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妮
【摘 要】隨著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人數的增加,中等職業學生的多樣性和思想心理上的弱點越來越明顯。它對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和特殊要求。如何不斷提高內涵,培養更多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優秀專業人才。這是普及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教育的棘手問題。這就要求中等職業學校的班主任積極幫助學生以“專業精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認真把握職業理想的培養,培養職業素質,提高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促進中等職業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中職教育;班主任;職業精神
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全國中職學校近15000所,在校生超過2000萬名,基本實現了全國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承上啟下的特殊階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關鍵時期,是人樹立終生學習的“黃金分割點”。在此時期,中職學生在獨立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影響成長的因素,他們在校度過三年中職學習生活,基本上要經過“成年、成才、成人”這三大考驗和洗禮。作為伴隨他們成長的一個特殊群體——班主任,如何把握青少年學生成長主線,以一種“職業精神”來規劃工作,是始終伴隨他們的課題和挑戰。
一、分析“職業精神”的現狀
1.1工作主項弱化
在現代教育實踐中,班主任的工作態度,教育藝術水平,教育方式,組織管理能力是大家的榜樣,并且要以身作則,影響全班的建設和發展也影響了學生成長的速度和傾向。那么班主任如何適應這方面新時代的要求,為班主任的工作創造新的局面呢?我們認為,首先要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成了“文員”和“消防員”,班主任被大量復雜的交易管理工作所拖累。他們削弱了他們的主要工作,限制了班主任“專業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1.2對前景缺乏良好預期
由于班主任在實際工作和建設機制方面沒有真正的工作計劃,沒有明確的前景平臺和突出發展機制。班主任成為職場高級模范人物的機會不大,職稱和其他待遇不會很高,因此班主任在就業后缺乏長期的工作考慮。在沒有對班主任工作的長期期望的情況下,“職業精神”沒有得到有效的積累和傳承。
1.3知識水平與職責不相匹配
校長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黨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心理學,管理的基礎知識,并且可以在工作實踐中運用這些理論和知識來科學地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學生解疑釋惑,給予動力,指明方向。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班主任面臨著關注的熱點,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特別是網絡信息時代學生的思想狀況難以從理論高度和發展現實來分析和指導。
二、新形勢下培養班主任“專業精神”的措施
2.1班主任應該認識到自身職業的綜合性
中職教育班主任處于全面育人的綜合崗位。一方面應從自身的“德、能、仁、正”四個方面來樹立形象和威信,這是班主任“職業精神”的精髓要點?!暗隆奔窗嘀魅我懈呱械膸煹潞土己玫牧晳T,堪稱學生表率,要突出對學生熱愛的情感和思想,用輕松的心態來做好繁雜的班級工作?!澳堋奔窗嘀魅我刭|全面,才華出眾,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新時期,中職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生,正處于成年階段,他們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誠信意識、社會責任感等基本在這一階段確立,班主任要始終樹立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個性,用個人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潛移默化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即以人為本。在愛的熏陶下,學生純潔的必靈會變得更美好,親密的師生感情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無形中規范了學生的言行、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心理、豐富了學生的情感?!罢奔淳礃I愛崗,尊重學生,正直無私地換位去理解學生,分析他們心中的矛盾、痛苦、失落,用“心察心、心貼心、心喚心”及時化解學生的迷茫,讓他們破浪前行,在心靈的海洋暢游。另一方面,班主任是學生思想教育教學的直接引導者,示范著身傳言教的工作要求,班主任只有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才能有效快速解決學生管理教育中出現的問題,成為學生工作專家。同時,班主任還要落實學校及各職能部門對學生的管理規定,營造良好的辦學環境,在管理育人中發揮直接作用。
2.2班主任也必須認識到他的“職業精神”的價值
中等職業學生作為國家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目前,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補貼中等職業學生學費的政策措施,建立了專項教育基金和扶貧補助機制。它從源頭上解決和緩解了貧困學生上學的問題,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提供了制度保障。這個新生能否在學校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最終實現國家長遠發展的目標。作為這支新生力量的直接管理和培養,中等職業學校的校長應該追求真善美,提高自己的素質。要反映自己的價值取向,展現更高層次的教師形象,堅持走向理想化的教育目標,在教育和教育人的實踐中,他們不斷完善和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精神”。
2.3新形勢下班主任“專業精神”發展的外部系統培訓
班主任的“專業精神”不是一成不變的。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用新的“職業精神”詮釋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專業學生。首先,我們應該走班級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和制度化道路。班主任應減少甚至不參加學校的日常活動,并建立一個相對獨立的班主任班。領導將專門研究和解釋中等職業學生的各種問題。系統地規劃和管理班主任的“專業精神”。二是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探索社會管理模式,建立社會評價機制。要從社會或企業中適當聘請具有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豐富中等職業教育班級教師隊伍,改善和拓寬班主任“專業精神”的發展空間。最后,要建立一個中級班主任的詳細專業檔案,記錄每個時期的“專業精神”和工作表現,并由專家進行相關的測試和分析。幫助他們及時調整服務學生的“專業精神”和自我潛能。
三、結論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隨著中職在校學生的日趨增多,中職生源的多樣性及思想、心理弱質性的日趨明顯,針對中職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和特殊的要求。如何在內涵上不斷提升,培養出更多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質的專業人才,是大眾化背景下中職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也是中職院校班主任教育的熱點問題。這要求中職院校班主任以“職業精神”來積極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設計,認真抓好中職學生職業理想的養成、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促進中職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周從標.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 [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2]張云華、江文濤,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對策 [J]. 職業教育研究,2016.
[3]陳洪慶,杜慶.新學期班主任指南[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