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華
【摘要】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幫助學生感受思想哲理與生活情趣,是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所在。目前很多學生在寫作方面都比較吃力,這是因為他們?nèi)狈α己玫膶懽骷记珊团d趣。開展個性化寫作訓練,鼓勵學生大膽描述,是提高整體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個性寫作;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在的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都習慣人云亦人,如作文書上很多人有寫到從一棵小草上面感受到某種精神品質(zhì),他們在寫的時候會生搬硬套地融入這個套路。但仔細分析,學生真正在小草身上感受到什么了嗎?他們真的了解小草的生長方式嗎?答案顯而易見。因此,與其讓學生人云亦云地創(chuàng)作復制品文章,倒不如開發(fā)他們的個性,讓他們大膽地寫出心中的文章。例如有的學生時常幻想一棟房子完全是由食物組成的,為何不將其描寫下來呢?這樣的文章不但極具創(chuàng)意,同時也是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教師要懂得改變傳統(tǒng)語文寫作課教學思路,從個性培養(yǎng)的角度著手,讓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一、個性化語言的積累,讓寫作更靈動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寫作中,很多教師都希望學生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甚至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鼓勵學生模仿作文書上的作文進行寫作,殊不知這樣只會制約學生能力的發(fā)展與成長。每一個小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教師要做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當學生寫出一段有趣的文字時,即使這些文字不是教師所期望的,也不要第一時間指責學生,而是要多問問“為什么”。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學生的想法。
寫作向來都是一件自由自在、快樂隨性的行為,過分地講究格局反而會失去應有的色彩。比如有的學生寫“風箏在天空中快樂地飛翔”,有的教師指出“風箏只能是高高地、慢慢地飛翔,它不是人,不可能快樂地飛翔”。毫無疑問,這位教師在如此點評的時候從未想過學生的想法。在小學生的意識中,他們最喜歡的事物就是他們最好的朋友,而這些“好朋友”早已在無形中被他們進行了擬人化的處理。如此一來,用“快樂”來形容風箏,并沒有什么不妥。或者說這種描述反而讓風箏變得更加靈動有趣。但是,個性化語言的創(chuàng)作和積累并不是百分百隨意的,它也要建立在一定的邏輯范圍之上。例如在普及個性化寫作期間,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居然寫出了毫無邏輯、現(xiàn)實依據(jù)可言的病句,如——“他做事非常冷靜、武斷”,殊不知“武斷”是一個貶義詞,放在這句話中并不合適。所以在展開個性化語言寫作與積累時,教師要從基礎入手,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各類詞語和修辭手法,確保學生在不出現(xiàn)病句的前提下寫出精彩有趣的句子。這樣,可以為以后的全文寫作鋪墊良好的條件基礎。
整體來講,個性化語言的積累與創(chuàng)造,對于小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挑戰(zhàn),但同時也能間接增強小學生對基礎語言的運用與積累。正確引導學生書寫個性化語言,靈活運用詞語造出具有靈魂的句子,這是踐行個性化寫作指導,提高學生寫作質(zhì)量的重要前提。
二、個性化思路的創(chuàng)造,讓寫作更自由
寫作是一個非常具有靈性的過程,它既是一個人內(nèi)心的文字映射,也是人們對生活點點滴滴的記錄。但是在以往,很多小學生寫作時都會把文字刻畫成流水賬,使其讀來無味。另外,也有很多小學生在寫的時候總是想到哪里寫哪里,以至于寫到最后距離主題越來越遠。心中無物、缺乏想象,這些都是制約小學生作文水平提升的關鍵。
引導學生對寫作思路進行個性化處理,讓寫作更加自由,這樣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寫作能力的進步,并幫助他們感受到行文寫作的魅力與樂趣。譬如在撰寫有關“正能量行為”的文章時,有些教師會要求學生按照新聞報道中的事件進行書寫,但問題在于學生并沒有親身經(jīng)歷這些事,他們又如何能夠?qū)懗鲎约旱南敕ê透形蚰兀慷遥W生作文本就不需要太多轟轟烈烈的事跡,如果寫得過于夸張,反而會顯得不真實。因此,不如鼓勵學生圍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比如“小剛在小明生病的時候幫他記錄學習筆記,然后放學的時候送到小明家里”,這就是一件極具正能量的行為,并真實地體現(xiàn)了小學生善良的一面。“放學之后幫助爸爸媽媽打掃廚房,收拾家務”,同樣是一種正能量。教師絕不可以在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期間過多干涉,更不可以因為自己覺得這樣不妥便拒絕學生的想法,因為教師的一句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激情,制約學生的靈感。
還有一種情況,當學生描寫的事物不夠陽光(注:比如描寫自己的朋友、同學很笨很丑)時,教師也會橫加阻攔,殊不知這正是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記得有一篇名為《我的丑同桌》的文章,學生通過“丑”的刻畫,體現(xiàn)了同桌心靈的美,但是教師在審閱的時候卻直接進行了否定。每個人都有自己寫作的風格,在寫作的路上并不存在真正的錯和對。教師在過多干涉學生創(chuàng)作的時候,其實是在遏制學生寫作風格的形成。個性化寫作思路的指導,實則是對學生寫作風格的培養(yǎng)。如果教師可以正確地“放養(yǎng)”,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創(chuàng)作手法,可以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三、個性化活動的構(gòu)建,讓寫作更有趣
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離不開合理的訓練。所以在構(gòu)建個性化寫作教學平臺期間,教師還應該給學生制造科學的體驗契機,由此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掌握寫作技巧,感受寫作情趣。根據(jù)當前小學生寫作水平、興趣喜好等現(xiàn)狀,教師可以適當?shù)厝谌胗腥さ挠螒驒C制,以此增強學生的訓練積極性。比如在續(xù)寫中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有許多都極具故事性。但是在讀完這些文章后,很多學生都會提出一個疑問“接下來怎么樣了”,由于文章的結(jié)局惹人遐思,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續(xù)寫,由此點燃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激情。例如文章《小蝌蚪找媽媽》,當小蝌蚪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媽媽之后,又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針對這個問題,有的學生指出“變成了青蛙的小蝌蚪又遇到了其他的蝌蚪,于是它開始幫助大家一起找媽媽……”也有學生指出“小蝌蚪對于自己的變化很是驚奇,于是它不斷詢問自己的媽媽為什么會從一個小蝌蚪變成青蛙”。
另一方面,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選擇的文體可以不限。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寫議論文,有的學生喜歡寫記敘文,也有學生喜歡寫詩歌。對此,教師都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針對學生存在的認知誤區(qū),教師也要做到科學地指導。例如有一名學生在圍繞“小樹生病”的問題撰寫科技文時,為了達到創(chuàng)新的效果,他融入了很多自己的猜想。但是,科技文應該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過分地創(chuàng)新反而會讓文章失真。所以,教師在點評期間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科技文這一文體形式,并鼓勵他們利用信息技術、圖書館等場所索引自己需要的資料,從而寫出符合科學依據(jù)的科技文。同理,也有一些學生在寫抒情文的時候會使用大量華麗的詞語,甚至有些借鑒而來的句子,學生根本就不理解其意,只是單方面地認為這些句子很美。所以,應該告誡學生不論撰寫哪一類文章,都要把握主題核心要素,做到言之有物,不可以利用辭藻堆砌。
總而言之,寫作是伴隨一個人一生的行為。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行文意識對促進小學生思想品格和內(nèi)心境界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幫助小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我思想意識的關鍵途徑。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個性化寫作教學指導,讓學生懂得如何寫出自己的想法,寫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參考文獻
[1]寧丹,徐曉昆.個性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7).
[2]嚴春花.淺談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8(9).
[3]劉玲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錦州:渤海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