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萍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法寶。在新時代背景下,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黨的作風建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在作風建設中的作用,必須充分理解和發(fā)揮灌輸作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的作用,堅持問題導向,抓常抓長,長抓長新,并配合有力的制度建設,確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見效。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作風建設;灌輸;問題導向;抓常抓長;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65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黨的法寶,在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我黨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都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成為發(fā)動群眾、凝聚力量的重要手段和保證黨對各項事業(yè)領導地位的重要抓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兩個維護”和“四個自信”,全面投身“四個偉大”的滾滾洪流,更加需要全黨上下堅持共產黨人優(yōu)秀本色,不斷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作風建設是保持共產黨人優(yōu)秀本色,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障。而作風建設歸根結底是要解決人的思想和“三觀”問題,作風問題只是人的內心思想消極墮落的外在表現(xiàn),思想和“三觀”問題不解決,作風建設就無法高質量推進。作風建設的治本問題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發(fā)揮作用的關鍵領域所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以人為對象,以解決人們的思想、觀點、政治立場問題,提高思想覺悟為任務的工作。”因此,在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建立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通過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作風建設取得實效。
1 新時期作風建設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思想建設等相輔相成、互為支撐。作風建設主要包括工作作風建設、思想作風建設、學風建設和生活作風建設。在黨的不同的發(fā)展時期,作風建設的科學內涵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在新時代背景下,黨的作風建設應重點著眼于群眾工作作風建設,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堅決遏制和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破解全面從嚴治黨的難題,以嶄新的實踐凸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時代意義。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是我黨事業(yè)發(fā)展的必勝法寶,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中,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和成就的經驗中都貫穿著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黨的優(yōu)良作風。”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關系到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社會的長治久安。黨員干部作風正,人民群眾心氣順,我黨、中華民族就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就沒有邁步過去的檻,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就能夠實現(xiàn)。“作風建設的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以人民為中心價值取向對黨自身提出的道德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央八項規(guī)定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切入點、全面從嚴治黨的突破口,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較真碰硬,善做善成,開創(chuàng)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2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及其融入作風建設的獨特優(yōu)勢
建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要著眼抓常抓長,以思想政治工作為切入點,通過堅持不懈的教育,確保黨員干部思想純潔,從自身建立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嚴不實的防火墻。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作風建設,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
2.1 從思想政治工作本質特征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階級和政治集團,為實現(xiàn)一定的政治目標,有目的地對人們施加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以轉變人們的思想和指導人們行動的社會行為。它不僅要解決人們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行為等問題,還要解決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問題。”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定義看,它具有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一是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這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然為黨的建設服務,必然能夠很好的融入作風建設工作中。二是廣泛的群眾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群眾性工作,群眾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也需要不斷的接受思想教育。從這一點上看,人民群眾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較高的參與度和接受度。作風建設作為全黨必須抓常抓長的一個重大課題,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全黨上下及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參與,對提升作風建設實效具有顯著優(yōu)勢。
2.2 從當前作風建設面臨的形勢看
當前仍有少數黨員干部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偏差,黨性觀念淡薄、政治立場不穩(wěn),甚至思想迷惘、理想弱化、信念動搖。從本源上看,作風建設是要從思想上讓黨員干部建立起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觀念,建立起為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群眾的福祉勇于奉獻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作風建設必須通過堅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好黨員干部思想上的“總開關”問題,從而達到作風建設治標的效果。
2.3 從歷史實踐來看
思想政治工作抓得緊,黨員干部的作風就過硬,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就更加緊密,黨的事業(yè)就發(fā)展順利。我黨一貫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在革命時期,“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革命紅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成就了我黨我軍與人民群眾的情感紐帶,為我黨取得革命全面勝利極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部分黨員干部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紀律松弛、脫離群眾、自由主義、拜金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有所抬頭,人民群眾反映較多,挫傷了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新一屆黨中央高屋建瓴,看到了問題癥結所在,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黨上下黨員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凈化,社會風氣得到根本好轉,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明顯增強,黨的事業(yè)也取得了新的偉大進步。
3 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入作風建設的基本思路
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積極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和自覺性。
3.1 要充分理解和發(fā)揮灌輸作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方法的作用
灌輸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毛澤東同志說過,“文化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敵人就會占領”。如果我們不能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用良好作風的思想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的頭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就會乘虛而入,就會占據黨員干部的思想靈魂,黨的作風建設就會落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就會割斷,黨的事業(yè)就會受到影響。而灌輸是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歷來就是我黨的法寶,要大大方方的講,決不可遮遮掩掩;要時時講、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決不可時斷時續(xù),搞一陣風。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后組織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等主題活動,對凈化黨員干部思想,扭轉黨員干部的不正之風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踐證明,通過灌輸的方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對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灌輸要以專題教育、集中教育、廣泛宣傳與個別談心談話方式相結合,要由面到點,由點及面,持之以恒,方可見效。
3.2 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從細處入手,向實處發(fā)力,一環(huán)緊著一環(huán)擰,一錘接著一錘敲,才能積小勝為大勝。”習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進一步抓好機關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強化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以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作風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瞄準問題,找準方法,一事一策,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3 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常抓長,長抓常新
思想政治工作歸根結底是做人的工作,是要從根本上促進人的思想轉化,但人的思想轉化并建立良好的習慣作風,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長期抓,決不可抓一抓,放一放。另外,要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對當前的形勢與任務進行準確研判,有針對性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認真研究新時期黨員干部的心理特征,堅持以平等、民主的作風和疏導的方法開展工作,既尊重人、理解人,又關心人、幫助人,切實保障黨員、群眾的權益。要善于分析、尊重個體性格差異,因人施治,精準施策,因勢利導。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載體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陣地創(chuàng)新和陣地建設,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力量和作用,多維度、多層次、多平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3.4 思想政治工作要配合制度建設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思想政治工作在建立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方面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外,現(xiàn)代市場經濟是開放型經濟,各種思潮相互交織激蕩,各種誘惑無處不在,在利益面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功效很可能被利益擊破,因此僅僅依靠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化功能,還是不夠的,必須同時加以制度約束,真正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馬克思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變化從量變到質變,需要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發(fā)揮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從內因層面改造人的思想,使人自覺向善,使黨員干部從內心以堅持優(yōu)良作風為榮。制度建設從外因層面約束人的行為,使優(yōu)良作風的黨員干部受到褒獎,作風不嚴不實的黨員干部受到懲戒,從而形成正確的行為指引,久而久之,使優(yōu)良作風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行動上的自覺。內因與外因共同發(fā)力,相互促進,相互推動,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方可建立。
(1)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推動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關鍵要有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法規(guī)制度。沒有制度保證,改進作風的成果最后也保不住。”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在制度建設方面,首要任務是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從制度層面讓守紀律、講規(guī)矩、勇?lián)數暮命h員、好干部得到鼓勵,在政治待遇、精神激勵方面予以傾斜,提升他們的獲得感、榮譽感,從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
(2)要建立有效的懲戒機制。對作風不實、不守紀律、不講規(guī)矩的黨員干部,要從制度層面建立懲戒機制,并嚴格加以落實。要堅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引導黨員干部正視問題、直面問題,敢于揭短亮丑,動真碰硬,改進作風。對違紀違法問題要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特別對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要從嚴查處,充分發(fā)揮震懾作用,促進黨員干部內心思想轉化。
參考文獻
[1]曾長秋.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簡明讀本[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2]尹德慈.以作風過硬詮釋人民立場[N].光明日報,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