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和
滴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國家越來越注重小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音樂方面。當下小學音樂教師開展音樂教學工作時,缺乏其它與音樂有關的藝術表演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于是,舞蹈作為一種體現美感,表達情感的表現形式,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中有助于小學生發現音樂的美,更加喜愛音樂。本文立足于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強調舞蹈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對舞蹈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實際應用策略進行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舞蹈;小學音樂;課堂
事實上,舞蹈可以提高小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對音樂歌詞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感情和表現自己的技能,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鼓勵學生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從而建立起更加真實的情感體驗,發掘個人無限潛能。
1融入舞蹈因素,激發學生音樂興趣
眾所周知,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缺乏耐性和持久性,很容易對一件事情失去興趣和熱情。于是,如果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僅僅是按照音樂課本的內容教學生唱歌,那么長時間過后,小學生很容易對唱歌這件事情缺少熱情,對音樂缺乏興趣。因此,在音樂課堂,上,小學音樂教師應當采取愉快的互動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一例如舞蹈,保持學生對音樂的激情,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促使其充分融入到輕松、快樂的音樂氛圍中,切實體會音樂帶來的美感,走進音樂世界。
例如,本節課講的是人教版音樂教材“小鼓響咚咚”。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比如,由小鼓伴奏制作出的簡單舞蹈視頻或圖片,下載并保存下來,然后課前利用空余時間學習視頻中的舞蹈動作,之后在課堂上向小學生展示視頻或圖片,并教小學生簡單的舞蹈動作,讓小學生在學習舞蹈動作的過程中,體會小鼓這種樂器的音樂效果和品質,進而激發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從音樂器材室借一個小鼓,將教室的座位調整一下,圍成圓圈,然后把小鼓放在中間,親自為小學生表演,鼓勵學生都活躍起來,跟隨鼓聲搖擺身體,蹦跳起來,在這樣的互動中,小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歡樂,愛上音樂,始終保持對音樂的熱情,進而在課堂上自覺認真聽講。
2通過舞蹈形式,鼓勵學生欣賞音樂
事實上,小學生除了要學習有關音樂的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學會欣賞音樂,學會領悟音樂所抒發的情感,讓音樂富有生命色彩。而舞蹈是把對音樂地感受和認知通過動作表現出來的一種形式,能夠完美地展示出音樂所蘊含的復雜情感或情感變化過程,讓學生更能形象地從視覺上感受到音樂的情感美。所以,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善于運用舞蹈形式,為學生創造音樂意境,鼓勵學生欣賞音樂、體會音樂,使其在音樂中找到觸發自身情感的因素,并通過聯想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到舞蹈和音樂中,發展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
3融入舞蹈教學,促進學生情感表達
適當在小學音樂中加人舞蹈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小學生通過肢體動作勇敢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同時深刻體會音樂帶給人的情感觸動,挖掘自身音樂潛能,促進音樂創作和進步,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自我意識和價值感,更加貼近實際地認識自我情感地產生和表達,為學生音樂水平更上一層樓打下基礎。
例如,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小燕子”。小學音樂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先聽一遍音樂,然后將班里的學生每五人分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的內容可以是“這段音樂是有關什么動物的”“這段音樂聽起來歡樂的還是悲傷的”“這段音樂的歌詞都是什么”。討論結束后,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每組抽取一位學生回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會對音樂的內容和背景有所了解,進而促進小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在這之后,小學音樂教師可以讓每組的學生為這段音樂編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抽取兒個學生上臺表演。這個過程不僅能了解到不同學生對這段音樂的情感體會,還能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表現自己,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自主探索精神,充分發掘學生優勢和特長。總之,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融人舞蹈教學,能夠促進小學生的抒發情感和表達自我,從而形成獨特的人。
4結語
總而言之,舞蹈在小學音樂課堂上的應用是各級小學和小學音樂教師共同關注的話題。將舞蹈形式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力,促進學生情感表達,幫助學生理解和欣賞音樂,還可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有序、高效進行。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善于把舞蹈和音樂課堂教學相結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發展。
參考文獻
【1】逯茜.舞蹈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中小學教育,201(12):50-50.
【2】楚慧麗,舞蹈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3(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