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惠珠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創新與實踐能力成為學生的重要能力。那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呢?
關鍵詞:數學課題;創新意識;實踐能力
一、注重情境設置,激活學生創新意識
(一)豐富適切的素材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
我在教學中十分重視教學情境的設置。創設情境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使他們漸進教學佳境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能現場創設的情境盡量現場創設。如,跳繩游戲、紙片游戲等,都能成為情境設置的好素材。如,(1)小華跳了45下,小紅比小華多23下,小軍比小華多28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2)小寧有59張紙牌,小德比小寧少27張,小歡說我比小寧少23,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
不能現場創設的就利用視頻、故事、童話等方式進行創設,一般上課不采用直接告知題目的方式進行講解。
(二)將核心概念蘊涵于數學教學情境之中
數感是很重要的數學素養,是數學的一個核心概念。簡單的講就是人們對數的感覺,是人們對數的直接感知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數數,感知數的意義,建立數的概念。如,一捆是10根,二捆是20根,再添三根就是23根,在桌子上怎樣擺能看的很清楚?通過簡單推理,進一步增強數感,使這些學習數學的核心概念、重要思維在情境中形成、發展。如,“猜一猜”:先抓一把蠶豆,數數有幾粒,再抓一把花生米,猜猜大約有多少粒?“數一數,你猜得怎么樣?”“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蠶豆的粒數多呢?”在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中,使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抽象與概括,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通過解答思考題提高學生創新水平和能力
從一年級開始,教材安排了思考題,在多數思考題中,涉及的知識會寬一些,思維要求會高一些,以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如,在正方形中畫一個點(配圖),使這個點到每條邊的距離都相等。
通過解答思考題活動,體驗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了解要解決問題和解決的辦法,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通過對應用過程的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明白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有效地改善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和能力。
(二)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綜合與實踐”活動是以問題為載體,學生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教師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問題的選擇、問題的展開、學生參與的方式、學生的合作交流、活動過程和結果的展示與評價等。如,(1)上學時間的課堂實踐。提出問題:你每天上學途中大約要用多長時間?和同學相比,你用的時間是比較長還是比較短呢?可以連續記錄(設計記錄表)幾天上學所用的時間,然后再進行估計。(2)認識“我們身體上的‘尺”。量出自己的一拃、一步、一腳大約長多少厘米?先量一量再填表,提出問題:一米大概有幾拃?一米大概有幾步?一米大概有幾腳?
三、注重知識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為實踐能力的培養奠定知識基礎
練習是小學生理解知識、鞏固知識和發展思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精心設計練習特別是題組練習,是我們提升課堂效率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實現練習的功能,在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練習要求上的基礎性與發展性、練習形式上的針對性與多樣性、時間分配上的隨機性與連貫性以及練習過程中的封閉性與開放性等諸多關系,既避免機械重復,更注意增強啟發性,確保練習效果,提高練習質量。
在安排練習時,特別重視運用對比性題組,如,“20÷2=”與“26÷2=”“60÷3=”與“69÷3=”等進行對比,不斷增進對計算原理和方法等的理解。
四、注重教學的生活性,增強學生實踐能力
(一)引入生活教學
教學活動從學生熟悉的積木、游戲、生活場景入手,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在解決日常問題的過程,體現教學的生活性、真實性、廣泛性。
(二)明確應用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要求
應用題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數學課程改革把應用題擴展為解決實際問題,要求小學生“嘗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材中“你知道嗎”欄目非常有利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能較好地在教學中解決設計問題,使教學與實際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合理的飲食搭配有利于身體健康。小學生每天這樣搭配比較好:米飯、饅頭等谷類食物375克,肉75克,魚、蝦25克,雞蛋25克,牛奶200克,豆制品75克,水果75克,蔬菜250克,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
創新知識的培養是現代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獨立思考、學會思考是創新的核心。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注重教學的生活性,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促進小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2]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3]史寧中.《數學基本思想18講》,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