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新
【關鍵詞】 小學語文;聽說訓練;重要性;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50—01
聽說訓練一直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聽”主要是學生獲取信息、提取信息、發展自身智力的重要方法,而“說”主要是輸出信息,也是學生用口語表達自己所聞所想的重要方式。通常來說,在交流活動中聽說占據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重視聽說訓練,對于學生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接下來筆者先是分析了對小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重要性,之后再提出進行小學生聽說訓練的方法,以期能為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提供借鑒。
一、對小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聽說”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主要方法,且師生之間的聽說也會對學生的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從學生的角度來分析,若學生的聽說能力比較強,在上課時注意力也集中,那么也會對語言產生敏銳的感受能力,能讓學生迅速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且學習的效果也更加理想。說話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理解了教材內容后也能更加準確、清楚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得所學的知識經過內部語言整理后通過外部語言來定性,便于將知識點清楚地保留在學生的大腦中,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2.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智力。“說”的能力不單單指對聲音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指對語言的感知。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還需要對分析對象進行復雜的分析與綜合,并對其表達的意義加以推理與判斷,同時還要將這些語言傳遞輸入大腦中,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口頭語言訓練時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通常來說,聽說在語言交流中占著很大的比例,這也就表明聽說是我們人類進行語言交流活動的重要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說,各方面的能力還不強,因此也只有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才能發展學生的智力。
二、小學語文聽說訓練的方法
1.在實踐活動中訓練。這是比較有效的一種聽說訓練方法。以教學《春天來了》這篇文章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尋春”。在此基礎上,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那么學生的認識也就更加具體也更全面。這時,教師讓學生們說出自己在大自然中聽到、看到、想到的東西。有的學生說:“春天來了,遍地都是美麗的花朵。”有的說:“岸邊的柳樹發芽了,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小鳥在枝頭上唱著歌兒。”也有的學生說:“魚兒在河里歡快地游泳……”在認真的觀察、傾聽中,學生們獲得了感性認識,也得到了美好的感受,學生的智力也得到了發展。這與傳統的聽說訓練方法相比更能讓學生們印象深刻。2.在識字中訓練。對學生識字的要求不僅只是要學生能讀準字音,而且還要求學生能聽出其他人讀的音準不準,且還能辨析音近字。因此,在用同一個字去組詞時,教師要讓學生仔細聽其他學生的組詞,同時還要一邊動腦思考,不說其他學生已經說過的詞語。再造句時,可以一邊聽、一邊仔細分析其他學生組詞有無毛病,若有毛病應該怎么改?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用田字格寫字時要在黑板上給學生進行寫字示范,且要求學生邊記邊思考應該如何說出所寫字的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在學生說完之后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準確地說、認真地聽。如,在教學“吃”這個生字時,筆者提前準備了一個魚的模型,在課堂上讓一位學生給我們講解魚的哪些部位可以吃,哪些部位不能吃。這時,上臺講解的學生說:“魚肉可以吃,魚的骨頭不可以吃。”緊接著,筆者又問:“我們用什么來吃東西?”學生回答:“吃東西要用嘴巴,嘴巴是一個口,因此‘吃是口字旁。”在引導學生擴詞后,筆者接著讓學生用陳述、感嘆、疑問等句式練習,將生字教活。3.在看圖作文中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徑就是看圖說話訓練。如,筆者在教學《學游泳》這幅畫時,筆者讓學生們按照要求去觀察這幅畫。首先,先由從近到遠的順序觀察,再由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緊接著,筆者要求學生說一說畫上的時間、地點、人物、時間,引導學生有序地按照步驟進行具體的描述。最后,教師讓一位學生站起來說一說,指導其他學生要認真聽講,并在聽說的基礎上評價。當學生們認真仔細去聽時,評議也變得更加中肯。
綜上,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切不可操之過急,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也為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