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豪
【關鍵詞】 初中;后進生;成因;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48—01
一、 后進生的成因
1.社會因素。隨著經濟社會的日益深入,西方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乘虛而入,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學生貪圖一時刺激、好玩,越陷越深,最終不能自拔。如,對青少年不加限制的歌舞廳、網吧等,這些地方帶有很大的迷惑性和復雜性,部分青少年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難改造和轉化。
2.學校因素。(1)學校教育觀念上出現失誤。傳統教育中一般采用的是應試教育,于是學習成績就成為衡量一個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這樣就會使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不追求上進,出現后進現象。(2)教師教育方法不得當。初中生這個群體的年齡正值青春期,也正是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的一個時期,如果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得當,會很容易使學生站在與老師的對立面,促使那些在后進邊緣的學生加入后進生群體。
3.家庭因素。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氛圍、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及順暢的情感溝通對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生活充滿熱愛,個性品質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積極熱情,便會使孩子生活在積極向上的心理環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個性。相反,破碎的家庭、冷漠的感情、簡單粗暴或過于溺愛的不當教育方式、粗魯庸俗的惡習、父母對財富地位的迷戀追求等等都可能導致孩子性格的扭曲,進而產生對生活、學習的淡漠,久而久之產生認知偏差和心理障礙,最終淪為后進生。
4.自身因素。學生自身沒有端正好學習態度,沒有培養起進取的精神,不了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用意,再加上學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誤區,對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循循善誘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對立情緒,不愿接受教師和家長的正面引導,沒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習慣,而沉醉于低級趣味的東西,甚至接受完全錯誤的東西,知錯不改,自甘墮落。
二、 轉化策略
1. 端正后進生的學習態度。大部分后進生的學習能力都比較差,這會使得他們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部分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會認為自己比較笨,沒有能力學習教師講授的知識,更沒有信心追趕班級中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主動幫助學生鍛煉良好的學習意志與學習的毅力,多與學生交談,給學生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意識到并不是自己不聰明,只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持之以恒的努力。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只要自己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2. 提升后進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挖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提升后進生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后進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一般,在練習應用題時,雖然后進生在解題時很難甚至是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答案,但是教師也不應該直接否定后進生的解題過程,教師應盡可能以鼓勵的態度挖掘后進生的優點與亮點。雖然很多后進生最終的解答是錯誤的,但是從解題過程來分析思維是正確的。對此,教師應鼓勵與引導后進生,提高后進生的自信心。若后進生的解答過程是錯的,教師也可以從書寫工整方面去表揚后進生,幫助他們找到學習的自信心。
3. 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方面,營造輕松、和諧的民主課堂氛圍,給后進生更多的幫助與愛護。教師要仔細地分析每一位后進生的情況,并找到其學習成績落后的主要原因,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改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多關心后進生,耐心地給后進生講解他們還沒弄懂的問題,課后主動輔導他們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建立互幫互助小組,讓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幫助后進生,讓后進生在同學與教師的幫助下逐漸進步,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另一方面,應在課堂上高度贊揚后進生的進步與優點。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階段,這個階段他們喜歡玩耍、活潑好動,不怎么喜歡學習是比較正常的,但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后進生的自尊心比較強烈,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不希望被教師批評,為此,教育者應針對后進生的學習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
4. 重視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的結合。不管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對后進生的形成也都有一定的影響。為此,在轉化后進生的教育中,社會、學校、家庭三者都應共同努力。學校應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應針對后進生存在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進步。同時,家庭也應該積極配合學校進行教育,為學生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此外,社會各界也應該多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問題,增強學生對不良事物的免疫力,讓學生能將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進而將后進生轉變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