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瓊
【摘 ? ?要】我們大腦的想像能力可以是無限的,但是要大腦擁有無限的想像力的基礎是在最開始接觸的時候腦袋里面有基本的思維以及示意圖。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數學教師就應該在教學的各個場合應用到示意圖,讓學生的腦海當中有基本的思維模型,這樣他們才能在示意圖的基礎上對事物有客觀的認知以及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關鍵詞】示意圖 ?小學數學 ?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87
小學生的基本思維都沒有成形,他們對世界上的很多東西認知都不足夠的深刻。發果沒有見到實物,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對于學生來講可能就是空談。但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用示意圖的方法教學就可以化繁雜為簡單,讓學生對知識有直觀的理解和看法。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你不能要求他們掌握什么高難度的東西,即使要求了他們也不能完成得很好,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就需要循序漸進,用最基本的數學示意圖給學生展示,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能得到一定的延展。
一、什么是示意圖
示意圖就是用簡單的圖畫或者坐標等來表示某個事物的大小方向以及形狀還有聯系。比如用圖畫來大體上描述或表示物體的形狀,如比較正方形和圓形的不同,同時還可以用示意圖表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示意圖就是簡單明了地把某些東西表示出來,它突出了重點,省略了很多次要的和不必要的小點。上課時各個科任教師在黑板上或者草稿紙上經常畫的某物體或某結構的圖畫都屬于示意圖的內容范圍。
二、示意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用示意圖描述數學問題當中事物的形狀以及大小
小學生因為剛剛觸及數學這門學科,他們對教師所講的事物的具體形狀或者大小等概念都不甚了解,物體形狀意識都不是非常的清楚。教師可以給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具體的事物,但是課堂資源和物力都是有局限性的。或者在課堂上突然讓一個教師去找具體的某個物體這也是難以辦到的,但是如果教師在這時候應用到示意圖這些教學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比如在上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認識不同物體的形狀,教師就可以在黑白上畫不同物體的簡圖,在黑板上具體的畫出三角形的形狀,長方形的形狀以及圓形的形狀,學生在比較和認識的時候就會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些形狀的不同。同時,在比較事物大小的時候,學生對具體的概念認知可能非常模糊,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把兩個事物畫在黑板上讓學生對這兩個事物的大小進行比較。在解數學應用題的時候,有些應用題就是完全的文字描述,學生如果只看這些文字那么他們對題意的理解就不能非常的明確,這時候教師也可以用相應的圖形來表示不同形狀的物體。
比如讓學生解小河里面有一只鴨子在洗澡還有五條小魚在游泳,一共有多少只動物的計算題,對于剛剛學解計算題的小學生來說,這些是非常抽象和枯燥乏味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用簡單的鴨子圖形畫在黑板上代表鴨子,魚的簡單圖形代表魚,這樣把一只鴨子和五條魚簡單的畫在黑板上,學生就可以很快地列出應用題的計算式“1+5”,并很快地計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示意圖的應用大大的簡化了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量,也在無形當中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當然,在涉及稍微大一些的數據時,教師也不一定就用與實物一模一樣的圖形表示,可以用某一條線段或者條形圖簡單示意。比如在解決“植樹節,一年級種了32棵樹,二年級種了24棵樹,問一年級學生比二年級學生多種多少棵樹”這種數學問題,教師不能把所有的樹都畫下來,就可以用不同長短的線段表示,第一根長一點的線段表示一年級種了32棵樹,第二個短一點的線段表示二年級學生種了24棵樹,把二根線段的左邊對齊,畫在上下二個地方,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快寫出正確的計算式。
(二)用示意圖表明數學問題當中的方位以及方向
很多小學生在解決數學當中有關方位和方向的問題都顯得毫無章法,方位方向問題成為了他們數學學習當中的一大難題。這些問題對于像教師我們這樣的成年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小事,但是要讓小學生這種剛剛涉及方位、方向認識的學生來說就顯得不是很容易。為了讓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有深刻的認知和掌握,教師不得不用示意圖的方法。教師要在黑板上建立簡單的東南西北坐標方向圖,并不斷的強化記憶讓學生記住這個圖形方位,在遇到有關方位和方向的圖形,學生才能有一定的解題思路。比如在解小麗家在學校的正西方向,小紅家在學校的正東方向,問小麗家在小紅家的什么方向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示意圖小學生的腦子可能就像一團糨糊,對這個題無從下手。但是如果把示意圖應用到這個問題當中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首先教師給學生分析題干一直都圍繞學校這個中心闡述,所以把坐標方位圖用示意圖的方法標出來以學校為坐標中心,其次再把小麗家對于學校的位置和小紅家對應學校的具體位置標注出來,這樣小麗家在小紅家的什么方位學生就能在示意圖上一目了然。這樣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當中思路清晰明確,學生就能快速地攻克這一類數學問題。
(三)用示意圖呈現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示意圖的一大特色就是形象直觀,在分析問題當中的關系的時候把示意圖運用到其中將會發揮到不可小覷的作用。比如,在區分和聯系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三角形這三個概念的時候,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那學生掌握的情況會非常的不理想,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用示意圖表示這三個內容的關系,三角形是一個范圍比較廣的內容就可以用一個大圓圈來表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種就可以在這個大圓圈里面畫一個圓代表大圓圈的一部分,而等邊三角形有是等腰三角形里面的一種特殊三角形,就可以在這二個大圈的共有部分畫一個小圈代表,這樣這三個概念的聯系與區別就顯得清清楚楚了。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面的一種特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又是等邊三角形里面的一種特殊三角形,三角形里面包涵了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面包涵了等邊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的范圍比等邊三角形大,等腰角形的范圍有比等邊三角形范圍大。如果讓學生單純的記憶,這可能是一個難事,但是用示意圖所有的關系都顯得明明白白。
綜上所述,示意圖在小學數學當中的運用給我們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無數的方便,大大的簡化了教師的工作量也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當中更加輕松容易。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極力地把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不斷地推廣,相信這種教學方法一定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談悅.示意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8):238-238.
[2]鄭晶華,鄭金德.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淺見[J].1999,(0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