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麗
摘要:陜北民歌讓人為之而傾倒的根本原因在于陜北民歌自身的韻律美和聲音美,陜北民歌是經過了歷史的沉淀和選擇而保留下來的,因此在民族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陜北民歌占有重要的分量。越來越多的藝術愛好者以及學校的教師選擇對于陜北民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于陜北民歌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價值分析工作開展了科學的探討,對陜北民歌的具體內容和表達形式開展了科學的運用。因而在本文中針對陜北民歌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價值分析活動開展探討,并且提出具體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陜北民歌;民族聲樂教學;運用;價值分析
民族聲樂教學活動需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需要根據現階段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具體策略以及教學大綱而進行。對于形式各樣的民歌和民謠要進行科學的運用,注重民族聲樂教學時代性、科學性以及漸進性原則的彰顯,對于現有的教學平臺和教學模塊要進行積極的完善和運用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陜北民歌在此過程中就派上了用場,不僅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活動增添更多的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陜北民歌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以及價值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1 陜北民歌兒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1.1 可以促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更新
陜北民歌之所以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好評和青睞,正是由于陜北民歌兒獨特的歌唱形式和歌曲內容。在現階段民族聲樂教學時的過程中教師都苦于無法更新教學內容,增添新的教學形式。但是高校聲樂教師卻需要及時的更新教學內容,從陜北民歌中汲取營養,因而將更多的民歌素材帶到課堂上來就成了教師的重要選擇。聲樂教師可以將號子、信天游進行淋漓盡致的展示,從而對于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更多的調整,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陜北民歌的運用價值正是如此。
1.2 陜北民歌可以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
民族聲樂教學活動往往需要對于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策略進行不斷的改進,而陜北民歌的運用正是可以促進教學模式改革的進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陜北民歌的推介活動和演唱活動,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往往會布置各種各樣的探索任務,讓同學們運用課下時間或者課堂時間,對于陜北民歌的演唱技巧以及歌曲本身進行探討,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得教學主體發生了轉變,教學模式改革活動真正的得以順利推進。
1.3 陜北民歌的運用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民族聲樂教師在開展演奏技巧、聲音調控、情感調動等方面的教學活動時往往會感到十分苦惱。不知道如何吸引學生的關注,并且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而陜北民歌的出現和運用正是為教師提供了這樣的機會。教師可以借助陜北民歌兒的運用,來進行演唱技巧和民族聲樂知識的講解,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整體的教學進程會逐漸的加快,并且教學效率會不斷的提高。
2 陜北民歌兒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2.1 注重運用陜北民歌來擴充課堂教學的素材
《山丹丹花開紅艷艷》、《走西口》都是陜北民歌中的經典曲目,這些內容早已是教師課堂授課過程中的重點篇目了。陜北民歌在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更多的素材。有的聲樂教師對于具體的民歌內容可以做到信手拈來,在課堂上進行精彩展示的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互動效率。因此,陜北民歌兒的運用途徑之一就是為教師課堂聲樂教學知識的講解活動提供教學素材,從中發現更多的教學知識的切入點。這可以使得陜北民歌的價值最大化,并且提高整體的授課效率,讓這些民歌素材真正的發揮積極的作用。
2.2 注重運用陜北民歌加強師生互動
陜北民歌的韻律和格調朗朗上口,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吟唱一下,如果在課堂上演唱陜北民歌,相信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民族聲樂教師在對于陜北民歌兒進行運用時不妨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歌唱活動或者師生共唱活動,來提高雙方之間溝通交流的頻率,讓同學們對于陜北民歌有更多的認知,同時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歌唱功底。同學們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發現,從而為下一階段的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都發揮積極的作用。
3 結語
總而言之,陜北民歌在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研究以及運用價值的探討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果,越來越多的聲樂教師和藝術愛好者開始對于陜北民歌的具體表達形式和演唱技巧進行探討,從中汲取更多的經驗,從而為民族聲樂教學活動注入新的活力,發現新的教學效率增長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陜北民歌的運用策略和運用價值會得到更多師生的認可,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使得陜北民歌之花在中國民族聲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成果綻放。
參考文獻
[1]崔鈺.民族聲樂演唱對地方民歌風格的借鑒——以陜北民歌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 9,33(05):58-61.
[2]王蓓蓓.陜北民歌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融合及傳承思考[J],戲劇之家,2018(20): 204.
[5]王蓓蓓,民族聲樂教學中陜北民歌的重要性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