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帆
【摘? ?要】通過充分發揮實驗在體驗教學中的積極性,積極培養學生的心理訓練能力,從而達到物理教學的目的。教師應巧妙地指導學生觀察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物理實驗的要點,從而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生命力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 ;學習興趣;實驗教學
實驗對物理教學十分重要,可以說物理自誕生以來始終沒有與實驗分開過,提升物理實驗效果對于提升物理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物理實驗是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的重要部分;此外,通過物理實驗培養學生在掌握科學學習方法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推陳出新,積極提高學生參與度
傳統物理實驗教學存在諸多弊端,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因此,為有效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就有必要改變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理念。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應學會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設定學習目標,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真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應善于為學生創造條件,考慮綜合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入實驗室。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操作過程,讓學生親自觀察、學習和分析,提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能力。只有學生親自參加了實驗,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才有利于學生真正了解知識,形成實驗意識。
以驗證“大氣壓強”存在這個物理實驗為例,教師以帶了橡皮帽的大注射器為實驗教具,讓班里體力強壯的同學把這個注射器拉開,結果帶橡皮帽的注射器沒有被拉開。接著,教師把大注射器上面的橡皮塞打開,使空氣讓空氣進去到注射器當中,再請這位同學把注射器拉開,結果沒費一點力氣就拉開了。利用這個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望就能被有效激活。
二、自制儀器模型,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物理實驗的運用可以使學生更直觀、感性地對物理課堂學習內容進行理解,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定律,如物理定律和物理概念。一個成功的物理實驗將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他們消化和吸收物理知識的能力。
所以,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別的教學手段所無法代替的,為了提高物理實驗的示范效果,提高物理實驗的有效率與成功率,我們應用身邊的器材在教學實踐中多次嘗試并要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做光的折射實驗時,用水和玻璃進行;使用水和可樂瓶來探索液體壓強和深度實驗;使用汽水瓶進行大氣壓力實驗等。例如,當講解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時,我自己制作了一個大型演示板,并在演示板上科學地安排了開關、電池盒、電線、燈座和燈泡、電流表、電壓表等。將演示版放在教室講臺上集中學生的注意點,老師演示起來也十分方便,這些實驗設備非常接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將使學生更加密切地意識到物理和生活之間存在的聯系。
以浮力物理實驗教學為例,浮力是八年級物理教學的難點,不好理解。因此學生在心理上對這一方面知識的應用形成一種畏難心理,在學習中態度顯得很消極。針對這種情況,我讓學生課后結合學習內容自己制作一些十分簡單的教具,對學生的學習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有的同學做得很出色,比較有代表的有溢水杯。溢水杯的制作材料十分簡單,即選取塑料飲料瓶子,裁下其中的一部分,然后再裁取一個小缺口,同時把剩下的一塊剪成一個小漏斗形狀,然后用固體膠密封,結果,水一滴也不會泄漏或沿外壁流出。這個溢水杯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于是,學生參與物理知識學習的熱情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的舉措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三、實事求是,直觀感受實驗過程
實驗演示也是示范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的直觀理解和感知,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印象。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時候都面臨著實驗器材不足的現象,因此,作為物理教師要善于思考,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物理,使用生活中一些簡單易得的物品進行物理演示實驗,為物理實驗教學創造條件。
例如,可以通過使用玻璃杯和墨水來證明分子的擴散現象。選擇兩個透明玻璃杯作為實驗設備,將冷水和熱水倒入兩個杯子中,然后將相同質量的紅色墨水滴入兩個杯子中。此時,將發現兩個杯子中的水都變紅了,但是變紅有快有慢,這就能探究分子擴散現象與溫度的關系。在進行摩擦力方向演示實驗時可選用牙刷為實驗器材,選用的兩把牙刷型號相同,首先把牙刷的刷毛去掉一部分,用雙手握住兩把牙刷的把手,在幾種情況下展示摩擦方向。
以鉛筆為實驗器材,對導體以及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進行演示說明,把鉛筆的木材切開使里面的鉛筆芯露出來,將鉛筆芯的兩端插入電路,小燈泡開始發光;鉛筆線固定在一端,調整另一端的位置,即減少進入電路的鉛筆線的長度,此時燈的亮度逐漸變亮;然后增加接入電路中鉛筆芯的長度,此時燈泡的亮度逐漸變暗。實驗結果表明,改變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都會改變電阻的大小。
四、發揮作用、突出地位,及時做好總結反思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定位自己的角色,積極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教師應對學生充滿信心,為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創造條件,提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設計能力,充分發揮實驗的積極作用。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會得到加強,能激發學生的參與和主動性。要想提升物理實驗課效率,不僅要做好實驗前準備,還要保證實驗過程中操作規范,實驗結束后還要及時做好總結與反思。
例如,在探索物體的漂浮和下沉條件的實驗中,教科書首先將雞蛋放入濃鹽水中并觀察其漂浮狀態;然后將清水慢慢注入濃鹽水中,觀察蛋的懸浮和下沉;在實際操作中加入濃鹽水并觀察蛋的漂浮和下沉,不容易掌握加入多少水。我在設計實驗方案時,作了如下的改動:讓學生首先將雞蛋浸入清水和濃鹽水中,觀察雞蛋的漂浮和下沉,分析雞蛋的受力情況,并結合二力平衡的知識,獲得漂浮和下沉的條件。然后讓學生慢慢將水倒入濃鹽水中,觀察懸浮情況,分析懸浮條件,然后展開討論。這樣,不僅實驗成功率高、效果好,而且還容易被理解。
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反思各個方面;收集各種方法與見解,探索更為科學的探究方法;事實上,有許多科學的探究方法來自于通常實驗的收集和改進;通過反思,我們可以優化實驗方案,創新實驗設計,揭示實驗的本質,并總結實驗規則。
學生反思實驗,能讓學生加深對實驗的理解,幫助學生總結實驗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實驗規則,優化實驗方案,實現實驗設計創新,了解實驗性質,獲得更好的實驗結果。因此,能讓學生從正確的角度學習物理實驗,發揮其指導作用,從而增強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研究科學探究和實施的方法,豐富和完善科學探究的方法。事實上,有許多科學探究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實驗室,以提高他們的技能。還可以建立家庭實驗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最終實現應用所學知識的預期結果。為了突破實驗的難度,可以引入數字模擬實驗,反復驗證實驗,就能實現收獲的成功。
受物理學本身的特點影響,所以物理學具有較強的操作性與實驗性,這一點作為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這樣才會使物理實驗教學在效率上有所保障,成為培養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大鵬.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7)
[2]朱文波.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導刊(下旬),2017(04)
[3]李花.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