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主要策略是: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篩選,實施移動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師資素養,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網絡時代;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廣泛。在這一形勢的影響下,我國諸多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共存,對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來講,也不例外。高職院校英語課堂作為學生獲取英語知識、技能的重要場所,對于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形勢下,面對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及各類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改革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圍繞當前我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情況展開探究,通過對當今網絡時代社會形勢的分析,論述了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創新改革策略。
一、網絡時代概述
網絡時代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支持,通過各類計算機網絡技術優勢作用的充分發揮,來對人們以往的生活、生產活動構成巨大變革性改革的基礎上,逐漸應運而生的。表現為社會互聯網信息技術大發展、應用范圍全方位拓展、人們生活逐步邁入智能化。就網絡時代對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改變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顛覆了人們以往的以紙質資料為主的信息獲取方式,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下,人們對于信息的傳遞、獲取、處理上表現的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在這種獨特的信息傳遞方式的作用下,人們的思維方式相比較以往而言也更富創造性;二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極大的推動了社會新興產業的興起。尤其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互聯網與社會傳統產業融合度不斷提升,以電子商務、網絡自媒體、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新興產業異軍突起;三是,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促使人們傳統的社交方式發生改變,以微信、QQ、微博等為代表的一批社交網絡平臺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交流渠道,使人們在勇敢表達自身思想、觀點的同時極大的促進了人們社交范圍的拓展。
二、網絡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網絡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是歷史時代不斷向前演進的結果。上文我們提到在“互聯網+”的作用,互聯網與社會傳統產業實現了廣泛的深度融合,極大的促進了傳統產業新時期轉型發展目標的實現。這其中就包括教育領域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網絡技術在向教育領域逐漸蔓延的過程中,逐漸催生了各類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教學技術,如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教學、遠程技術、數字音像技術、虛擬現實仿真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等,這些先進教學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對傳統教學方式構成了很好的補充,可以有效實現傳統教學方式所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而作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重要內容的英語專業教學而言,更是要抓緊網絡時代為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改革所帶來的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結合英語教學特點不斷變革并引入現代化教學技術,實現英語教學知識的多樣化呈現,改變學生對課堂英語理論教學的刻板印象,使我們的英語課堂真正的活起來。于此同時,網絡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學開展改革也能夠很好的滿足當今時代大學生逐漸多元化的需求特征。以當今的“90后”、“00后”大學生為例,他們成長于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技、文化大發展的時代下,相比較以往的大學生而言眼界更加開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再吸引起其學習的興趣,我們需要順勢而為,結合其興趣點來將一些社會新鮮事物不斷的引入到英語教學中,這樣才能夠調動起學生足夠的學習動力和探索的欲望。
三、網絡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篩選
網絡上的信息資源來自于世界各地,這在豐富高校英語教育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隱患。英語是西方國家的語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教師必然會開展形式各異的跨文化教學,將各類西方外來文化引入其中。而互聯網作為各類教學信息引入的重要渠道,其自身的虛擬性決定了信息質量的參差不齊,尤其是一些帶有西方不良文化內容的信息一旦被學生接觸到必然對學生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為此,作為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而言,需要在對外來網絡英語教育資源進行引入的基礎上加強網絡信息的篩選,剔除其中錯誤、消極、反動、富含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信息,確保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網絡英語教學資源信息質量的可靠性。為此,高職院校可以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智庫作用,利用網絡圖書館強大的數據庫功能,為英語教學提供高質量的英語教學資料。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通過與國外職業院校合作友好關系的建立,將國外職業院校作為國內院校英語教學資源的重要輸出方。此外,在不斷尋求高質量英語教學資源輸出方的同時,高職院校更需要組織計算機網絡專業人員與英語教師一同組成網絡教學資源篩選小組,由計算機人員開展校園網安全體系建設,不斷凈化校園網絡環境,杜絕一切不良外來信息的流入。英語教師則需要對校園網上的各類英文教學資料進行專業化篩選,挑選出其需要的英語教學資料。
2、實施移動教育模式
在移動英語教育中,教育者所開展的作業安排、預習安排、教學指導、提問解答以及學生所進行的自主學習、寫作學習、資料查找、問題回答與問題發掘等,都可以通過微信、QQ等移動交流軟件來完成。以目前較為流行的微信為例,微信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傳播模式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階段:首先,在課前準備階段,微信能夠強化教育者與被教育之間的溝通,并讓備課工作與教學設計工作更具針對性。具體而言,教育者依托于微信與學生開展廣泛的交流與互動,并了解學生在英語移動學習中面臨的難點問題,從而以移動教育目標與移動教育大綱為依據,對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做出合理的選擇與設計。同時,教育者可以使用微信對學生喜歡的英語教育方式、教學內容和學習需求等做出了解,這一環節可以采用實名制與匿名制結合的方式,其中實名制能夠有效提升教學引導工作的針對性,而匿名制則可以更好的收集學生的真實意見。在此基礎上,英語移動教育所涉及的教學過程能夠適應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在移動教育中的主體性;其次,在英語教學開展階段,教育者能力利用微信對課堂英語教學重點問題、難點問題做出解答,并了解學生對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的掌握情況,在對這些內容做出總結的基礎上,教育者則可以利用微信發布新的移動學習內容。當然,在此之前,教育者也能夠利用微信的文字、語音或者視頻來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抽查,并合理確定新的教學內容所應具有的教學節奏。在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則應當隨時觀察被教育者的學習反應,以便對英語教學節奏做出調整。而對于英語微信課堂中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學生,則有必要在課堂英語教學完畢之后開展重點輔導;在英語教學鞏固階段,教育者則可以利用微信平臺推送英語作業信息、拓展英語學習資料等內容。當學生在鞏固自身知識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則可以與教育者開展即時溝通,而教育者也應當重視這些信息的收集,從而為鞏固教學以及下一階段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依據。
3、提升師資素養
網絡資源、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僅作為一種教學創新方式,更是思想理念的深刻變革,要求以學生興趣為中心,突出教師輔導地位,這就對教師的綜合能力素養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尤其是素質教育變革下,教師作為教學主導,是英語教學組織的關鍵,其思想認知、行為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網絡資源、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效。因此,新時期,學校應清醒地認識到師資戰略地位,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夯實網絡資源、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基礎,完善基礎配套的同時,組織多樣化的培訓教研活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學校需整合自身既有發展資源,迎合高等教育普及化、大眾化需求的同時,積極引入高端教育技術裝備,加速網絡英語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建,為師生提供良好的應用環境。另外,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培訓教研工作,及時更新教師思想理念,樹立其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意識,豐富教師學識涵養,鍛煉他們的信息化技術素養,分享有效實踐經驗,提高其綜合素質素養,使之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網絡資源應用價值,優化英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滕愛杰.基于微信的混合式學習模式在獨立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02)148-150.
[2] 吳冬琦.基于四種常見網絡移動新媒介的高職英語混合式聽說教學模式應用效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09)255-257.
[3] 曲更寶,馬軍.網絡教學平臺在醫學英語授課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05)28-31.
【作者簡介】
韋榮領(1966―)男,廣西都安人,在職研究生,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