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曉萌
【摘 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PPP”模式憑著其強大的優勢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然而,當前“PPP”模式卻沒有統一的規范性指導文件,從而導致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下面,就以傳統會計與“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為基礎,來分析“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問題,探究新的路徑和模式,使“PPP”項目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PPP”模式;會計核算;規范管理;互利共贏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步入新常態,社會資本涉及到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擴大,我們需要的社會資本越來越多,一般的建設項目都需要投入社會民營公司的社會資本,因此,“PPP”模式也就隨之而來了,它不僅能夠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本,還具有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等優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其項目也越來越多,衍生的會計問題便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下面,我們就去了解一下與之有關的問題。
一、“PPP”模式下衍生會計與傳統會計主要有哪些差異
隨著“PPP”建設項目的不斷發展,傳統會計已經不能再解決當下的問題,“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問題也需要“PPP”建設項目能夠獲得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工作進行實質上和根本上的提升,改革建設項目的傳統會計模式,并對“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問題不斷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高“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經濟效益,促進“PPP”建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會計的基礎是權責發生制,而“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卻以現金流為考慮重點?!癙PP”模式下衍生會計在分析項目的時候,一般都是站在財務會計管理的角度上,在測算中會把現金流作為重點,而傳統的財務會計和管理卻更重視對盈利能力和資金鏈安全的分析。“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大多都是公益性的,稅收優惠也會根據行業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另外,“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主要是對收入和成本的測算、稅費測算、現金流量分析、財務分析、總投資估算、貸款及還本付息計劃、以及折現率及合理利潤率的確定等內容進行測算,并且還會基于項目的變化而增加相關內容。為了呈現測算的過程,還應該建立“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風險量化計算表”、“利潤表”和“收入測算表”等與之有關的表格。
二、當前在實施“PPP”模式下衍生會計時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1、會計主管部門沒有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及準則規范解釋等
以往的傳統會計都有財政部專門制定和出臺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準則解釋,來對有關項目的收入、計量、預計支出等進行規范和確認。然而,“PPP”模式衍生會計卻沒有財政部出臺的法律法規和準則解釋,各地只是憑借著實踐的經驗來進行工作,從而導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規范“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問題產生了很多不良的影響,也不利于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因此,應該盡快解決“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問題,出臺相關的法律規范,使“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能夠有法可依,改善這些不良的現象。
2、政府主體的會計核算不適應需要
以往政府的預算中并不包括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預算,而現在,隨著“PPP”項目逐漸深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領域,政府的財政預算必須包含項目所需要的費用,會計審核報表必須體現這些項目的支出。但是,當前卻沒有專門針對“PPP”項目會計問題的監督機構,使得“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總是出現問題,也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所以,必須加強管理和監督,使會計核算盡早適應“PPP”項目的需要。
3、公司主體的會計工作有待提高
“PPP”模式下公司的會計處理模式與傳統的存在差異。以往傳統的會計處理模式在處理會計業務時,是將公司整體作為一個產權主體?!癙PP”項目的產權主體則是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而傳統的會計處理模式卻反映不了“PPP”模式下各產權主體的經濟活動,因此,需要提高和改革公司主體的會計工作。
三、做好“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很多年以前,國外就已經開始應用“PPP”模式了,到現在已經積累了很多與之有關的經驗值得我們去借鑒。我國開展“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工作是在1980年左右,并且至今也沒用出臺專門的政策和規范解釋等。因為“PPP”項目涉及到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兩方面,若“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核算反映不了真實的會計狀況,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不僅會導致投資雙方的經濟損失,還會影響到雙方的社會信譽。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資金短缺成為制約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效果的主要問題,迫切需要社會資本,所以,“PPP”項目中的社會資本便越來越受到重視。其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既能籌集到資金來改善國有資本短缺的問題,也能提高社會資本方的積極性,因此,“PPP”模式憑借著其獨特的優勢越來越受到重視,將會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另外,“PPP”項目的發展也需要會計工作能夠跟上步伐,從而為其提供會計保障。但是,由于我國開展“PPP”項目的時間比較短,缺乏完好地政策和經驗,所以這個問題一定要快速解決。我們還應該重視“PPP”項目的會計工作,因為它關系到相關各方的經濟利益和項目的成敗。因此,只有做好“PPP”模式衍生的會計工作,才能趨利避害,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四、如何做好“PPP”模式下衍生會計工作的新門路
1、為其出臺專門的準則和規范
我國財政部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監管制度,所以,財政部門應該借鑒外國成功的經驗,盡早的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政策和法規,保護好會計信息的安全。此外,為了更好地使其做到遵守紀律和法規,需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制觀念,在鼓勵他們創新的同時,也要注意防范風險。
2、提高政府主體的“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管理水平
要想提高政府主體的“PPP”模式下衍生會計的管理水平,需要通過當前的地方債務限額管理制度來進一步擴大政府負債統計的領域,依據權責發生的規定來使國有資產和負債清晰量化,并記入資產負債表中,對政府投資設定合理的上限,盡可能地減少政府的債務負擔。另外,為了強化相關人員的風險意識,減少政府的債務風險,需要將“PPP”模式下的政府負債加入到財務報告中去。加強對會計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定期對“PPP”項目的會計行為進行審計,并保證過程要公開公正,提高其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五、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PPP”模式涉及到的領域越來越大,問題也不斷得到了改善,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PPP”模式目前并不是很完善,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面臨著很多挑戰。并且,我國相關人員的認識水平較低,相應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也不完善,這都阻礙了“PPP”模式的發展。因此,為了我國的基礎設施能夠正常使用,我們一定要重視“PPP”模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維丹. PPP模式下衍生的會計問題研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8):65-66,64.
[2]周曉蝶. 我國PPP項目會計核算問題研究[J]. 商業經濟,2017,(11).
[3]伍迪,王守清. PPP模式在中國的研究發展與趨勢[J]. 工程管理學報,2014,(6):75-80.
[4]王芮. 有關PPP項目會計問題的探討[J]. 財會學習,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