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發展,建立健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成為大勢所趨。而群眾文化建設屬于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辨析相關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總結出群眾文化建設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其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群眾文化;公共文化服務;作用
一、背景研究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捐助和興辦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應面向社會大眾和基層,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支撐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混合主體。加強公共文化體系的建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而公共服務的主體是社會成員,故,群眾的文化建設就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整個公關文化體系的建設水平。群眾文化建設要求社會的群眾文化供給、服務對象是全體人民,要求社會努力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要求社會的一切群眾文化活動必須符合群眾的意愿,要求不斷地提高群眾的文化實踐力和占有水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一定要堅持公共文化服務的普遍均等原則,兼顧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形成使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而群眾文化建設能更好地做到群眾和社會的銜接點。
二、相關概念及關系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職業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是以人民群眾活動為主體,以自娛自教為主導,以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歷史現象。狹義上講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第一、群眾文化概括了主體為群眾,客體為活動。第二、群眾文化內容廣泛,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因此,群眾文化建設必須以活動主體為出發點,才能有效地銜接社會主體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有利益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目前,群眾文化建設體現了全體社會成員的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它屬于公關文化的范疇。
公共文化服務(Public cultural services),是指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部門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制度和系統的總稱,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內。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只有從社會的主體為出發點,才能使文化得到真正的傳承、為保護和建設文化提供保障。因此,做好群眾文化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責任與義務。公共文化的特征是多維度的,如群眾性、自娛性、傾向性、承傳性。其中群眾性是顯著特征。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勢必要從群眾文化建設入手,而群眾文化建設也是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第一步。
三、群眾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
群眾文化建設是公關文化服務中重要的措施。新時期,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在本文第二部分中已經詳細闡述了群眾文化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的關系。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群眾文化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更好的進行的群眾文化建設才能進一步完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更好的推進社會主義特色文化事業的發展。群眾文化建設之于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如下:
首先,有助于完善我國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
無論是文化建設還是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體都是社會成員(即群眾)。因此,只有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滿足,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才有了植根之處。才會有助于構建整個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其次,有助于更好的傳承優秀的文化,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
群眾文化屬于公共文化的一種。因此,公共文化所具有的特征群眾文化也同樣具有。其中,承傳性就是其中重要的特征之一。因為群眾文化具有這一特征,所有群眾文化建設一定要有正確的導向,使其內容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才會有利于傳承優秀的文化,豐富公共服務的內容。
最后,有助于打造文化傳播的平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群眾文化建設的內容多形式豐富多彩,普及性強。這樣的自娛性有利于文化承傳性的發展。也會為優秀的文化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促進文化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有利于建立和諧的社會文化氛圍,達到整個社會的文化繁榮。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群眾文化建設是公關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發展水平一定要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群眾文化建設的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正確發揮群眾文化建設在整個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建立科學的群眾文化建設發展觀,促進大眾文化的繁榮發展,進一步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建立和諧、繁榮的社會文化氛圍,推動整個社會的文明建設。
作者簡介:李曉宏(1964.04.12),男,陜西柞水人,職稱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群眾文化,柞水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