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玲
【關鍵詞】 小學數學;一年級;作業;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5—0167—01
作業在教育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既是老師傳授和檢驗知識的一種方法,也是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手段。而小學一年級的作業環節也同樣重要。一年級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多樣化地給學生合理安排課后作業,幫助學生有效完成作業,并給予正確的評價。筆者結合自己教學一年級數學的一些實踐,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對一年級學生有效完成數學作業的嘗試和體會。
一、根據一年級學生年齡特征,重視數學作業的多樣性和有效性
1.有效作業設計應具童趣性
一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受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的制約,新鮮、生動、靈活多變的事物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狀態,容易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根據這一規律,教師設計作業時應設計具有童趣性的有效作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一個好學者,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如,教學“認識圖形”后布置“設計圖案”作業,學生在展示運用三角形、長方形、圓形拼成的“樹林”“臺燈”“輪船”等作品時學習興趣濃厚。這樣既讓學生鞏固了新知識,又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2.有效作業設計應具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因此設計數學作業時,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如,學習了“人民幣的認識”后,設計去超市買東西的作業,既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又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作用。
3.有效作業應具設計實踐性
實踐出真知,實踐性的有效作業能增加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實踐,可以讓學生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轉變為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性的有效作業,既讓學生學會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又讓學生從中獲得對事物的直接感受。實踐性的有效作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針對一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書寫的特性,養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1.注意數字大小、規范書寫的指導
學生剛開始寫數字時,有的學生寫得大,有的學生寫得小,還有的學生寫的數字有大有小不均勻,當我發現這種現象之后,我就指導學生像書上那樣寫,書上的數字有多大,你就寫多大,漸漸地學生就仿照書上的數字大小去寫,大小慢慢地控制好了,再逐個進行規范書寫的指導。
2.注意書寫位置的指導
為了避免學生做題時在書上亂寫,亂畫,不美觀、不整齊的現象發生,我在課堂上注重對學生書寫位置的指導,每做一道題,我都會告訴學生在書上的哪個位置怎樣來寫,并在自己的書上用手指給學生看,學生明確了位置之后再下筆來用心規范地書寫完成。
3.注意豎式計算習慣的指導
為了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在教學豎式計算時,我教給學生準確的豎式書寫格式,指導學生做每道豎式必須用小尺畫橫線,而且數位要對齊,豎式做完之后,必須把橫式的得數寫上。
三、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完成作業的樂趣
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是實施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一種手段,是課堂的延續。所以作業也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優秀數學作業的展評
選出班中優秀的數學作業進行展評,可以通過PPT、也可以投影或貼在墻上讓學生學習。同時教師強調為什么他們的作業能展示:數字寫得漂亮、格式正確、拿尺連線等,讓其他學生明確自己哪些地方還寫得不夠好,只要下次按照要求做,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業。
2.及時生動的評價
學生在做作業時教師及時巡視,發現書寫規范的學生要及時表揚,比如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大大的。”“你不僅會正確畫出圓圈的數量,面畫的圓圈都像排著隊,讓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多少了”。及時表揚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小小的獎勵,比如貼笑臉、發五角星等,讓其他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規范作業書寫很喜歡,引導他們自覺認真書寫。
3.優先批改后進生的作業
每次做完作業老師可以先批改后進生的作業,并且要面批。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發現進步要在集體面前表揚,“你的作業書寫進步很大,前兩天還把數字寫反了,現在不僅改正還寫得很漂亮,以后繼續保持。”多表揚、多肯定,使其體會到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快樂,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