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德
【摘 ? ?要】數學是一門嚴謹、準確具有很強邏輯性、抽象性、系統性的學科。學生要學好數學,必須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訓練十分有必要。引導學生抓住思維訓練的模式和技巧,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化、邏輯化和條理化是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17
數學思維是知識認知的理性階段,能夠形成一套自己獨特的思考模式,在解答數學題目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數學思維一旦建立它就代表著效率,能夠提高小學生做數學題目的速度和準確率。數學思維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速度和準確率的提高,還能夠給學生帶來受益終生的思考方式。為學生在以后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小學階段重視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十分重要。
一、從對數學的認識出發
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只有正確讓小學生們認識到了數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才能夠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才能夠真正讓他們知道這種思維能力的作用。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的學生,都覺得學習數學是十分困難的,認為學習數學十分痛苦。每次考試,數學總是拉低總體分數。家長也是拼命給孩子報小學奧數班、口算班等,讓孩子們更加的厭煩數學,最終起到相反的效果。怎樣改變這樣的現狀呢?還是得從根源出發,正確認識數學。小學生正是處在學習數學的開始階段,讓他們一開始在對數學的認識中就對數學產生喜愛。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認識數學這個過程應該達到的目的。同時也是為后面學習數學過程中,思維的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提供充足的動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一些有趣生動的方式讓學生們認識數學。比如開展一些學生們喜歡的課堂游戲。小學正是學生們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讓學生們認識到數學的有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攻破的難題。
二、建立起思維模式
(一)積極性
首先,教師和學生都要學會用規則去約束。時代在發展進步,現在很多的小朋友都沉迷于電子產品,每日都是玩耍著手機,讓很多的父母都很頭痛。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們積極性的過程中,應該用規則去束縛學生們。讓他們不能用手機代為運算,用自己的方法去解答數學題目,讓學生們在運算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同時,可以給相應的獎勵機制,比如小學生都喜歡的玩具,讓學生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愛上學習數學。其次,學會用事例去鼓勵。小學生喜歡被鼓勵,給實質性的獎勵,能夠讓他們收獲成就感,從而增加他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抽出一兩個優秀的學生當面鼓勵,起到榜樣的作用。這種方法不失為培養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最后,學會用分數去激勵。分數是衡量一個學生學習好壞的重要指標。通過考試,讓分數低的學生明白學習數學應該多花費一些時間。分數高的同學幫助分數低的同學,讓他們分享自己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心得和方法。同時培養合作能力,不失為一舉兩得。積極性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只有把積極性提起來了,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王道。
(二)邏輯性
在教學過程中,邏輯思維十分重要。教學過程中對邏輯思維的訓練也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方法,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性的目的。在學習中,思維邏輯的培養可以通過做語言,文字培訓。數學跟語文關系密切,在邏輯思維的培養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習語文的方式培養,讓學生們文字邏輯更加的清晰,準確;在解答數學題目的過程中,能夠做到有條有理。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做一些有關數學方面的邏輯思維題目,以此來達到培養的目的。邏輯思維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學校學習中,還可以拓寬到其他的地方。在生活中,父母應該多跟學生溝通交流,通過交流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鍛煉。父母還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家務事,讓學生做事有條不紊,這些都有益于學生邏輯性的提升。
(三)系統性
思維訓練的最終目的就是建立系統的思考習慣,在前兩種積極性和邏輯性的配合下,系統性很快就建立起來了。在教學過程中,系統的框架搭建還是需要教師的幫助。學生在搭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發現過程中的缺陷,為學生在系統性搭建的過程中保駕護航。
三、重視思維技巧
在對數學有充分的認識以及思維模式的搭建后,掌握思維思考的技巧比較有必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小學生沒有必要重視思維技巧,這樣的想法可以說十分錯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前兩個環節完成的很好的前提下,重視起思維技巧的運用。思維技巧就猶如畫龍點睛,技巧的靈活運用無疑是錦上添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走很多的彎路。例如舉一反三這樣的思維技巧,在各樣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題目千千萬萬,然而這些題的知識點都大同小異,掌握一個知識點就能做很多數學題,這就是舉一反三的重要性。歸納總結,讓學生明白數學題目有關聯,只有掌握好最基礎的知識能力才能夠歸納好數學題。在后面應試的過程中,一眼看到考察的知識點,為提高做題速度提供充分的知識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也是更加喜歡運用思維技巧,因為這樣可以充分的提高效率,同時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思維技巧也應讓學生充分的掌握,通過一些相似例題的總結,教會學生思維技巧,達到輕松學習數學的目的。
通過上面的淺析,可以知道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方法也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正在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為學生們開辟一條合適的思維培養道路。能夠讓學生們輕松愉快的學習數學,明白數學思維的奧妙,在思維訓練的過程中克服學習數學的困難,為后面初中、高中數學的學習打好基礎。通過小學數學的學習,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在未來的各項發展中也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冀永紅.小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7(7):257-258.
[2]錢雯柔.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