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油井生產管理是一門系統的學問和系統工程。管理的好壞關系著油井的正常生產和開發效益。本文主要從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問題油井的管理等四個方面淺析了油井的管理問題,闡述了加強油井生產管理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油井;生產管理;難點;對策
1、加強油井生產管理的重要性
油井的管理是一門系統的學問和系統的工程。管理的科學與否關系著油井產量的多少和油田效益的大小至關重要。所謂的油井就是人們進行石油開采的一個通道,是根據油田開發規劃的石油系統而打造出來的井孔,由此可見,石油也是通過這個井孔被人們開采出來的。為了進一步保護油井中的石油以及其水層,通常會在井壁與油層套管之間內的封閉空間加入一定的水泥,這樣就可以在進行取油的時候能夠形成方便的通道,也為油田開發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油井生產管理中存在的難點
對于勝利油田來說,在全年總產量中老油井的產量占到一半以上,而油田的綜合遞減率卻達到百分之十多。產量下降。如果不做到油井的精細化管理,那么將無法達到油田持續穩定增產的目標。仔細分析,油井管理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2.1管理程序欠科學,資料欠健全
主要表現在油井的管理程序不夠科學;油井的一手資料不夠詳實;油藏的相關材料不齊全;油井管理施工和安全生產分析方案缺乏或不詳實;調整井所需的文檔也多有不全。這些一手的資料對于油井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幫助作用。它的健全能對油井的精細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但實際來看,欠科學、欠規范。
2.2在油井正常生產時,常常會出現許多故障和問題
一些是油井的設備故障問題,一些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一些油井的耗能設備參數的設定是否合理?怎樣做到合理機采?怎樣降低油井的能耗,減少設備的損耗?這些都是管理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2.3生產過程中的波動
油井中還存在數量不少的不穩定油井,即生產波動,對于這類油井的維護與管理應該采取什么程序和措施。
3、加強油井生產管理的對策探討
3.1要建立油井的管理規定和程序,做到精細化管理
(1)油井的管理規定要做到五規定健全,即油井日常管理使用方法要健全;油井錄取數據的管理規定要健全;油井井史資料填寫的管理規定要健全;動液面測試的管理規定和操作程序要健全;含水恢復期的統計管理規定要健全。
(2)要讓油井的油井資料更加詳實。具體包括六個方面:井身結構圖要詳實;油井管柱圖要詳實;油水井修井作業的措施要詳實;油井大事記要詳實:每一次換泵和換層位時,日期,采取的措施,測試的具體情況要詳實。如每次更換油嘴,陸地要求,調整工作制度,都要詳細記錄在案,同時其他日常的調整或不穩定等要建立電子表格,每口井建立檔案;油井原始地質資料要詳實,比如油井原始地層的壓力、油井生產的層位、油井油層的厚度、油井射開厚度等);動液面測試記錄表每月底要發到中控統一匯總,油井平臺建立電子檔案,力求做到詳實。
(3)油藏相關資料要齊全。油藏相關資料包括:最新井位圖、構造井位置圖、連通關系對比圖等等,都必須齊全。
(4)施工的方案和作業安全分析方案要建立單獨文檔。調整井要建立單獨文檔。調整井單獨文檔是指油井前期的修井機拆遷和改造,以及油井地面設備的改造和施工方案,其中的過程交接書,調整井完成以后要要將所有的相關資料收集起來。
(5)其它方面的文檔有單井的計量數據,異常狀況,化驗數據等;每周的油井周報;平臺的油井個人分析總結;油井的設備運轉和使用情況記錄——電潛泵的運轉數據,主要是統計運轉壽命,根據運轉壽命合理調整油井;每次修井更換泵以后調整的檔位,單井變壓器的數據,同時便于陸地泵的換型;動液面測試數據;含水恢復期統計;油井的故障報告;油井措施統計表;油井設備維修保養記錄(每次更換油嘴或者更換閥門時放到油井的井史當中);與油藏月度例會的紀要;主機不穩啟動停井順序表以及明珠應急情況的停井順序表;整個平臺最新的井口位置圖,要求標注清楚,是否有隔水套管,空井位和生產井位圖等;所有油井的射孔數據;單井的變更記錄,尤其是調整后的變壓器,工頻柜以及接線箱的變更要記錄好;油井關停和停井損失統計,方便年終進行統計分析用等等。
3.2對故障油井采取針對性管理措施
針對油井管理過程中常出現的故障,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其一,自噴井的管理。自噴井常常出現的問題有:油嘴堵塞、油嘴被刺刷變大、油井結蠟、井底積液、地層堵塞、地層能量下降、油井氣竄、井下安全閥關閉等。針對上述問題要更換或活動油嘴、更換油嘴、采用機械或者化學清蠟、用柴油反替積水,必要時機采,關井恢復后放噴、酸化解堵或者壓裂,化學解堵、卡氣作業、開安全閥、加強注水或者轉機采等方式來解決,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噴井的管理要盡量減少關停的發生,同時平臺做好應急準備,一旦發生關斷,盡量關閉井上安全閥和主閥門,套管翼閥,盡量不關閉井下安全閥門。日常巡檢多注意油壓的變化,及時活動油嘴,減少憋壓的現象。
3.3不穩定油井采取“一井一策”的管理措施
面對不穩定的油井,需要及時進行調整,采取“一井一策”的管理措施。
對出現的含水變化也要加密觀測,一定要從鄰近油井和注水井組去分析,做好注水井的控制和管理,平時養成總結的好習慣,一旦出現異常及時把現場的分析和相關人員做好溝通,做到早預防,早措施,早見效。各油井要共享,溝通做到無縫溝通,有機的結合才可以產生較大的效益。對于一旦發現油井出現問題,現場首先坐下來討論分析,根據故障現象制定下一步的措施方案,不要總是習慣于等著別人,自己不考慮問題,這樣對油井的管理或者設備的管理不會有提高。對油井的分析方法,要把第一手的資料錄取下來,調整油井肯定會不穩定,但是沒有這些調整就不一定會有下部有效的增產措施,畢竟措施的提出還是在油藏手中,只有通過真實的數據才能夠提出好的措施,只有現場有效的管理才有措施的成功率,現場油井管理有時候不一定非要求穩,求穩沒有問題,但是也要做到膽大心細。
3.4綜合多種管理方式方法,提升油井管理水平
(1)充分發揮數字化生產指揮系統作用,強化油井預警管理,提高油井采油時率。具體實施主要如下:在油井預警管理中,站點值班人員按照兩小時檢查的要求,及時發現預警油井,將預警油井反映給井區技術組,技術組安排人員現場落實,如出現卡泵、斷脫等問題無法現場解決的,將問題及時匯報給作業區技術組,技術組安排作業隊伍進行上修,問題處理后再逐級匯報處理結果,解除該油井預警。
3.5加強低產低效井治理
(1)堅持油井生產參數動態管理,不斷優化生產參數,確保合理流壓,提高抽油泵效。按照“長沖程、低沖次、合理泵徑”的要求,開展參數優化,優化井平均泵效提高3.5%;通過對部分油層物性較差,無措施增油潛力且無參數優化空間的油井,積極探索低產井液面恢復規律,實施油井間開。(2)開展系統效率測試優化調整,優選機采設備,實現節能降耗。
4、結語
總之,油井的管理是一門系統學問,我們要在油井的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要在資料的收集、記錄、分析和總結的過程中尋找出規律和措施。逐步建立起科學的程序和制度,用強烈的責任心去管理好油井,多多創造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永林;新疆焉耆盆地構造演化與含油氣系統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黨犇;鄂爾多斯盆地構造沉積演化與下古生界天然氣聚集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