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彬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8-141-02
摘 要 在信息化時代下,傳統印刷行業發展阻力愈來愈大,整體經濟效益受到了一定程度壓縮。在這種情況下,印刷公司需要轉變思維,從產品出發,以用戶實際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出貼合用戶需求,讓客戶滿意的產品,以保持穩定收益。基于此,本文對印刷公司全面質量管理進行了綜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 印刷公司 全面質量管理 技術創新
一、全面質量管理概述
全面質量管理主要涉及到全員質量管理、全過程質量管理以及全企業質量管理,需要將各個部門、各項業務充分融合起來,實現全面性的質量管控。與其他管理方法相比,全面質量管理具有以下特點:(1)以預防為主。全面質量管理強調事先預防,十分重視事前控制,化被動為主動,實現全面管控。(2)大局觀。全面質量管理要從全局出發,質量職責涉及企業所有部門成員,全體員工均要具備質量擔當。(3)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全面質量管理不但強調過程中質量管控,更強調產品質量持續改進。(4)動態化。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個動態性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外部環境變化,不但調整、改進,如此才能取得成效。
二、印刷公司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部分印刷公司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問題:(1)質量管理意識缺失。在部分印刷公司當中,員工自身并未樹立強烈的質量觀念,主要是被動參與公司質量管理。在質量管理方面,多數員工尚處于“符合性”初級階段,尚未形成“讓客戶滿意,對客戶負責”的觀念。公司領導層會將利潤置于重要位置,但并未將利潤與質量管理充分融合起來。一些領導受限于自身局限性或其他因素,可能會對部分職位分權或授權進行干預,導致權責不清,責任不明,會影響質量管理工作落實。(2)未能使用專業質量管理工具。部分印刷公司很少利用專業性的質量管理工具對生產、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預測、改進,導致部分問題反復出現。(3)質量控制方案有待完善。部分印刷公司缺乏一套高效化、數據化的質量控制方案。以膠印流程為例,在水墨平衡控制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合格印品的單位油墨消耗量、潤版液消耗量、各色組印刷水量、墨量等進行詳細記錄,并進行相關數據分析,從而掌握質量控制規律,才能降低損耗,真正意義上實現數據化生產。但一些印刷公司相關數據統計以及分析方面不夠細致,未成體系,使得質量管理過于粗放,整體效能受到限制。
三、印刷公司全面質量管理策略探討
(一)創建全面質量管理文化
印刷公司要重視全面質量管理文化建設,在公司內部形成一種良好的全面質量管理氛圍,讓質量文化成為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支撐,引導員工自覺自愿參與到和質量管理行動當中,以此來提升員工凝聚力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印刷公司要將創建學習型組織作為公司發展目標,制定一系列培訓制度,在全面質量管理方面可定期開展學習研討會,廣泛收集員工意見以及建議,將全面質量管理融入至職工日常工作、活動當中。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對于在全面質量管理當中做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樹立典范,發揮號召作用。特別是公司領導要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學習,充分意識到全面質量管理與公司創收以及公司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領導帶頭將質量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在全面質量管理文化建設過程中,印刷公司還應該融入綠色管理理念。綠色管理理念與當前環境保護要求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不謀而合,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平衡化。印刷公司需要加強相關宣傳工作,對員工綠色環保意識進行培養,在環境、資源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方面加強管理,進一步提升企業經營質量以及效益,盡可能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并將廢棄物排放率降低至最低。
(二)執行PDCA循環
在全面質量管理實施過程中,PDCA循環是十分有用的質量管理工具。PDCA循環分為4個階段,即P(計劃)、D(執行)、C(檢查)、D(執行),各階段側重點不同,但彼此之間又存在密切關聯,共同形成一個閉合循環,每經過一次循環便能夠消除一些質量問題,循環不斷驅動,便能夠對相關工作進行持續改進,不斷提升管理質量。將PDCA循環融入到印刷產品生產當中,能夠將薄弱環節以及實際問題挖掘出來,并提出相應的整改、監控措施,做好詳細記錄以及后續跟蹤。通過加強宣傳、培訓等工作,不斷提升員工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能力,避免相同問題持續出現,不斷提升生產質量。
(三)優化質量控制方案
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要融入一些新技術,進一步提升質量控制效果。例如,可將數據分析技術融入到質量控制當中,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從數據當中挖掘出質量管理環節當中存在的問題,再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以此來提升質量管理成效。利用云計算、大數據、AI分析技術對公司業務流程、生產流程進行綜合性分析,建立相應的模型,并優化,讓質量控制方案能夠遵循市場發展發方向,貼合實際,充分發揮作用。同時,印刷公司要優化質量控制統計過程。在印刷產品生產過程中,其質量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每個因子的影響程度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這樣便會造成產品生產出現質量波動。質量波動主要分為正常波動以及異常波動,其中正常波動是客觀存在的,無法避免,主要是由于部分偶然性因素所致,對產品整體質量影響程度并不大;異常波動主要是由于印刷系統本身存在問題所致,會對產品質量產生較大陰線,需要予以控制。在質量波動描述過程中雖然無法應用數學模型表達,但質量波動存在著一定規律性。通過加強質量控制統計過程(SPC),能夠及時發現異常因素,并采取一定措施將其消除,讓產品穩定產出,保證生產線的質量穩定性。
(四)全員參與質量管理
印刷生產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要讓各環節質量達到要求,需要全體成員相互合作,互相協調。在這個過程中,要明確相關部門以及崗位工作人員具體職責。公司各部門可開展員工動員會,讓員工充分了解部門在整個質量體系當中所承擔的職責以及自身所承擔的職責。同時公司可分層次制訂目標,做到“橫向到邊”,即與部門實際工作充分關聯起來,無所遺漏;還要遵循“縱向到底”,將目標層層分解,落到各部門、各崗位,分解到人,實現全員參與。對于質量管理方案,領導層要進行審核,若發現問題,要讓責任部門及時改進并學習,消除質量漏洞,不斷提升質量管理效果。
四、結語
印刷公司全面質量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公司全體成員投入其中才能發揮作用。印刷公司需要建立良好的質量管理文化,并充分利用PCDA等質量管理工具,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對質量控制方案進行優化,逐步形成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1]翟卓群.印刷企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9):108.
[2]王婷.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9(01):149-150.
[3]陳雅楠.企業管理中全面質量管理方法的應用價值[J].中外企業家,2018(36):143.
[4]曉彬.企業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構建[J].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9(05):76-77.
[5]王愛艾.印刷包裝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及污染負荷分析[J].網印工業,2019(0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