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在線教育和智慧課堂的興起,基于慕課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在全國高校開展得如火如荼,從而掀起一股新的浪潮。但是在大學英語慕課中,由于對慕課的定位和功能認識不清,慕課教學流于形式等問題開始出現,從而影響大學英語慕課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大學英語慕課當前存在的問題出發,探討大學英語教學如何更好地與慕課有機結合,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英語;慕課;教學
【作者簡介】黃淵柏,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骨干教師。
一、引言
慕課(MOOC)于2013年正式登陸中國,2014年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的《中國語言和文化》成為內地高校第一門全英文慕課。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嘗試大學英語慕課,英語課程的內容涵蓋范圍越來越廣,語種也日益多樣化,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優質英語課程選擇的同時,在學習方式和教學管理模式等方面給中國高等教育帶來了一場新的浪潮。2019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在北京慕課大會上發布了《中國慕課行動宣言》,總結了6年來中國慕課建設的重要經驗,提出慕課的 “中國標準”。至今,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全國高校開設了多達1. 25萬門慕課,200余門優質慕課登陸國外著名課程平臺,慕課學習者達2億人次。
縱觀6年大學英語慕課的開設過程,對其態度分為兩個階段。在慕課初始階段,多數教師和學校管理部門對慕課的開展持歡迎擁抱態度,提出優質資源共享等理念。但是在發展階段,由于對慕課本身的新鮮感消失,部分教師不斷修正對慕課的認知,提出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視其為傳統課堂有效的輔助作用。因此大學英語課在積極嘗試教育方式新變革的同時,圍繞大學英語慕課課程設計方法、存在問題以及教學效果評價等方面也不斷激起英語教師的積極廣泛討論。大學英語慕課出現了一些不同程度的新問題,對高校英語慕課教學挑出了一定的挑戰,亟須有待解決。
二、大學英語慕課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和角色轉換有待不斷創新。慕課出現之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大都采取課堂加教材的模式,學生也都采取機械式的學習方式。慕課借助于互聯網為載體,作為一種新科技催生的輔助教學手段,帶來的是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慕課教學模式的最大創新在于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死板和時空的局限。但現實中的慕課未必如此,首先,英語教師錄制視頻課之前,大量收集視頻素材,做到了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多樣化,這種做法類似于傳統課堂的PPT制作,但是慕課課件問題在于很難兼顧與學生即時互動內容的設計,慕課讓學習過程中缺乏真實情景,教學模式變成了單向的“內容快遞服務”,因此慕課教學模式設計的互動性有待提高。
其次,盡管慕課嘗試探討以“學”為主,以“授”為輔的教學模式,但是大部分慕課教師更多地注重視頻的剪接和拼湊,整個慕課課程更多地具有表演性質,過分注重語言的形式和知識點的講授,學生在欣賞唯美畫面的同時,沒有真正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是使用簡單的選擇題和慕課學生互動,卻不能即時監控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態,部分教師慕課內容很難激發更多學生慕課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單一的慕課教學中的聯通效應不能實現,慕課體現的“授”與“學”角色轉換有待改變。
誠然,學習者加入慕課平臺學習,并積極參與課程內容的評論,和提出自己對課程的建議,這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但其學習效果和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以及態度也存在一定的關聯。目前大學英語慕課平臺都包含了課后問題答疑和討論區,但效果也未盡人意。討論區類似于國內的貼吧,通過發帖和回帖來回復,部分課程無法實現即時師生互動交流,因此總體參與度和熱度均不高,面臨一定的挑戰。
2.授課內容和方式有待改善。首先,大學英語慕課過于側重線上教學,大多教師注重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精心準備,力爭全面豐富教學內容,但是對課前預習和線下教學內容鞏固設計不足或定位不清。有些英語課程甚至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內容不太匹配,甚至相互割裂,這不利教學效果的鞏固。部分慕課就是傳統課堂的翻錄,授課教師在傳統教室授課,然后錄制下來,由于現場不確定因素太多,導致慕課錄制課程質量太低。
其次,大學英語慕課教學,更多內容涉及口語(演講與辯論)與寫作、文化與生活、文學與翻譯等課程內容的教學,由于課程內容無法迎合部分學生功利化的需要(四、六級和考研以及出國英語考試),因此慕課很難吸引這批學生。
慕課學生缺乏(或沒有提前打印)上課的紙質資料,或熟悉慕課的電子資料,因此不能真正高效地參與到課堂授課中來,總感覺自己是個旁觀者和欣賞者。大學英語慕課教學內容同質化嚴重,不同高校制作同一門課程的慕課,其實內容創新度并不夠,這造成慕課內容建設不必要的重復和一定的資源浪費。
縱觀英語慕課的視頻,教師由于在課前充分準備,語速比傳統課堂會快一些,因此對部分學生而言,增加了聽課的難度。部分慕課老師缺乏一定的錄制經驗,沒有用雙眼看著鏡頭,因此沒有和屏幕前的學生形成一種有效的眼神交流,從而導致課堂凝聚力有待提高。
3.堅持率和完成率有待提高。慕課的優勢在于增強學習者之間更多的互動交流和討論,促進大規模化和個性化學習的協同發展。但這些優勢的發揮,在大學英語慕課中僅僅依靠學習者的自主性是不夠的,因為人總是有惰性,加之外部條件的誘惑,學生堅持聽課的毅力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慕課教學是在網絡上(主要是手機)完成,雖然可以采取技術手段,獲取學生在線觀看視頻的時長,并通過限時的習題來督促學生按期完成學習任務,但由于技術上的局限,學生規避監督手段的方法仍然存在。比如,慕課視頻的即時播放并不意味著學生在認真聽課,也可能是在傳統課堂上,開著手機同時在聽慕課,課后練習題的抄襲情況像傳統課堂一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視頻當中的提問會起到一定的監督學習的作用,但是問題設計多以客觀題為主,學生很容易猜對,因此題目設計的難度和質量有待提高。
慕課是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首先是學生感興趣的課程。但是由于慕課開放性程度高,部分學生在選聽課程之后,由于學校開設課程太多,加之慕課只能在傳統課堂之外的時間進行,學生缺乏一定的自控力和有效的監督手段,從而導致慕課教學流于形式,對學生的監控不足,因此聽課斷斷續續,堅持率低,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流失率很高。王宇(2018)指出,造成慕課低完成率的典型學習者類型主要有四種:無效學習者、資源瀏覽者、流失學習者和結課但成績不足者。已有研究表明,在慕課中,只有不足40%的學習者能夠最終學完課程,順利通過考試,這凸顯了大學英語慕課的完成率低。俞敏洪(2017)指出,慕課完成率低,核心因素是沒有解決學生吃苦的問題。由于慕課C端“寬口徑”涌入,使得課程結業比例顯得更低,畢竟有自律和毅力的人占少數。
三、改進大學英語慕課的對策
1.明確大學英語慕課的定位和目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傳授,而且還應該注重能力培養和文化價值觀的塑造。由于慕課時長有限,大學英語教學任務確定是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還是增加人文性,還是二者都要兼顧(文秋芳;2014)。對此,大學英語慕課應該有明確的定位,對聽課的學生應該目標明確,分類清晰。對于部分大學生而言,英語慕課當前還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切實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課堂需要著力探索如何將知識點傳授更加通俗易懂,同時增加趣味性,培養這批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大量語言材料幫助學習者加深理解,內化鞏固,最終讓英語慕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大量研究表明,優質的英語慕課,在教學效果方面,慕課學習者都認同慕課優于傳統課堂。對于其他成績好的學生,要提升英語運用能力,先需要老師講解文化背景,然后讓學生討論文章的思想觀點,這時采用交際教學法較合適(常輝; 2016)。更高層次的慕課定位,則需要大量優質的讀寫譯課程,尤其是加強專業學術英語課程的慕課建設。既不能把慕課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全部,也不能僅僅把慕課作為一般的視頻資源提供給學生,這兩種方式都會影響其功能的發揮與應用的前景。教師應該通過大量后臺數據來監控管理學生課后學習的狀況,了解并監督學習態度,鞏固并加強課堂教學效果。
2.挖掘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慕課教學最核心的優勢之一是其內容上的優質化和課堂講授可視化。英語慕課的學生受眾面廣,因此要求課程教學體系設計更加科學嚴謹,傳授方式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加優質。教育部副部長鐘登華2019年在北京慕課大會上強調,“質量是慕課的生命線”。基于此,首先,授課教師要深度挖掘、整合、完善大學英語慕課教學體系,研究出獨特高效的教學內容,重在內容“質”的提高,提高課程內涵的深度化,而不是傳統課堂內容的翻版。
和傳統課堂相比,慕課要求參與者更高的自覺度和自控力,慕課更強調的是碎片化式的學習,按照知識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因此單次課程設計的時間以10分鐘左右最合適。授課方式更應多樣化,通過優秀影視作品片段、拓展性語言閱讀材料、適量的習題和語料庫等方式,形成更加多元立體的教學體系。慕課教學內容應該充分考慮到目標學生聽課的實際水平,通過錄課時的語速和熟悉度來設計授課內容的難易度。
慕課課前復習內容設計應該突出重點,起到承上啟下作用。課中思考和測試利于學生注意力集中,通過閱讀課文,討論話題,熟悉課程內容來達到教學目的。建議應該開設更多優質性的英語通識性課程,擴大慕課學生的受眾人數,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慕課中來,這樣慕課互動性就越強。
設計的考試方式不能單一。課后討論和提問,應重點放在復習和思考本節內容。慕課課件設計不能違背基本的教學規律,最好每節課能簡明概括課程內容。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線上精心講授、線下拓展鞏固,提倡更加個性化的教學,發揮教師的自主性,同時依據課程內容難度提供學生課程選擇的自由度。從長遠來看,由優秀教師集體自主生產優質課件的慕課形式,是滿足慕課學生剛需的保障。
3.逐步加強英語慕課的制度建設。高校教學主管部門應該著力于英語慕課教學的改革,這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資源等。依據學校自身特點來自主設計本校的慕課課程,還需要對英語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進行改革,高校依據教師特長,合理安排優秀教師,積極探索多元、高效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師的主動性,組織各個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參與慕課研究和開發。設置的名師錄播課就會猶如“鰱魚”效應一樣激活沉悶而封閉的體制教育,促進教師教學上的互鑒。
加強慕課質量管理,建立健全慕課建設、課程運行和效果測評等制度,并監督實施過程的精細化管理,要為學習者提供隨堂測驗、答疑或討論、課后作業、結業考試等全流程教學服務,及時開展在線指導、答疑與測評。
改革考核制度,建議將在線學習和期末考試相結合,最重要的是探討慕課學分的認定,只有從制度上加以保障,才能有效促進慕課建設,對接學歷教育課程體系。同時,加強校際合作,建立校際聯盟,整合資源,聯合開設更優質的英語慕課課程。構建不同學生群體的交流平臺,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參與到慕課中來,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促進大學英語慕課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宇.慕課低完成率問題的歸因與解法[J].現代教育技術雜志, 2018,10,26.
[2]潘永俊.慕課貴在有“硬核”[N].中國教育報,2019,4,12,2.
[3]焦建利.關于慕課的5大誤解[J].中國遠程教育,2014(2).
[4]常輝.大學英語教學校本改革探索[J].外語高教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