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華萍
摘要:寫話訓練是小學低段語文的基本功之一,并且歷來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需要長期培養,并且可以快速提升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是形成學生認知、想象、形象思維的前提條件。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讓學生認為寫話不再困難,就需要從低段開始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和能力,慢慢培養語感,為高段寫話打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訓練;閱讀;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教給學生寫話的方法,啟發學生的想象,激起學生的寫話欲望,并且引導學生觀察、積累寫話材料。寫話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運用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幫助學生認識世界和自我,有效述說個人觀點的重要方法,所以開展說話和寫話訓練非常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看圖寫話卻一直都是教學難題,問題突出表現在:低段學生在進行寫話訓練時會存在著觀察不細致、心理壓力過重等,直接反映的正是低段學生所缺失的能力,如語言能力、語文知識、興趣不足等導致。因此,教師進行寫話訓練指導應該將重點放在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說話能力等,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寫話能力。
1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學習任何學科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寫話要不斷練習,而且閱讀也是如此。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訓練時,要指導學生每天堅持閱讀一些語文教材,不斷閱讀增加閱讀量,以提高知識儲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汲取其中的養分,在保證閱讀質量的情況下進而提高閱讀的數量,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話素材,及時收集好詞佳句,才能為深入進行寫話訓練充分做好準備。
例如,我指導的課程《樹和喜鵲》,在教學時我指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對比、排比句、關聯詞的使用方法,如“從前、后來,每天天一亮、天一黑”這樣的時間,“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這樣的關系并列,以及“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里都有喜鵲”這樣的“每個…都”句式。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在閱讀課文后有了初步認識,并且在反復閱讀中深化認知,這樣學生就可以將這些表達內化為自身的寫話,如“太陽一出來,我就會去上學,我的鄰居也會去上學,每個同學都會及時到學校上學”。學生通過閱讀將這些知識牢牢記在心中,久而久之可以活學活用,逐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寫話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保持人持續學習的源泉,特別是低段小學生對一切未知外在世界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以興趣為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降低學生在寫話時產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想提升教學效率,可以重點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首先引導學生建立基本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下指導學生積累基礎知識,逐步豐富生活體驗,培養學生積極開動想象力等必要的寫話前提條件。
例如,我為學生講授的《彩色的夢》這一課,在課堂教學上我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各種五彩斑斕的美妙圖景,讓學生沉浸在這一幅幅絢麗的畫面中,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不僅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可以降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產生的恐懼感。通過多媒體學習后,那些曾經感到畏懼,將寫話視為“折磨”體驗的學生也就漸漸解除了心理障礙,學生逐漸被吸引,隨之積極融入課堂學習中,也就會變得越來越愛說愛寫。在此基礎上,當我向學生講授寫話知識時學生大都會踴躍發言,積極練習寫話,自然學生也就逐漸變得更加樂于進行寫話訓練。
3 重視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
事實上,寫話就是寫作的初級階段,當學生語言能力尚不足以寫作時就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如果學生的口語表達較差,那么所寫下的話語無疑會顯得不夠精確,甚至有時會讓人覺得滑稽有趣。因此,教師可以設置話題讓學生先進行口語敘述,然后慢慢擴展到分句,繼續在虧展位完整的復合句,再到段落這樣的漸進式過程,最后則可以讓學生將剛才的話語寫下來,可以同時提升學生的口語和寫話能力。
例如,我教學的課程《畫楊桃》,當我為學生講解過基礎課文后,我讓學生用口語表達自己對課文的觀點,學生在初期會顯得比較緊張膽怯,而我會對學生進行一些幫扶指導,幫助學生解開心結,降低害羞學生的緊張情緒,隨之學生敢于開口說話后課堂氛圍也就逐漸活躍起來了。比如我通過楊桃、啟發引導學生說話,學生通過練習進而說成“畫楊桃這堂課啟發了我”,在繼續擴展說成“我從畫楊桃這堂課中獲得了啟發,明白了有些事不能從單方面認識”,慢慢所有學生的說話水平也就隨之提升了。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對我們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小學語文老師,我們要以寫話訓練作為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說話和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讓學生能夠學會并愛上寫作,從而為學生中高段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閆淑玲,小學低段寫話訓練的路徑研究[D].西南大學,201 6.
[2]鄭溪梅,談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訓練[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