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來開展教學互動能夠很好的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英語素質和其他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本文在對中學英語合作學習優勢作出闡述的基礎上,從合作學習要求與規則、合理分組與分工以及教師角色的轉變三個方面對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化做出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中學英語;合作學習;策略
1 中學英語合作學習的優勢
1.1 強化互動
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改善英語課堂中只存在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模式。這種交流和互動的產生不僅能夠較好的對學生的英語活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全面發展。同時合作學習在形成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的基礎上,能夠讓學生將注意力更好的集中于教學的內容,以通過交流與合作來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1.2 減少差異和差距
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的背景、經驗以及思維方式,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不可避免的,雖然這種差異不能被教師當做教學負擔,但是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而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有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和明確的分工.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并互相幫助,這就使學生能夠將自身的特長與興趣充分的發揮出來,而學習一般的學生也可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得到其他同學的指導和幫助,所以合作學習不僅能夠體現出每一位學生的價值,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
1.3 突出自主性
自主學習教學思想在中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合作學習要求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灌輸向指導和引導轉變,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知識面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擴展。同時合作學習還可以較好的使學生克服對教師的以來心理,在樹立自主學習意識的基礎上具備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所以在強調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中學英語合作學習模式做出嘗試和探索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優化英語合作學習的策略
2.1 明確合作學習要求與規則
在開展英語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有必要讓學生了解合作學習的要求與規則,即讓學生明白合作的意義、內容以及合作過程中應該做的事情與不應該做的事情,要求學生能夠圍繞小組學習目標來進行合作和能力。明確合作學習要求和規則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的要求與規則來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以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與麻煩并確保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一般而言,英語合作學習的要求與規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重視教師的引導與指導;各盡其責;學習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友好交流;樂于助人等。由于合作學習的要求與規則直接關系著合作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圍繞這些主要內容對合作學習要求與規則作出不斷的完善,從而發揮出合作學習在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以及學生英語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2.2 進行合理的分組與分工
在中學英語合作學習過程中,合理的分組與分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只有創造出一個積極良好的課堂環境,才能夠讓學生具有積極的行為與良好的紀律,所以在分組過程中,“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是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這種原則下的分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特長并形成有效互補,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目的。同時組間同質也可以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創造公平的環境,從而讓學生能夠從競爭中提高學習效率。小組規模一般而言以四人最優,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要以教學內容和小組學習目標為依據做出靈活調整。分組的方式包括學生自主分組與教師主導分組兩類,兩類分組的利弊都十分明顯,所以在分組過程中要在教師主導分組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意愿以實現教師分組與學生分組的良好結合,從而在保證分組科學性的同時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
2.3 教師角色的轉變
傳統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模式也主要是以灌輸為主,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這種角色需要作出轉變。中學英語合作學習中的學生是教學主題,而教師則應當是引導者、組織者、溝通者和支持者。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當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即既要做到指導學生,又要做到尊重學生并與學生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局面進行掌握和控制,并以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為依據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雖然表現出了較好的積極性和熱情,但是交流內容卻與教學任務偏離,此時教師需要進行督促和鼓勵,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向,從而確保合作學習能夠為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學生英語素質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淑梅,論英語教學中的互動性合作學習[J].教育探索,2006(04).
[2]肖康正,簡論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06(04).
[3]劉景世,劉誠杰,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電化教育研究,2005(12).
[4]吳甸起.教師視角:合作學習的成功因素[J]。現代教育科學,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