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樂 莫燕鈴
【摘 要】我國高校專利轉化情況不容樂觀,唯有專利轉化達到較高水平,才能發揮其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作用。專利轉化率低的原因有激勵制度的缺陷,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專利轉化機構不成熟以及產學研合作中高校與企業銜接不緊密。高校應針對以上原因,改革激勵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中的弊端,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專利轉化機構專業化以及發揮校企合作的最大優勢,最終提升專利轉化率。
【關鍵詞】高校;專利轉化率;專利轉化機構;產學研
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的發展和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高校依靠其人才和專業的優勢成為了知識產權的重要來源地,但卻在知識產權的管理上差強人意,尤其是在專利轉化方面。具體表現為:各高校專利數量連年上升,而轉移實施率持續低迷,導致大量專利閑置,也意味著科研創新的投入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由此可見,提升專利轉化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僅會為高校和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勁的活力,更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專利轉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1.高校激勵制度的缺陷
高校有關專利方面的激勵制度僅停留在專利授權階段,這從根本上導致高??蒲腥藛T只注重專利的研發和授權,很少將專利的轉化實施納入考量范圍。激勵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科研人員專利轉化意識淡薄,“功利性”的追求專利的授權數量。加之高校事業單位的性質,對研究人員而言將大量時間精力花費于專利研發比重視專利轉化帶來的增加薪資,職位晉升等的利益大的多,所以研究人員轉化專利的積極性并不高。只有革除專利激勵制度中的弊病,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科研人員的輕視專利運用的思想,使得專利轉化工作能長久健康的發展下去。
“功利性”研發專利的會從一定程度上導致專利的質量低,即專利本身的實際應用價值就較低,即使將專利實施轉化,它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可能低于轉化的成本。
2.利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在專利轉化過程中牽涉到利益的主體比較多,分配到的利益就難以平衡,特別表現為主體間在專利轉化工作上的分配制度不明確,高??蒲腥藛T專利轉化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高校一方主要是提供科研成果,企業一方主要是技術、資金,雙方以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為原則,會過分評估自己的價值或付出的努力,而懷疑對方的信息、價值,在無法衡量價值的情況下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會導致利益分配不公平、不合理的問題的產生。產學研合作中收益和風險并存,風險的承擔合理與否也會影響利益分配合理性問題。
3.專利轉化機構的不成熟
(1)專利轉化人才的缺乏
專利的轉化牽涉到很多環節,這就要求專利轉化人才既能熟悉專利所蘊含的技術和專利相關的政策法規,又要具備管理和談判的能力。這樣的人才是高校所嚴重缺乏的,更是如今社會迫切需求的。反觀高校目前從事專利轉化的工作人員,大多數不具備專利轉化的專業背景,沒有系統且深入地學習過專利轉化的知識,僅僅接受了簡單的培訓,這是遠遠不合格。沒有專利轉化人才,很難建設出一個專利轉化的核心隊伍,反倒阻礙了專利轉化工作的進行。
(2)轉化流程不完善
高校的技術轉移機構大多附屬于某個行政部門,很少能實現完全的公司化。這就導致專利轉化工作并沒有形成規范詳盡的流程,而是粗糙地羅列了大致步驟,對于專利轉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也沒有做方案分析。
4.產學研合作中高校與企業銜接不緊密
如果說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那毫無疑問高校就是企業創新的源泉之一。高校是人才與科技的聚集地,企業則是發動機,為高校的專利轉化提供動力,也是紐帶,將高校的專利與市場需求鏈接起來,它們在產學研合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發揮各自的作用。首先是企業的主體作用往往發揮得不盡人意,主要是集中在中小企業上,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大多是欠缺或不足的,以至于在產學研合作上就不夠積極與主動,與高校的合作項目就會受限。其次是高校沒有很好地發揮自身優勢的作用,高校的科研成果沒有為合作企業提供決策的參考,高校的人才、科技等資源沒有為合作企業所服務。高校和企業各自的作用發揮不充分,在合作時銜接不緊密,就不能完美體現校企相互合作的專利轉化成果。
二、對于提高專利轉化率的改進措施
1.將對專利應用性的評估結構納入激勵制度
具體舉措為將專利的授權和應用性這兩個指標按不同的比重加權計算出該項專利的分值,權重可根據高校實際情況而自主決定,并劃分分值的等級和激勵措施的力度使之對應。這將從源頭上倒逼科研人員樹立專利轉化意識,本著應用專利的思想去研發專利,降低應用性差的專利的比例,進而逐步提高專利的質量水平。
2.完善利益分配機制
首先,政府部門可出臺相關制度規定高校、科研人員、企業間的合理且明確的利益分配;高校也可依據國家、政府相關政策、結合本校制定的相關專利政策,建立技術、信息、資本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高校還可建立符合專利轉化工作特點的職責管理、考核評定、工資、獎勵等制度,作為利益分配的參考依據。
其次,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設立中試資金專項,支持前景可觀的高新技術的中試研究,校企可共同創建以中試為支持對象的風險投資機構、創業基金。遵循付出與收益呈正比,收益與所承風險成正比的原則,將股權激勵、股權分配等融入到利益分配中。
再者,設立第三方信息服務交流平臺,可以提供合作方更全面、更權威的信息,緩沖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3.善用內外部資源,實現專利轉化的專業化
(1)培養專利運營的隊伍
于高校層面而言,可選擇招聘專利運營的專業人才,這將較為快速地提升專利轉化的效率以及解決專利轉化中碰到的疑難問題?;蛘哌x擇對現有專利運營人員進行系統化的課程培訓和實操訓練,過程雖然漫長,但可以發揮他們對于高校專利實際情況的熟悉度及與科研人員的無縫合作的優勢。當然,高校可以綜合運用兩種方法,使專利運營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