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學的生命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生命觀、養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針對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應全面化、系統化改進生命教育的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查方式;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老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關鍵詞】 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生命教育;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生命教育是教育孩子如何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潤澤生命。其核心是喚醒學生對美好生命的憧憬,從而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生活者和勞動者。是為了學生生命的茁壯與健碩、鮮活與靈動、純凈與高貴的教育。”[1]生命教育包括生命存在教育、情感教育和死亡教育。初中時期正是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觀念的關鍵時期,生命教育是中學道德與法治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是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以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為載體進一步深化生命教育是不容回避的重要話題。
一、在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的死亡教育關注較少
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之一,要研究中學道德與法治中的生命教育就要分析它的課程標準。總的來看,中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標準中關于死亡教育的內容較少。
中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分為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三維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中關于生命教育的有1條:“感受生命的可貴,養成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的人生態度”、[2]能力目標中關于生命教育的有1條:“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夠自我調適、自我控制。”[3]知識目標中關于生命教育的有1條:“了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常識,掌握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途徑與方法,理解個圖成長與社會環境的關系。”[4]由此可見,課程標準中有關生命教育所要達成目標主要是以達到情感教育方面的目標為主,沒有關于死亡教育所要達到的要求。再看課程內容要求方面,《成長中的我》第二單元自尊自強中有關于生命教育的內容,課程標準所給出的活動建議是:“觀察每個物種及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通過觀看紀錄片、圖片初步了解自救知識。開展一次合法、安全的‘行為后果體驗活動,從中感受‘對自己行為負責這一意識的重要性。列舉事例,就‘人生的意義開展一次主題討論。”[5]可以發現,在課程內容方面,對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的基礎上還關注到了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依然沒有提及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作為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形成順應自然規律的意識、正確認識生死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事情、勇敢面對死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存的中學道德與法制教育中卻忽視了死亡教育。
2、生命教育的方式傳統
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進行生命教育僅僅通過一些案例來警示學生什么是錯誤行為、告訴學生什么做法是正確的。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僅僅停留在認識某行為的是非對錯層面,沒有真正培養起學生面對挫折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調控情緒的能力,沒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意志、情感信念和情感行為。在學生是否正在面臨情感問題以及幫助學生解決情感問題方面存在不足。進行情感教育需要從學生的內心深處出發,主動關心學生,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分析學生面對的問題。
3、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心理教育分割,沒有發揮共同作用
中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生命心理教育有密切聯系。道德與法治是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心理問題是導致漠視生命、肆意踐踏生命行為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加強生命教育,就需要將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教學內容;要想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生命觀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當前中學里道德與法制課程和心理教育是分割開來的,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學生在心理問題發生前的預防性認知教育,主要關注學生對生命存在,情感態度,生死觀的教育。學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設置心理咨詢中心,以解決學生已經發生的生命心理健康問題為主的教育方式。二者的教育主體是不同的教師,教師之間信息溝通較少,處于兩個相互分離的狀態,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改進措施
1、全面化、系統化改進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想要進一步看到生命教育的效果,需要將生命教育系統地滲透到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方方面面,在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查方式上都做出相應的改進,將每一部分作用最大化,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要系統化的改進中學道德與法治中的生命教育。首先,應該將生命教育的相關知識作為中學道德與法治的重點內容。以課程標準為首,改進課程標準中關于生命教育的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把缺失的死亡教育寫進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
其次,中學道德與法治的教師要改進生命教育的教學方法,分析課程標準要求和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了解并熟悉當前的信息技術,在現在流行的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傳統教育方法基礎上,多加運用實踐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加深學生的情感信念,培養學生的情感行為。如:以小組為單位,成員之間以流水線的方式在紙條上寫下每個人的優點,增加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同學之間的人際和諧。
最后,改進有關生命教育的考查方式,生命教育的結果體現在學生的具體行為當中的,學校以學習文化課知識為主的環境中,考查方式以卷面答題為主,不能真正檢測到學生的行為。應該設置多主體的,認知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考查方式。認知性考試以筆試為主,考查學生關于生命教育的相關知識,占總分數的20%。實踐性考試由學生互評分、教師評價分和家長評價分組成,共同占30%。還有50%是學生的日常表現分,有珍愛生命的行為、妥善解決人際問題行為、勇敢面對困難的行為等即可得分。這種考查方式會使學生更加注意日常的行為,更加重視生命,主動尋找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2、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老師
現有的心理輔導方式學生主動咨詢,教師被動發現的輔導模式,不能夠將心理輔導的作用真正落實到廣大的學生群體之中。大多數的中學都設有心理健康資訊中心,但沒有形成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心理咨詢機構要真正發揮作用還面臨許多困難。首先,心理咨詢形式的心理輔導需要學生主動上門尋求幫助,這就需要學生已經發現自身存在心理問題,并且還有主動咨詢的意識。其次,初中生的群體中,還不能普遍認同和接受心理咨詢,如有同學去心理咨詢,很有可能被其他同學嘲笑、排擠其有心理問題、被議論,這就造成了咨詢難的問題。
因此,有必要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專門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是課堂認知生命健康和課后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橋梁。心理輔導教師、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和班主任之間相互配合,積極進行信息交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生命觀,過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生活。
設置專職班級心理健康輔導教師,有利于解決目前面臨的一些問題。第一,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能夠有效連接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命教育、學生心理狀況和科學的心理輔導和班主任熟悉的學生家庭狀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深化心理健康認知教育有利于學生關注自身心理健康,形成正確的生命認知。通過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有利于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了解學生近期心理狀況,彌補道德與法制課程教師在解決已經發生的心理問題方面的不足,能夠給予學生更加科學的解決方案。而且,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能夠給道德與法治的教師提供近期學生中出現較多的問題,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給予認知方面的引導,預防其他同學出現類似問題,幫助減少心理問題的出現,形成有效的互動過程。第二,對于現有的心理咨詢中心而言,心理輔導教師主動關注學生的模式克服現存心理咨詢中心學生不愿主動咨詢的困難。打破了學生與心理咨詢中心之間壁壘,有利于心理咨詢中心發揮作用。第三,班級心理輔導教師有助于在學校中形成普遍認同心理輔導的風氣,引起學生、教師和家長對心理健康的關注。
總而言之,應在中學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教師,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解決目前面臨的困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
三、結語
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在生命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發現了對學生的死亡教育關注較少、生命教育的方式傳統、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心理教育分割的問題。并且給出了全面化、系統化改進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和設置專職班級心理輔導老師的建議來改進當前中學道德與法治的生命教育,從而減少社會悲劇的發生。
【注 釋】
[1] 肖川.教育的智慧與真情[m].長沙:岳麓書社,2005.
[2][3][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
[2] 肖川.教育的智慧與真情[M].長沙:岳麓書社,2005.
[3] 肖川.生命教育在學校中的落實[J].當代教育科學,2008(06)10-11.
[4] 孫威.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育中的生命觀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5] 楊通波.心理教育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程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4)166-167.
【作者簡介】
曹雪利(1996—)女,陜西榆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