不用手機,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課間或找學生談心、或為學生答疑、下課時關好教學設備后才離開教室,課后認真批改作業、回答學生問題等等。
在日常教學中,本人注重從學生中發現“思政模范”,如“三好學生”、“積極分子”等,樹立典型,讓學生影響學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比如,當某學生彎下腰撿廢紙、下課時帶走他人忘帶走的礦泉水瓶時,我會抓拍照片,并在課堂當眾給加分、表揚,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讓學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
五、結束語
作為一名從教幾十年的人民教師,本人的體會是:教師要本著為了學生,堅持育人為本,育人為先,全心全意教好書,盡職盡責育好人,這樣“教書育人”四個字才會強勁有力,而不是蒼白無力;要明晰思政教育不光是思政課老師的事情,而是社會全員,特別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責任,同時它又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因此思政教育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白震坤.高職高專教育英語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編寫組.職通英語(1)[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