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韓志剛
摘 ? ?要: 國家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完善職教集團的治理結構、發展機制,本文通過分析研究國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出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和對策,為進一步做好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職業教育 ? ?集團化辦學 ? ?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和積淀,國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已經形成了成熟健全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入研究這些成功模式對于不斷完善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具有良好的借鑒作用。
一、國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德國“雙元制”(DoubleSystem)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是企業與高校深度合作、共同發揮作用的獨特教育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企業與職業學校合作,共同開展職業教育。“雙元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學習者既是學徒又是學生,二是法律為企業和學校提供保障,三是開設理論與實訓兩類課程,三是教學管理嚴格規范,四是具有明確的以企業為主的培訓目標。五是穩定的經費和保障基礎。
(二)英國的“三明治”人才培養模式。英國“三明治”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培養企業適用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以職業教育與工廠實習時間各半為實施方式,在學習過程中企業實際技能訓練和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交替進行,實踐鍛煉和理論學習交替進行、相互結合。即所謂的“1+2+1”、“1+3+1”教學,最終為企業和社會培訓合格的技術工人。
(三)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初的美國,源于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同大企業展開的合作,后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CBE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CBE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加拿大、美國為代表,現已成為北美廣泛應用的先進模式。美國的合作教育計劃堅持以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讀交替的原則,在具體組織實施上突出以學校計劃組織的基礎作用,教師在為學生確定合適的雇主時,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和興趣,在此基礎上再確定學生的勞動任務、職責、時間和報酬等,從而與企業深層次開展合作。
(四)澳大利亞TAFE(Technica and Further Education)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TAFE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即技術與繼續教育,是澳大利亞一種獨特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已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職業教育體系,主要特點有: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教育和培訓的基礎是以能力主;在政府的主導下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資格標準體系;建立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凸顯能力本位;專業多樣化,多達1500種;評價體系考核重過程輕結果。
(五)日本“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日本的“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運轉靈活、優勢互補的最佳職業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以企業技能培訓為主、學校教育為輔,體現了學校和企業在職能上的分工,一方面理論與實際做到了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共享。
二、國外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啟示
(一)形成完善的職業教育法規體系,并通過法令形式保證職業教育得以實施。以德國為例,20世紀50年代以來,聯邦德國先后頒布的《職業教育法》、《職業促進法》等有關職業教育的法令就達十多項。這些立法經驗十分值得我國借鑒和推廣,可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的具體實際情況,盡快建立起符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體系,以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
(二)構建以行業需求和崗位為中心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職業院校應當大力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中要積極引進企業核心技術人才,吸引他們加入到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工作中。
(三)強化專業布局,打造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職業院校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和教學內容的設置應當以培養一線人才的崗位技能為中心進行,設置的課程都應圍繞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不斷增加實驗和實訓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中所占的比例,達到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高度一致和相關。
(四)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學校和企業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建立一定的合作機制,比如在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時,應讓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進來,在教學場所的建設上,要注重具有企業文化氛圍和真實職業環境等因素,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吸引企業骨干人員參與到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同時派學校教師去企業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
(五)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院校教師的實踐能力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可從行業企業聘請技術骨干和核心技術人才擔任主要技能課程的教學,不斷完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六)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學校和企業可以在場地及管理上實現互利,比如企業不具備的實驗設備和技術條件可以由學校提供,但企業可為學校提供廠房車間等場地,由雙方共建二元化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由雙方共同培養行業企業所需要的生產技術應用型人才。
(七)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制度。在職業教育專業培養中,積極引入行業標準和職業資格證考試標準,將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與考核納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中,使職業資格證書教育與學歷證書教育有機結合,達到“以就業為導向”的目的。
三、國內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人才培養模式
國內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集團化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基礎,工學結合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集團化辦學的最終目標則是要促成校企深度合作、工學有效結合。該模式的實質是通過職教集團搭建的廣闊平臺,在仿真的職業性教學情景中讓學生參與和體驗學習,使學習成果和效果在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得到應用,不斷檢驗學習效果,完善學習內容,這種模式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