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摘要:情境教育活動在小學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對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創新性的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情境教育更應該在幼教工作中發揮它的優勢。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課程,依據教學的目標要求,學生要能對幼兒園所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設計,要與幼兒年齡特征相適應,滿足他們參與學習需求。情境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論,中職教師在實際課程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應該創設相應的情境,可以通過運用模擬情境或者真實情境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前教育崗位能力進行培養。筆者從中職教育的教學實踐出發,主要圍繞情境學習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中職教育;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情境學習;運用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極為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獲得的有效性,進而主張在現實情境中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這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突破和創新,情境學習的教學模式應越來越受到更多的關注。對于傳統的中職教育模式來說,以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為例,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教學關系定位不準確、教學方方式單一落后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吸收引入情境學習的理論,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探索運用,逐漸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幼兒教育工作者,提高中職教育水平。
1 情境學習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與活動之間是不可分割的,情境化活動是促進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主要途徑。情境學習,就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現的,明確了學習應該具有情境和活動的雙方面功能,如果脫離了情境這個要素,那樣的學習也是低效甚至是毫無意義的,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提供相應的學習情境,這樣對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情境學習當中,知識與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強調學習的關鍵就是情境活動的創設以及參與實踐。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理論與實踐差距過大的問題,情境學習理論正好彌補了這一弊端,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實踐應用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2 情境學習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中的運用
2.1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模擬情境教學模式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這門課程涉及到幼兒教育當中的很多內容,中職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據情景學習的理念,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研究如何進行集體備課,輪流選擇一個人當“幼兒教師”,其他組員為“幼兒”,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間,引導他們在小組扮演活動中把握如何正確處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主題可供選擇,拓展學生的教學設計思路,這樣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實踐特征,對于學生的創造性培養有著和那大幫助[2]。在小組合作與主題選定之后,為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就可以模擬幼兒園教學情境,教室的桌椅擺放、環境創設等方面都要進行優化設計,盡量接近幼兒教育活動的實際,真正鍛煉每個“小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應變能力。例如,可以模擬組織幼兒開展“我愛勞動”主題活動,需要為幼兒準備種子、鏟子、泥土、水壺等材料和工具,指導幼兒進行播種和澆水,注意觀察和記錄種子生長情況,最終要鍛煉培養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在模擬情境教學的最后階段,應該注重改變以往單一落后的評價模式,運用多元化評價的方式,先讓每個學生自我評價,反思自己在教育活動設計方面的優劣點,然后再進行小組成員的互評,最后教師給出點評和補充,對活動目標的達成情況與活動活動的處理情況進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教育活動設計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2.2 關注穿創設真實情境的教學模式
在情境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可以將課程教學與見習活動結合起來,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培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到幼兒園班級中觀摩聽課,讓他們向幼兒園教師學習教學經驗,然后組織學生們進行集體的交流討論,分享各自的經驗,可以選擇某一主題進行同課異構上的設計,最后可以真正到幼兒園班級中進行試講,在實踐中評價最終的講課效果。此外,還可以采取借班試講與集體評課相結合的方式,同樣可以創設真實的情境,大家可以共同反思交流,不斷改進和提高。
3 結語
總之,在中職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情境學習的運用,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幼兒教學活動的情境,從而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自由快樂的氛圍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鍛煉和發展學生的幼兒教育實踐能力,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人才隊伍,彰顯職業教育的特色優勢。
參考文獻
[1]梁穎,倪其育.基于情境學習理論學習環境設計原則[J],揚州大學學報,2019 (02):83.
[2]姚琛,淺談中職學校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8 (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