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
【摘要】在民辦高校體育教學中,排球受到廣大學生的深深喜愛。然而在日常排球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課堂氛圍枯燥乏味的顯現,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的高度。如何開展民辦高校排球教學訓練?怎樣才能在課時限定的時間內,有效的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的排球競技能力?這是我們體育老師一直深思的問題。在我國,排球訓練已經有幾十年的豐富經驗,為了更好的開展民辦高校排球教學訓練,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已有的訓練方法,結合民辦高校學生的特點,加以巧妙的運用,從而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關鍵詞】民辦高校 排球教學 訓練 有效性
近年來,排球這一體育項目受到國人的青睞,許多高校設置了這一課程,大大促進了大學的身心健康發展。排球運動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都特別高,首先,運動員要有足夠的體力作為排球活動的基礎和支撐,這樣才能在場上保持長時間的奔跑和跳躍;其次,各項技能要精準掌握,運動員才能在場上運籌帷幄;最后,運動員的反應要靈敏,要具備團隊精神。如何達到以上訓練成果,讓學生在排球課堂上獲得訓練的快樂?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民辦高校排球訓練做出了一下分析思考。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對核心力量訓練的一點思考。
1 民辦高校學生特點
1.1民辦高校學生價值取向是積極務實的,且帶有較強功利性的
民辦大學的學生生活追求的基本心態是積極的、向上的、進步的、雄心勃勃的對美好的生活向往。許多學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實現人生,宣揚個性,實現自我。最重要的人生價值是有頭腦、有能力、能夠獨立做一番事業,對國家和社會有強烈的貢獻欲望。在他們看來,沒有素質和技能,很難適應社會生存和競爭,他們的緊迫感、危機感和競爭意識也在逐漸增強。然而,少數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還不成熟,缺乏志向和抱負,對集體活動或體育項目不感興趣,在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強調功利主義和個人利益的短期行為。此外,他們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相對不足,心理成熟度較低。
1.2 民辦高校大學生基本道德水平正在不斷提高,抗外部干擾能力還不夠強
民辦高校學生大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向往理想人格,崇尚成功人士,抵制不道德行為。許多學生有很強的奉獻精神,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以幫助他人為樂、也經常參加獻血、義務勞動等活動。許多學生追求平等合作,如口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渴望真誠、平等地交流。然而,當許多學生遇到一些特定的問題時,他們缺乏理性思維,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他們傾向于順應時代潮流。他們通過感覺來減少對優勢、劣勢、后果和危險的思考。尤其是當他們接觸到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時,他們的界限是不容易把握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容易發生偏差,甚至模仿和追隨,而且無法承受誘惑。及時有效的教育指導和高校體育精神可以解決這一重要課題。
1.3民辦高校大學生有強烈的求學欲望,但他們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還不夠持久
民辦高校的學生大多數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正確理解和認識自身的情況,為了個人理想目標不懈努力。特別是對自己的專業技術和文化知識的興趣很高,對一些實踐課程、專題講座和技能競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希望在一些科學和學術活動中拓寬知識面,在一些娛樂活動中培養情感。然而,少數學生的學習目的還不夠明確,以“感受大學生活”的態度,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和意志力不夠強,表現在課堂上不專心,自學不專心,經常遲到、早退等。如果不加強管理教育,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對困難的恐懼,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
2 民辦高校排球教學現狀分析
2.1缺乏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排球教學和訓練中,大多數民辦高校仍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方法陳舊、單一、枯燥,忽視了體育鍛煉對學生健身娛樂的特點。排球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先示范后練習。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處于領先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練習技術動作時只能機械地模仿。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互動,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和實踐技術動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排球教學效果不好。
2.2缺乏豐富的教學內容
目前,民辦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內容仍在延續上個世紀所構建的教學體系。它對學生墊球、傳球和接球技術進行了細致的教學指導,忽視了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體育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缺乏戰術配合和教學競賽。許多民辦高校體育教材使用周期太長,不能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緊密結合,不利于大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最終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2.3缺乏在教學中進行因材施教
民辦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對排球學習理論和技能的理解也不同。在一些地區,中小學開設排球班。這些學生有一定的排球基礎。他們能很快接受老師傳授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指導,但仍有一些學生沒有排球基礎和進入大學。只有接觸排球,技術動作不規范,對排球的理論了解較少,所以同一班的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體育教師應了解和重視學生排球學習的基礎和學習能力,并根據排球的特點因材施教。
2.4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
許多民辦高校很少重視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很多讓體育專業的其他教師上排球課,學校缺少排球專業教師,學生不能得到更多的專業。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有的老師對排球只了解一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感到困惑。最后,學生的排球技術和戰術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3提升民辦高校排球教學訓練有效性的方法
3.1核心力量的訓練
人體核心部位是全身力量的來源,核心力量的訓練能夠讓人體具有最大程度的穩定性,提高人的運動能力。核心力量的訓練對于排球運動員來說十分重要:首先;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提高排球運動員的穩定性。身體的核心部位是身體的主體,通過對排球運動員進行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增強身體的平衡性,增強四肢的靈活性,對于排球運動員專業能力的提高意義重大。在運動場上,排球運動員一旦核心力量出現問題,那么發球、傳球、墊球以及扣球等,每個環節都會出現重心不穩的問題,導致各種失誤,無法掌控。其次;核心力量訓練大大提高排球運動員爆發力。運動員發力是依靠身體核心肌群共同作用完成的,核心肌群將力量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產生強大的爆發力。同時核心力量還能保證各部位均衡發力,大大提高運動質量。由此可見,核心力量的訓練對于排球運動的重要性,民辦高校教師和學生都要加強這方面的認識,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在日常的訓練中,我們更加注重技巧的訓練和肢體力量的訓練,而忽略了核心力量的訓練。我們只有重視起來核心力量的訓練,才能確保學生在運動場上最大力量的輸出。
在開始核心力量訓練之前,我們要明確其訓練內容。核心力量的訓練主要是在各種環境下訓練,提高身體肌群的發力性,使它們能更好地為肢體發力提供力量源泉。我們將核心力量訓練分為基礎訓練和高級訓練,基礎訓練是為了增加核心部位穩定性而進行的訓練,高級訓練是為了鍛煉身體的平衡性和提高穩定性而進行的訓練。如何開展核心力量訓練?是值得我們民辦高校體育老師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我們根據民辦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此項訓練,首先,采用無器械訓練模式,民辦高校學生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大多數學生是到高校里才接觸排球,因此,我們要注意訓練的強度不能過大,無器械訓練的強度小,學生可以掌控自己的身體,這種訓練不會讓學生感到有壓力;當這種訓練達到一定效果后,我們開啟借助第一器械的訓練模式,讓學生的排球動作姿勢標準化,訓練效果會更加明顯;最后我們可以運用綜合器材對學生進行訓練,此項訓練難度大,同時效果也是最明顯的。
3.2 排球技術的訓練
要想有高水平的排球技術,就必須堅持不懈的去訓練,結合當前豐富的排球技術訓練經驗,本人總結了以下幾點訓練方式:首先;分解訓練:排球運動是一項綜合復雜的技術性體育項目,由發球、墊球、扣球、攔網、防守技術等組成。要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水平,我們必須從以上幾項技能出發,突出重點,訓練內容要多樣化。我們要做好這些基本技術的分解訓練,把發球、墊球、扣球、攔網、防守技術等每個環節都訓練到位,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會有高超的技能,因此我們要從分解訓練開始,注重基礎訓練。其次;輔助訓練:我們采用各種輔助設施或措施對學生進行技術訓練,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排球技術。輔助訓練要求我們民辦高校體育老師要深入掌握排球各項技術之間的內在聯系,熟悉學生排球技術基礎,從而探索出合理的輔助訓練措施?,F如今,好多民辦高校體育老師錯誤的認為輔助訓練可有可無,導致學生也忽視這一方面的訓練。從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輔助訓練作用很大,例如:提高攔網技術,如果只是直接的訓練這一技術,根本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必須要對學生進行輔助訓練,才能提高攔網技術。在國際高水平賽事中我們也能看到這一點,例如,中國女排在日常訓練中,輔助訓練是常用的訓練手段,如用高臺,教練模仿美國著名攻手海曼的扣球,訓練攔網、防守,取得明顯的效果,中國女排最終取得世界冠軍,振奮人心。接著;強化訓練:通過采取特殊的措施,加大訓練的強度,提高專項技術水平。排球是一項富含技能戰術的體育運動,要想具有高水平就必須全面掌握各項技能。民辦高校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和排球競技的制勝技術進行強化訓練,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排球場上發揮的更好。最后;組合訓練:是指排球集體形式的訓練,以上三種訓練方法最終目的就是提高整個排球團隊的組合訓練水平。組合訓練是四種訓練中最重要一種訓練,要想達到高水平的組合訓練很不易,我們民辦高校老師要深入思考。我們可以開展小組訓練,每組3-4人、6人的配合訓練、6人對6人的訓練,從而增強整個排球隊的技能和配合度。
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排球技術訓練,我們民辦高校體育老師要掌握好以上四種方法的安排,分解訓練是基礎,輔助訓練是催化劑,強化訓練是重點,組合訓練是目的。四種訓練各不相同,而又彼此聯系,因此我們要科學安排,爭取讓學生的排球訓練達到最好的效果。
3.3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
在民辦高校排球課程中,我們單純的宣講排球理論知識、演示排球動作、訓練排球技術,不利于學生排球學習效果的提高,影響教學效果。排球教學如果不講究教學方法,那么課程會顯得十分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便對排球學習失去了興趣,一旦沒有了學習興趣,以上的核心力量鍛煉和排球技術訓練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因此作為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我們在進行排球授課時要講究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例如:我們可以在排球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人興趣,通過游戲提高學生對排球訓練的興趣,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中愉悅的掌握排球理論知識和各種技能,從而事半功倍,提高排球教學效果。 排球中游戲教法有“躲避擊球”、“傳球步步高”等,深受學生們的喜愛,讓學生很快的融入到排球學習中來,調整了學生排球學習的心理狀態。在排球各種技能培訓中,我們也可以采取游戲訓練法,例如:火車賽跑、蛙跳接力等游戲加強了學生四肢肌肉的力量訓練。
4 結語
排球是一項基礎技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體育活動。提高排球教學和訓練效果并非一蹴而就。為了取得成績,教師需要逐步深化。每個高校體育教師都要熟悉排球教學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自身的專業知識,使排球教學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得到提高。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排球運動的特點,從核心力量、排球技術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對民辦高校排球訓練進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水平,達到排球運動的總體目標。在私立學院和大學里進行棒球教學。
參考文獻:
[1]江海濤.高校排球課如何做好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9(13):69-70.
[2]茅菊蘭,陸春紅.淺析如何提高排球教學的訓練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4):52+54.
[3]牟文彬.高校排球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6):44+46.
[4]王永.信息技術法在排球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02):172.
[5]楊延山. 濟南市民辦高校排球課現狀調查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6.
[6]閆彥峰.河南省民辦高校排球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06):133-134.
[7]孫國方. 河北省民辦高職院校排球選項課教學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
[8]祖子賢. 甘肅省普通高校排球選項課體育教學方法效能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