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魁
【摘? 要】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成長與教育的“搖籃”,在他們的生命中有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如何構建家校共同體,有效發揮家校合作的教育作用成為眾多一線教育工作者思考與探索的重點。鑒于此,筆者在結合城鄉結合地區家庭和學校的特點,就初中學校與家庭的共同體構建,主要從因生制宜、數據分析和加強互動三個方面出發,展開研究,希望對廣大教育同仁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家庭;共同體;城鄉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最為關鍵的發育時期,他們心理敏感、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程度要遠遠強于一般時期,這個時候若是學校和家庭教育管理不當,不僅會促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還會生出更為嚴重的矛盾,會影響其心理、生理的健康,也會阻礙智育和德育雙重教育的發展。城鄉結合地區的初中學校生源較廣,既有來自農村的學生,又有來自城市的學生,他們家庭教育層次不一,價值觀相差較大,對自身生理的認識程度也有所不同,相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矛盾,這時除了學校的教育外,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家校教育共同體是一個家校合作的組織機構,是非營利性的。這個機構組織要負責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代言,負責幫助家長掌握良好的家庭教育經驗和育兒技能,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做好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教育共同體的成員由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及熱心于兒童工作的社會人士來擔任。其目的是充分發揮學校在這個共同體里的主導作用,負責家校教育共同體的運作。本文從提高重視程度、發揮教師作用、建立溝通機制、開展多樣活動入手,就家校共育開展合力教育的策略進行闡述。
一、因生制宜,制訂合理的教育計劃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的生理發育雖然都集中在這一時期,但是身體發育的快慢、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女生快于男生,生生之間各有不同;就后天教育來說,因為學校位于城鄉結合地區,學生來源各異,成長的環境不同,因此,若是一味地進行統一化的教育管理,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因生制宜,制訂合理的教育管理計劃,加強學生的針對性教育十分必要。
譬如,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從學生進入初中開始,就開始做好每個學生的檔案,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他們的行為表現,通過交談了解他們的價值觀念,在此基礎上,定時做好記錄,制訂區別于鄉村和城市學生的教育計劃。對于鄉村學生,通過制定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法,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情況,結合學校的教育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特點,制訂相對具體的教育計劃,以加強學校和家庭的聯系;對于城市學生,因為他們的家庭教育環境相對優于鄉村學生,所以,筆者制訂的家校合作管理計劃的目標也相對較高,主要側重于心理健康教育。這樣的教育管理計劃,有利于增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可為家校共同體的構建添磚加瓦。家校共同體應以共同育人為目的,形成一致的教育觀念,使學生能在這樣的教育合力下健康成長,形成終身收益的人生素質,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二、數據分析,提高家校教育的準確性
學生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成長環境,除了宏觀環境和經濟等方面的差異外,主要在于家庭教育的不同,相較于鄉村的家庭教育,城市家庭的教育無論是從頻次上,還是從質量上都稍勝一籌,城鄉結合部的家長法律意識薄弱,這種狀態主要是因為他們大多沒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不穩定。他們認為只要能賺到錢就可以了,讀書好不好不重要。許多家長教育觀念不到位,教育方法欠妥當,如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自我意識嚴重,對學校的一些要求不理解,甚至唱反調;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一些過錯采取粗暴野蠻的態度,結果孩子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嚴重一點的還會離家出走;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進步不大,對配合學校教育的信心不足;有的太過于溺愛孩子,袒護孩子,對學校的一些管理意見很大;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和青春期問題束手無策。因此,如何在有效提升城市家庭教育質量的基礎上,提高鄉村家庭教育的質量,從而構建家校共同體,就成了教師思索的問題,對此,筆者在班級內,主要通過大數據分析的方法,實現這一教育目標。
譬如,要想推動家校共同體的建設進程,最大化地發揮兩者的作用,除了要制訂側重性的管理計劃外,還需要借助大數據信息技術,定期對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系統分析。這是因為教育管理計劃只是從大方面給出教育前進的方向,而大數據信息技術,卻可以給出更為完整具體的數據。在進行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筆者常常會根據日常收集的資料,以網絡信息媒體為依托,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有關信息進行細化分析,以班級和每個學生為單位,建立具體的分析圖表(如班級的餅狀圖、個人的折線圖等),以此為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相對真實、客觀的數據,讓家長和教師詳細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
三、加強互動,深化家校教育的深度
家庭和學校息息相關,共同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要想構建有效的家校共同體,發揮兩者合作的最大作用,加強它們之間的互動交流就必不可少。因此,在進行教育管理時,要注重挖掘家庭和學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作用,以此深化家校教育的深度。
譬如,在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為了加強家校共同體的建設,筆者一方面利用網絡信息媒體,建立了以全班學生家長為中心、以鄉村學生家長為中心和以城市學生家長為中心的交流群,除了在其中分享一些正確的家庭教育信息、學校的教育計劃,讓家長交流各自的經驗以外,還會就孩子的具體成長情況,與家長進行私聊,探討雙方的教育經驗,了解學生在學校、家庭方面的表現,制定出更為恰當的教育方案;學校充分發揮教育共同體的職能,定期舉辦家長會,讓家長學習新的教育學、心理學,了解科學的教育方法,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了解班主任工作情況,了解科任教師的教學方法,把家長請進學校,請進課堂,參與學校的管理。培訓方式有集中培訓和網絡培訓。集中培訓的形式一般是家長會, 主講人可以是學校的領導、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網絡培訓主要以微信等方式及時傳遞學校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學方法。其中,班主任在家校共育工作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對于家校共育工作能否高效的推進和實施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班主任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不斷推進家校共育工作朝好的方向發展。班主任要全面明確自身在家校共育中的責任,不斷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積極履行自己在家校共育中的義務,這是家校合力教育能較好開展的最基本前提。班主任要給予家長有益的幫助和指導,不斷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效能,促進家校合力教育更為高效地推進。讓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是廣大家長的心愿,大部分家長都表示愿意配合學校,積極承擔家庭教育的義務,提高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
總而言之,城鄉結合地區的初中學校相較于一般中學情況相對特殊,教師在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時,要認真研究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通過因生制宜,制訂合理的教育計劃;依照數據分析,提高家校教育的準確性;加強交流互動,深化家校教育的深度,在此基礎上,推動家校共同體的構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良性發展。積極聯合家庭開展合力教育,對于初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及未來的全面發展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初中班主任要積極推動家校合力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和落實,不斷提升自身對家校合力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建立較為順暢高效的溝通機制,開展多樣化的家校共育活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路架橋。
【參考文獻】
[1]齊美麗.對初中班主任改進家校合作策略的思考[J].中小學德育,2018(06):64-65+57
[2]王賀莉.探析家校合作在初中教學中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06):18
(基金項目: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城鄉結合部學校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的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