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摘 要]精彩的開場白絕不是只和學生聊幾句閑話,也不是逗逗學生開心,更不應該成為教師炫耀與顯擺的平臺。精彩的開場白應是師生彼此理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應緊扣教學本質,切合基本教學規律;應扣準鏈接基點,無限貼近教學主題。
[關鍵詞]語文教學;開場白;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63-02
課堂開場白就是從上課開始到正式進入主題的一段序言式的交流談話。精品課堂中的開場白就如同樂曲的前奏,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同時也能夠產生“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那怎樣的課堂開場才算是有效的呢?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堂教學的第一錘子就應該敲擊在孩子的心靈深處,要能夠激發孩子的認知思維,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孩子。”筆者以一節作文課來談談自己對課堂開場白的理解。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節作文,大家高興嗎?
生:高興。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早已對公開課教學的套路了然于胸,都能毫不掩飾地配合教師,所以每個學生都會回答“高興”)
師:真的這么好?如果撒謊可是要遭雷劈的。說說真心話,高興嗎?
(學生們笑了,有幾個調皮的小聲地說:“不高興!”)
師:看來有不少同學并不喜歡寫作,能說說原因嗎?
生1:寫作文太難了,我們常常不知道寫什么。
生2:寫作文本身就難,還要修改若干遍,太煩人了。
師:哦,你們寫一篇改一遍都嫌麻煩,老師要批閱50多本作文,豈不是要把頭發全部煩白了嗎?
生3:我覺得很多作文寫來寫去都是感動啊,難忘啊,有意義的話,太機械了。
師:哦,作文的內容老生常談,看來你真是“喜新厭舊”啊!
(該生笑)
師:其實,不僅是中國,每一個民族喜歡寫作的人都是少數。但到現在為止,寫作仍舊是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最好方式,寫作能夠讓作者靜下心來與自己進行對話,無論科技怎么發達都不能發明其他活動來替代寫作的重要性。
師:現在愿意成為熱愛寫作并善于寫作的同學請坐正,想用寫作來表達自己、展現自己的同學請坐正。
(絕大部分學生都坐得端端正正)
師:太棒了!帶著這樣的態度,我們就一起開始這節課的學習與交流吧。
一、師生彼此理解,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寫作本身就是兒童內在心靈的吟唱,理想的寫作狀態就是要讓學生能夠在最純真、最原生態中進行自我表達。但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會遭遇到這樣的尷尬:盡管苦口婆心,使出渾身解數(包括營造了可感的情境、細致收集生活中的種種素材、用心點撥學生的思路),可是學生還是捉襟見肘、面面相覷——學生表現出來的狀態與教師付出的努力并沒有形成正比。
其實,學生對于寫作的抵觸情緒、厭煩情緒,并不是針對教師個人的,而是一種普遍的存在。教師也可以從自己的學生經歷出發,認識到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有此同情、同理之心,就能夠站在兒童的視角對學生的心態形成體諒。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面對學生所謂的“高興”的回答,并沒有信以為真,而是鼓勵學生大膽地吐槽,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有了真情流露的機會。之后,教師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真正地替他們著想,用溫情打開了他們的思維,并讓他們懂得了寫作的真正價值在于交流溝通,在于展示自己、觀照自己,使學生從更深的維度認識到了寫作的重要性,確保了每個學生都能以最佳的狀態投入習作過程中。
從開場白所展現的外顯內容和課堂教學形態開始,教師就要擺正自己的心態,營造出民主、和諧的氛圍,并在無形之中與學生站立在同樣的視角下,形成師生交融的教學質態。
二、緊扣教學本質,切合基本教學規律
一提到教育教學,很多人都會想到“諄諄教誨、耳提面命、苦口婆心、醍醐灌頂”等與教育相關的詞匯。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的教育教學方式就是幽默風趣。教師如果能夠緊扣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契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對話來激發他們的認知思維,就能夠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放下所謂師道尊嚴的姿態,與學生交流寥寥數語就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認知思維。教師平等而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表達,針對學生的表達及時進行梳理與點撥,從“撒謊要遭雷劈”“老師要煩得白了頭”“喜新厭舊”等詞句就不難看出,教師在交流過程中充滿了機智和幽默。這樣的“神回復”如同一把鑰匙為學生打開了寫作的大門,其目的當然不是讓學生輕松一下這么簡單,而是要幫助學生對自己原始狀態下對作文的成見、對作文的不解、對作文的困惑進行釋疑解惑。此時,學生的心扉在與教師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完全釋放開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再重新審視這一段開場白的對話就會發現,教師看似在與學生進行漫不經心的交流,但事實上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是精心的,每一句點撥都經過了巧妙的預設,只有在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巧妙而智慧地點撥,學生才能進一步調整好自己的認知狀態,為后續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三、扣準鏈接基點,無限貼近教學主題
兒童喜歡以聊天的方式展開對話與學習,要想讓他們靜下心來構思、組織語言,是有一定難度的,嚴重時甚至會讓他們產生一定的厭學和抵觸心理。同樣都是心靈、情感的交流和表達,為什么聊天與寫作這兩種方式在學生的心靈意識中卻產生了極其巨大的差異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聊天是一種純粹的娛樂方式,而寫作則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和勞作。認識到這一點,對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作文時,不僅僅要從外顯層面“動之以情”( 一味地述說寫作的重要性,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無異于無病呻吟,毫無作用,并不能使之融入學生的內在意識之中),更需要做到“曉之以理”(寫作仍舊是關注自己內心世界的最好方式,寫作能夠讓作者靜下心來與自己進行對話交流,科技再發達也不能發明其他活動來替代寫作)。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將自己多年的深切感受與學生們分享,但此時教師的分享絕沒有強行地告知與機械地灌輸,而是誠懇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是朋友之間的交流與談心,教師始終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狀態,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來孵化、消解學生對于寫作認知的狹窄和誤會,將學生原本的抵觸轉化為接受,將學生原本的困惑轉化為追求。如此設置的教學開場白,就充分地展現了教師在教學與引導層面的智慧,即始終用開場白的談話方式對接與凸顯本節課所要教學的重點,巧妙地幫助學生解開了心結,形成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課堂教學的開場白絕不是教師隨意而為的。我們要善于從開場白外顯出來的內容中看到教師別具匠心的設置和用意,真正從中感受到教學的任務與目標。
對于整節課來說,開場白或許只是一個耗時不長的次要環節,但正所謂“以小見大”,開場白依然具備了教育教學的全息性規律,對于奠定整節課的認知基調,夯實學生的儲備基礎,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良好的開場白就應該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內在意識,將學生原本松散的認知意識全部聚攏起來,同時也應促生學生內在思維的電光石火,不斷地催學生奮進。讓我們在懷抱深情之中,與學生進行深入而平等的對話,真正為學生后續深入地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