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英
【摘要】目的:探討在重癥監護室的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重癥監護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84例患者,隨機將84例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心理狀況的變化。結果:在護理結束后,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患者的心理狀況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重癥監護室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增加人文關懷,能夠較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并且能夠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護理;人文關懷;思考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124-02
重癥患者的病情嚴重,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治療,重癥監護室是專門為重癥患者提供的,在嚴格控制的環境中,保證患者的病情不再惡化,減輕患者的痛苦,幫助患者盡快康復。基于此,本文便對重癥監護室應用人文關懷護理模式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為重癥監護室的臨床護理提供一定的幫助,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重癥監護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收治的84例患者,84例患者的疾病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慢性阻礙性肺疾病、急性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其他疾病。隨機將84例患者分為兩組,即: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患者。觀察組的42例患者中,包含22名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在27-73歲,平均年齡為(54.23±4.55)歲;對照組的42例患者中,包含2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在28-74歲,平均年齡為(54.21±4.23)歲。兩組患者的資料差異不大,可以進行本次實驗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的42例患者進行重癥監護室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代謝和電解質狀況、血壓監測、氣道護理等。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需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切口以及不良反應等進行密切的關注,遵醫囑給患者用藥。一旦發現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不正常的情況,需要采取緊急措施進行處理,并第一時間通知主治醫生。
觀察組的42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主要內容包括:(1)重癥監護室比較特殊,要求護理人員要具備更高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因此,需要對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培訓的內容以護理美學、ICU綜合征、鎮痛鎮靜技術、護理道德倫理、溝通技巧、心理護理和特點、人文關懷理論等為主。培訓方式為授課和討論,培訓時間為20個學時。(2)護理人員對重癥監護室患者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精神壓力等情況,工作的過程中說話聲音要放輕,切忌大聲喧嘩,避免在患者面前討論危重的病情。(3)護士的日常行為對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形象,與患者交流時保持耐心;護理流程要熟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這也有助于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和互動。(4)患者在入住重癥監護室的時候,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詳細介紹病房內的環境和具體設施,并介紹本次的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對患者做好心理疏導,向患者闡述入住重癥監護室只是為了更好的治療,使其更早康復,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避免出現心理上的壓力。
1.3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時,用ICU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判定其護理滿意度;分別在護理前一天、護理結束時,采用SAS量表判斷患者的焦慮心理,采用SDS量表判定其抑郁心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數據,SDS和SAS評分為計量資料,以(均數±方差)表示,行t檢驗;所得護理總滿意度為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2.86%,對照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69.05%,兩組對比差異明顯,結果有效(P<0.05)。
2.2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況比較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差異不大,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A8、SDS評分相較于護理前而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觀察組患者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結果有效(P<0.05)。詳見表1。
重癥監護室擁有最優質的醫療設備和治療,主要目的是搶救危重患者的生命,對其進行特殊的護理,但是,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很少有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相關措施,所以,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在心理狀態上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的現象,這對患者的康復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出現醫患糾紛的情況,為醫院與患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也有損醫院在社會中的形象。
總而言之,在對重癥監護室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人文關懷,能后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少患者抑郁、焦慮等的現象,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人文關懷護理相較于常規的基礎護理,更加重視情感上的交流,這將極大地促進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信任感,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真誠的服務,也會積極配合進行治療,從而幫助患者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