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蒼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理念;目標;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62—01
伴隨著國家部編教材的逐步推廣實施,教材在創新,考試在創新,評價模式在創新,倘若課堂教學不能創新,一成不變,是遠遠滿足不了當今社會需求的,也不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創新的出發點或落腳點,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尤其是作為意識形態領域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更是不容忽視。如何進行課堂教學創新,課堂教學創新的著力點在哪里,諸如此類問題,往往置教師于困惑之中,使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在課堂創新方面的探究與嘗試,談幾點看法。
一、課堂教學理念必須要創新
創新教育是相對于傳統教育而言的,它是基于傳統教育之上的一種科學性、合理性的取舍。身為教師必須要有全新的創新理念,要以學生為中心,彰顯教育主體觀、價值觀、大局觀。初中語文教師要明確認識到,語文學科的知識滲透,尤其是閱讀的積累與作文創作,已成為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也是決定學生未來成長的必備要素。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樹立學生閱讀意識和寫作意識的觀念,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滲透,不斷訓練,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中提到了“基于學生學習的教學”,這不僅是教學本質的體現,也是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必然要求?!盎趯W生學習的教學”是“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和常識開始的學習”,是“學生原生態思維自由參與的學習”,是“學生情感、興趣、愛好、精神、生命參與的學習”。當今時代下的教育改革日新月異,尤其是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下,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這些無異于對人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身為教育者,所培養的人才必須要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要緊跟時代的步伐。
二、課堂教學目標必須要創新
首先,要注重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目標的實現,要有利于學生合理認知結構的形成,要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要有利于滿足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更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形成。
其次,要注重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教學目標可分為最終目標和直接目標、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主要目標和輻射目標。在完整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只盯著顯性目標、直接目標來看,因學科特點不同,有些學科的目標教學會滲透在活動中去,難以單列出來。比如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反復讀文,在讀的過程中,不僅是對文本的理解(顯性目標),而且是學生訓練讀、悟的能力(隱性目標),再結合自己讀文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隱性目標)。還有很多的理科課堂教學,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就很少直接表現出來,它可能滲透到某個環節中去,所以我們不能武斷,說其缺少這一教學目標。
最后,要注重教學目標的科學性。我們說課堂教學的目標是整體全面的,是豐富多樣的,但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教學容量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將各個教學目標合理整合,盡可能地做到一個教學環節糅合多個教學目標。承擔全國“一師一優課,一課一交流”終極評委的張玉新教授,曾展示過一篇參加國家級競選的教學案例,教學目標多達二十幾個,當場就對其予以否定。
三、課堂教學策略必須要創新
兵法講求策略,可以以少勝多,課堂教學創新也要講求策略,運用正確,省時省力,否則師生身心皆疲,效果很差。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要求教師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創新因素,盡可能多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借助于文本內容,可組織學生編排課本劇、話劇,也可以借助學校的文娛活動,進行情景對話創作表演。同時,也可以借助某一個細節,讓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文學創作。譬如,學習魯迅《故鄉》一文時,讓學生想象“我”離開魯鎮的那天晚上,坐在船篷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創造思維訓練,提高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在尊重知識的前提下展開合理想象。
總之,課堂教學的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改變的,在前行的路上,我們還要不斷探索研究,積累經驗,發現不足,逐漸打造趨于完美的創新模式,帶領課堂向縱深發展。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