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 要】專業課程教學是高校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載體,努力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并將其融合與日常教學中尤為重要。本文從課程簡介、課程建設目標、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課程思政的開展路徑幾個方面對《車站調車作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展開探討,為本專業其他課程開展思政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車站調車作業;課程思政;三全育人
中圖分類號: G712;U292.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3-013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063
0 引言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這要求高校專業課教師也要融入思政教育隊伍, 要依托專業課的教學內容滲透思政教育,將思政之“鹽”溶于各科目專業知識“食物”中,真正做到“三全育人”。
1 課程簡介
高職《車站調車作業》課程是鐵道交通運營管理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學生畢業后最有可能從事的一線工種,該課程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式,在實施學習情境計劃過程中,系統介紹了調車的相關規定和作業內容,對于學生專業技能和作業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后續《鐵路行車組織》課程的學習也起著輔助作用。該門課程從2015年以來積極申報院級教改,2017年項目結題,但一直以來,由于高職院校重視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使得該課程長期以來忽視章節內容中所包含的理論內涵、思政情懷,使得培養的學生雖有精湛的專業技能,卻失去了培養最初的本質和初心,因此本文以《車站調車作業》課程為例,探索和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2 課程建設目標
2.1 知識目標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在了解調車特點、分類、對象、工作制度、工作條件作業計劃等的基礎之上,掌握常見調車設備的使用及原理,并最終通過對于《調標》的學習,掌握常見中間站調車和駝峰調車的作業過程和特點。
2.2 技能目標
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希望學生掌握調車作業常見設備的使用技能及注意事項,比如調車手信號的晝夜表達方式、人力制動機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車鉤的連掛技能、軟管的摘結方法與技能,上下車的方法與技能、安全帶的使用及注意事項、鐵鞋的選擇和使用技能,中間站取送調車的技能作業要點,駝峰調車的作業要點。
2.3 育人目標
通過本門課程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奉獻的意識和入路愛路的工匠精神,使得未來學生能夠將理論學習中掌握的知識原理應用于調車實踐之中,化立德樹人于無聲之中。
3 《車站調車作業》課程教學內容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鐵路車站調車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共包括三個項目,即調車作業認知、調車作業設備及調車作業程序標準。每一個項目都能挖掘出育人的價值,可以將“思政”的鹽融入專業課的湯里,培養學生愛國愛路情懷和安全作業的工匠精神。本文從認知篇——愛國愛路情懷的培養、設備篇——實踐出真知、程序篇——無規矩不成方圓三個方面一一展開。
3.1 認知篇——愛國愛路情懷
車站調車作業課程分為三個項目,其中項目一授課內容為調車作業認知,包括調車概念、調車分類、調車人員、調車工作制度等內容的學習,在學習這塊內容的時候教師從最熟悉的客運和貨運業務入手,引出調車的概念,強調調車作業對于鐵路運輸生產和人民安全有效出行的重要性,進而讓學生理解學習這門課程的意義。通過蘇軾的詩句“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指出對于同一個事物我們站的角度不同看的景致則不同,強調分類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于同一個事物的定義,引出調車分類的學習,結束時通過觀看光榮的調車員視頻讓學生對于調車有更加感性的認知,調車組人員不畏嚴寒、不怕酷暑、愛崗敬業、拼搏爭先的精神去感染和感動每一名同學。
3.2 設備篇——實踐出真知
項目二的授課內容主要關于調車常見各種設備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項,總體的思想是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去強化設備的操作。具體在每一部分也有新的哲學啟思,比如,排風及摘結軟管的操作這里可以引入“同呼吸,共命運”的思想進行,機車和車列構成一個系統,要想讓每一個車輛真正掛在一起,實現啟動和制動同步,做到真正的同呼吸、共命運,就需要掌握軟管和車鉤連接的正確方法。再如,在學習調車手信號練習的時候,可以引入整體與部分的哲學辯證思想,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部分,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如果有一個人出錯,這種錯誤會被傳遞和放大,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手信號顯示原則來做,每個人必須記住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再比如學習制動設備之前,教師引入人生就如同一列車,當我們駕駛著它急速前進時,我們隨時可能遇到各種各樣惡劣的天氣,狂風暴雨、大霧彌漫、沙塵暴等,生命之路變化莫測,任何災難都可能隨時降臨,我們一定要懂得當動則動,當止則止,調車的過程中,當被溜放的車組以一定的速度被分離時也需通過一些方法使之在合適的位置停下來,沒有及時停車則會引發側撞、追尾、擠岔等常見調車事故,隨之引出鐵鞋、人力制動機、減速器及減速頂的相關內容。
3.3 程序篇——無規矩不成方圓
項目三是關于平面調車和駝峰調車的作業程序及作業標準,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前提與基礎,人們總是要在規與矩所成形的范圍內活動。世間萬物都有規矩,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國家大事,家需要家規,行需要行規,國需要國法,無一不在體現規矩所在,借此可以向學生講授三國時期曹操帶兵出征時如何嚴明軍紀,最后成就一方霸業的故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規矩是一種約束,也是一種保障,規矩使得一切平穩有序的發展,沒有規矩就會各行其是,混亂不堪,同樣的道理,調車也需要規矩——《調標》,鐵路調車作業標準,規定了調車作業的程序和標準,一切調車作業都是圍繞《調標》而展開,由于調車作業地點涉及面廣、作業對象多種多樣、作業人員工種多、作業組織復雜、作業方法靈活多變、調車作業影響因素多等特點,使得不按照程序和標準進行調車是不可行的,否則調車作業的安全和效率是不能得以保障的。
4 《車站調車作業》課程思政的開展路徑
4.1 改革傳統教學,開展多形式的課內教學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開展頭腦風暴、小組PK、問卷調查等等活動,并開展自我評價、生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過程性考核評價。如調車手信號的學習環節,以5人為一組分組進行PK,開展手信號猜猜看的游戲,在開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領會部分和整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去體會團結和溝通的重要性,這個活動不僅熟練了調車手信號的學習內容,而且很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4.2 利用MOOC平臺開展多形式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是課內教學的一種延伸,調車作業課程只有64個學時,教師除了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思政教育外,還可以利用在線MOOC平臺實施《車站調車作業》課程的“思政理念”,《車站調車作業》已申請了MOOC,在教學中,教師定期將有關的思政元素上傳,并及時推送給學生,并可進行在線討論答疑解惑等,如上傳光榮的調車員讓學生去體會調車作業中需要哪些寶貴的精神,讓學生討論并回答自己如何從身邊小事做起去鍛煉這種精神。
4.3 深化校企合作,開展豐富的實踐教學
《車站調車作業》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很多實踐教學的設備和項目只有在調車一線才能看得到,因此,深度進行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開展實踐教學非常重要,如可以通過校外老師開展現場教學的形式去講解調車常見的設備以及現場示范使用注意事項,并讓同學們進行模擬演練。在開展過程中讓學生去體會實踐出真知的道理,磨練學生的工匠精神。也可以通過定期開展鐵路知識講座的形式,邀請優秀校友回校講解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調車案例,讓學生將調車安全的種子深埋在心中,意識到安全意識大于一切,生命責任重于泰山的道理。
5 結語
三全育人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車站調車作業》課程作為鐵道運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承擔著為我國鐵路運輸事業發展培養一線調車員的重任,本文主動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以多種方式進行實踐,為本專業后續課程的思政工作開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N].人民日報,2016-12-09.
[2]王春燕,張好強,李培琴.淺談《微生物學》[J].高教學刊.2019,(12):177-180.
[3]張小濤,章偉鋒.課程思政在“保健食品”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探究[J].農產品加工.2019,(09):87-88.
[4]鄭曉.“課程思政”視閾下高職傳統文化課程教學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9,(12):117-119.
[5]鄭敬.高職英語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實證研究[J].智庫時代.2019,(1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