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玲
【摘 ? ?要】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表達準確、規范、優美的能力,最后語文素養的高低實際上通過寫作最能展現出來。寫作是把收集到的對人、事、物的信息,取得的認知,以合適的詞語表達出來。開展好寫作教學,既是對一位優秀語文教師的考驗,也是學生的迫切需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82
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一直以來是個重難點。不少教師和家長反映,小學生一寫作文就頭疼,無話可說,即使寫出來一篇作文也是流水賬,沒有真情實感,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睛。還有不少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給學生報了校外作文輔導班,雖然短時見效,能夠把作文提上去幾分,但長遠來看,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素養的培養沒有太大幫助。很多學生也很頭疼,似乎很用心寫了,但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優美的詞句。那究竟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出在當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形式僵化,作文在教師、家長、學生眼中都只是考試的工具,只是一種手段,寫作本身不是目的,也沒有成為一種主動地訴求,文字最講求真情實感,缺少了這個,自然難以出好文章。
但是,是否有了情感的融入就可以寫出優秀的文章了呢?并不這么簡單。寫作既是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又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掌握的技巧能力,因此教師要對不會寫作文的學生有信心,只要方法得當,措施到位,教學方法、訓練程度達到要求,學生掌握寫作技能也是水道渠成的事。下面,筆者從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帶領學生體驗生活、教授給學生不一樣的寫作角度、分門別類進行專項練習這四個方面,對小學作文寫作教學加以闡述,希望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有所幫助。
首先,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學生們跳躍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自由的思維世界里自由翱翔,體驗寫作過程中想象的快樂,感受輕松寫作的快樂。想象是學生的天性,但是想象并不是胡扯,更不是無序地編排故事,而是一種故事的虛構,任何寫作都是需要虛構的,一切非眼前之景之人之事之物都是虛寫,所以學生們即使是記敘昨天剛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是會加入虛構成分的。只不過,現在我們要教會學生們有意識地、有選擇地、有側重地進行虛寫,來達到自己想要實現的表達效果。虛寫包括很多,但要明白自己把筆墨放在某一個人身上,或者某一個環境的描寫上,目的是什么。只有目的明確,那么虛寫的側重點才能夠十分清楚。例如,要刻畫母親深夜在家門口等自己回家的焦灼等待,目的就是要體現母親的濃濃愛意,這個時候我們虛寫的重點放到哪里更好呢?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場景,暢所欲言,是描寫雪夜的寒冷?還是描寫母親的神情?或者想象母親此時的動作、心理、細節等,經篩選比較,哪一個虛寫最打動人心,我們就采用哪一種方案。通過這個事例,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想象與實際生活并不沖突,也并不是說謊話,而是一種藝術的再現,把生活中的一切以更加感人豐富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自然就具備了吸引力。
其次,寫作教學與學生的生活體驗密切相關,寫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缺少生活體驗的環節,寫作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即使一時借鑒模仿,寫出好的作品,也只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早晚要文思枯竭的。真實的生活體驗來自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記錄、思考、感受、總結。一則,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例如,每周為學生制定一個觀察任務,可以提供讓學生選擇的觀察對象,魚、花、天氣、朋友、親人、貓狗等,每天記錄看到的變化,并思考變化的原因、過程,最后每周做一個小結,經過這次任務自己學到的東西或者獲取的經驗等。二則,生活體驗還來自于父母與學生的親子活動,學校要定期舉辦親子交流活動,這是最能引起父母學生共鳴的實踐體驗,在體驗中,學生的認知不斷深化,情感得到升華,最能有所感、有所寫。三則,語文教師要善于對班級和學校日常實踐活動加以利用,作為良好的體驗情境,讓學生有意識進行感知、發現、寫作。這是最簡便高效的實踐體驗,學生直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進行,并且多數都是集體參與,效果也要更理想。
再次,指導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角度,不僅能夠豐富作文內容,而且還可以更新作文形式、構思,使整篇文章新穎突出。寫作角度在小學作文寫作中,主要就是描寫角度,主要有寫人和寫物。大的方面分為正面和側面,正面包括語言、外貌、動作、神態、細節、心理、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側面包括側面襯托和烘托、對比反襯等。一篇作文里面,要求學生在寫之前,先確定寫作對象,然后選擇寫作角度,至少包括三種。此外,寫作角度還包括敘述角度,是用第一人稱敘述還是第二人稱、第三人稱,需要根據具體的作文寫作內容而定,一般第一人稱具有真實感,可以詳細深入地挖掘作者自己內心的判斷想法;第二人稱敘事要親切一些,好像在與一個人對話,自然流暢;第三人稱敘述就方便交代故事的來龍去脈,便于靈活轉換敘述對象,要更加靈活多變。教師如果僅僅給學生講解這些理論知識,小學生根本理解不了,但是如果以具體可感可讀的文章展示出來,那么不同的敘述角度之間的差異性就容易理解了。因此,教師要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學生多看、比較、觀察、反思,從而真正掌握如何進行不同角度的寫作,如此一來,寫作就變得簡單得多。
最后,進行寫作的分類練習是提高寫作技能的必要環節。但是注意,我們是分類練習,不是毫無計劃無規律的饑不擇食。小學寫作,分為敘事、寫人、寫物,表達方式包括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主要進行以上幾方面的分類寫作練習。注意分類練習,在練習的時候也要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例如要求對人物的刻畫、對事物的描摹、對事件的講述(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每次練習不要求多,只對某一種寫作技巧進行訓練即可,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目的和注意事項,從而達到最好的寫作訓練效果。分類練習切忌只提供題目,就讓學生自由發揮去,這樣往往學生不知道如何發揮,沒有方向,沒有側重。我們一開始就要手把手教學,教會學生如何從小處著手,慢慢地學生就會寫了。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文寫作的教學策略,要以寫為核心,以生活體驗為基底,以想象能力的激發為契機,在寫作角度上多方面引導,最終讓學生排除對寫作的恐懼,寫出自然優美的好文章。
參考文獻
[1]于健.教師用書視野中的小學作文教學設計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2]明晶.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