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珍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數學學習對小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希望他們可以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針對性地進行教案設計,不斷總結和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01-01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首先應明確新課改下,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結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開展主旨鮮明的教學活動,實現課堂中師生互動,保證課堂氛圍溫馨愉快,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對數學學習的信心。
一、小學數學在新課改下的課程內容
對于課程內容的學習,主要體現在發展小學生的符號感、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推理能力和應用意識。具體闡述如下。
(一)數感。能夠理解數字的意義,可以用多個方法表示數,可以比較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交流表達信息,能通過算法解決實際問題。
(二)符號感。能夠從具體情境中,去抽象出數量關系,并且明確變化規律,以符號表示,可選適當的方法來解決用符號所表達的問題。
(三)空間觀念。可以從實物的形狀想像出幾何圖形,也可以從幾何圖形把實物的形狀想像出來。能夠在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能運用圖形生動地描述問題,思考問題。
(四)統計觀念。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能通過收集、描述、分析相關數據,作出合理決策。
(五)應用意識。面對實際問題時,會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思考,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找尋相關已學知識及其背景,以“舊”探“新”。
(六)推理能力。能運用實驗、觀察、類比、歸納方法來獲得數學猜想,并嘗試尋求證據、進行證明和舉出反例。將推理過程,進行合理表達并書寫有據。
二、小學數學在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盡心教授小學生基本數學知識,引導小學生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設定教學流程讓小學生有應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能讓小學生具備運用數學思維的意識,去觀察、分析,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增強應用意識。幫助小學生去了解數學價值,增進他們對數學的理解,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最終,實現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地發展。
三、小學數學在新課改下的教學方法
(一)教學聯系實際,結合小學生關注點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中,一定要結合小學生所處的年齡段特點及其心理特點,進行聯系生活實際的生動教學。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該多和小學生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關注點,其中包括美食、動畫片、小游戲等等。這些溝通,就是為了幫助數學教師搜集教學聯系實際的教案素材。
比如,當學習數的加減法時,可以用小學生的購物經歷作為引入點,讓他們分享購物類型,花費多少,然后聽完發言同學的分享后,教師可以假設現在班上有位同學買了五種文具,有筆、文具盒、橡皮擦、筆記本、備忘錄,每一樣多少錢,總共花了多少錢?如果想節約一點,少買一樣,可以少花多少錢?這是一種聯系實際的方法。當然還可以讓小學生收集昨晚父母買菜的花銷,進行記錄。父母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和影響力。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聯系實際中,可以引導小學生去和家長溝通,促進他們親子交流,培養小學生用數學課堂上的知識點,去幫助父母解決實際的計算問題。
(二)善用情境式教學,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因為數學的教學是重視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鍛煉,沒有文字類科目那么形象化,那么富有感染力。這時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思考在課堂中,做到合適地引用一些童話故事,一些動畫背景,作為開展情境教學的依托。
(三)賞識教育,鼓勵小學生進行思維拓展。每一個小學生都是渴望被認同,被理解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面對學生學習中犯錯,比如,發言有誤,作業出錯,試卷丟分等教學現象時,不能一味責備。尤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教師的眼神到肢體動作,以及語言,都應該體現出賞識教育。即使在課堂上,小學生犯了錯誤,教師應該先安撫學生,然后找到學生錯誤背后的教育價值。錯就是知識點的遺漏之處,那是數學教師教學的側重點,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指明了方向。
所以,賞識教育就要沿著正確的方向去認同學生,一定要鼓勵學生去說,去思考。不要去加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錯誤意識,以致一看到相關題目就緊張,久而久之,也會對數學的學習望而卻步。
(四)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引導其良性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留意小學生的書寫習慣,草稿習慣,答題習慣,這些細節都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學習效率的高低。數學學習就是要培養小學生嚴謹的數學邏輯思維,所以教師在課堂中應有意識地去引導,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會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朝著良性去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慧娟.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農村教育,2019(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