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陽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教學觀念;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077—01
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在課程宗旨上發生了重要變化,把課程定位為學科育人的課程,課程目標除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之外,又增加了一個全新的素養要求——思維品質。新課標從教學觀念、目的、目標、內容、實施策略、手段和評價等方面都進行了重大改革,這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階段是學生在智力、身體、情感與社會行為等各個方面取得發展的重要時期,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我們英語教師應該設計具有綜合性、針對性和實踐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而不是以往單純的詞匯和語法教學。按照英語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新課標分別提出了相應的具體內容標準,我們的英語教學活動也必將緊緊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因此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學也應當在如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和調整。
一、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過去我們的課程目標中沒有這樣一個思維形成,具體內容都是在語言知識、情感態度、技能、文化意識、學習策略上,雖然也有多元的這樣一個目標,但里面沒有顯性的具體要求。在當今整個大的國際國內發展背景下,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不管何種能力的培養都需要通過這種創新思維、邏輯思維、批判思維來構成。因此在我們英語課程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表現形式的培養。
二、 摒棄碎片化教學,整合課程內容
以往我們在教學中重視詞匯教學、語法教學、知識和能力的教學,這種課程內容的呈現都是碎片化的,而這次課程內容的調整中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課程。首先就是主題語境,也就是在語篇引領下的語言教學,語言教學有了主題意義,它是通過語篇來具體實現的。語篇有不同的類型,它是一個載體,把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等都通過語言承載在語篇之中。我們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也就成了在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學習,是一個探究的過程,而不再是孤立的詞匯和語法的教學。
三、增加新的評價方式
在繼續多元的、多樣化的評價機制外,增加了教師對學生的學業質量水平的評價。就是在每一個水平之前有一個段落的描述,這個段落的描述同樣強調了學生要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自己所學的課程內容和學習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評價方式注重了學生素養的培養,達到了激勵學生的目的,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從而培養和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并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素養的形成。
四、重視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豐富課程資源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也朝著這個方向提供了很多不可或缺的資源,包括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用好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和我們的個人學習做出努力。比如說,在新課程標準里面就提出了使用好大數據、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這些確實是能夠助力我們的學習,這么多的學習資源,這么多的信息渠道,我們要了解這些信息載體,以及有效學習利用這些手段。打破傳統紙媒體的學習方式,真正將人機互動,AI助力學習扎根在我們的學習環境中。使得我們手中所有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工具不是一個封閉式的機械工具,而是一個可以升級的,開放的、與世界溝通的有助于我們學習的好工具。
五、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與課程改革同步發展
要想有效實施好英語課程,教師的專業水平與信息技術應用就是關鍵。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數據時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更要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目標和要求,始終以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目的,不斷優化教學方式,立足教學實效,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實踐與反思,開展教師間的合作與探究,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與時俱進,與課程改革同步發展。
作為即將投入到新課改大潮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始終不斷提高自己各種素養與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反思能力,提高自身的發展能力,爭取做教學的研究者和創新者。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僅要努力學習英語教學理論,還要學習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并且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在新課程改革與教育教學中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