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瑞敏
[摘 要]目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影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哪些呢?為此,我們對濮陽市教育專家、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并具體分析了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教師教學觀點、教學能力,學生課堂參與、學習狀態,學校教學理念、教育科研等。調查表明,要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就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加強學校的教學管理。
[關鍵詞]教學效率;影響因素;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22-0017-03
目前,有效教學是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有效教學包含效率、效果、效益三重標準。語文教師應該以課堂教學效率為出發點來開展教學活動。有效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只有教學效率提高了,教師才能產生成就感,更加充滿激情和動力;學生才能切實取得進步,更加充滿自信和興趣。可以說,課堂教學效率直接關系教學活動的成功與否。然而,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理想。課堂教學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筆者以河南濮陽的56位小學教育專家、教師為調查對象,邀請他們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進行打分。基于調查數據,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進行綜合評價,并實證分析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改進建議。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影響語文教學效率主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四個方面。四個方面的有效性共同構成了教學的效率。
(一)教學目標有效性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可以具體細分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其中,“知識與能力”是指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課程知識,具備一定的文化能力,主要體現為“學會”;“過程與方法”是指學生能掌握一套切實可行的學習方法,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主要體現為“會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指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有學習的興趣,主要體現為“樂學”。
(二)教學內容有效性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可以具體細分為“聽說讀寫能力” “文學學識修養”和“人格修養”三個方面。其中,“聽說讀寫能力”是指語文的本體性內容,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文學學識修養”是指文學知識等文化涵養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知識、欣賞文學作品,形成寫作能力;“人格修養”是指包括文學感悟等文化價值內容,培養學生文學情操、情趣,對文化產生感悟。
(三)教學方法有效性
根據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可以具體細分為“互動教學”“探究教學”“開放式教學”。其中,“互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探究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開放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互聯網、自媒體等新媒介,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四)教學評價有效性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評價要求,語文教學評價可以具體細分為“學生語文素養”“學生學習品質”“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師教學品質”。其中,“學生語文素養”是指學生是否具備語文學習的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學生學習品質”是指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教師專業素養”是指教師是否具備扎實的語文知識能力;“教師教學品質”是指教師是否具備適宜的教學水平。
調查問卷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進行李克特打分(1-5分分別代表很差、較差、一般、較好、很好),最后計算平均分得到教學效率的評價。評分結果見表1。
如表1所示,語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的平均得分分別為2.82、3.21、2.74、3.14分;教學效率平均得分為2.98。通過調查樣本,筆者發現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上不理想,這導致語文的教學效率整體不高。
影響語文教學效率是多個方面,既有來自教學主體教師的層面,也有來自學習主體學生的層面,還有來自管理主體學校的層面。
(一)教師層面
教師層面的影響主要包括教學觀念和教學能力兩個方面。
1.教師教學觀念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有的教師認為課堂教學應該遵循“教師中心說”,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主導,應圍繞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有的教師認為應該遵循“教材中心說”,指出教材是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應圍繞教材進行教學;有的教師認為應該遵循“學生中心說”,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圍繞學生進行教學。顯然,教學活動是一個綜合的、全面的過程,只有綜合考慮三種觀點,找到合理的平衡點,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2.教師教學能力是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綜合體現,是教師教學經驗的顯性作用。教師的教學能力越高,就越能把握課程的內容和學生的個性,并展開適宜的教學活動,這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層面
學生層面主要包括課堂參與和學習狀態兩個方面。
1.學生課堂參與是指堂課教學中學生投入學習的程度。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越高,就越能夠融入課堂教學情境,越容易吸收知識,學習效果也越好,從而能提升教學效率。
2.學生學習狀態是指學生持續學習的程度。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越集中,越能持續地緊跟教師的節奏和思維,就越能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持續學習狀態越好的學生,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也會越好,這也能夠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學校層面
學校層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教學理念和教育科研兩個方面。
1.學校教育理念是指學校的教學指導原則。有的學校還是以傳統的應試教學為主,強調學生的文化成績,忽略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結果導致學生的學習沒有持續力,后勁不足。在此背景下,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只注重課堂知識傳授,結果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2.學校教育科研是指學校對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教育科研對教學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只有根據社會變化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依據課程改革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改善教學活動,才能持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根據調查問卷進行李克特打分的基礎上,我們以教學效率為因變量,以教師教學觀點、教學能力,學生課堂參與、學習狀態,學校教學理念、教育科研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見表2),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影響因素。
如表2所示,教師教學能力、學生課堂參與的顯著性水平均小于0.01,且相關系數分別為1.116、1.027,均為正,說明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的課堂參與對教學效率有極其顯著的正向影響。教師教學觀點、學生學習狀態、學校教學理念、學校教育科研的顯著性水平均小于0.05,且相關系數分別為0.055、0.740、 0.086、0.260,均為正,說明教師教學觀點、學生學習狀態、學校教學理念、學校教育科研對教學效率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觀點、教學能力,學生的課堂參與、學習狀態,學校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都對語文教學效率有著顯著的影響。我們可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來提高教學效率。
(一)教師要提高自身專業素質
1.樹立有效教學的觀念。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僅對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設定有重要影響,還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取和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將教師地位、學生角色和語文教材進行有效融合,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也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要遵循教材的規定標準,讓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切實提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提高課堂駕馭能力。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是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要不斷自我完善,提升自己的課堂組織能力、教學應變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在課堂組織方面,要有效地安排課堂教學進度,對重點知識進行合理的分配,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教學應變方面,要能夠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語言表達水平方面,要結合學生的基礎能力,提高語言的準確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理解力,提升教學效率。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認識
1.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因為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不能完全理解主動學習的真正內涵,認為一板一眼的聽講、一筆一畫的寫字、逐字逐句的背誦就是主動學習,所以教師要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讓他們明白主動提問、主動思考的重要意義,明白主動思考才是提高學習的有效途徑,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2.持續關注學習狀態。小學生的自我意識還不夠成熟,自控能力比較差,往往不能夠長時間地保持注意力,經常分神。因此,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尊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的學習,延長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三)學校要重視教學管理
1.有效開展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理論和實踐也已證明,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持續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管理中,學校要擯棄應試教育的觀念,不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對教師考核的唯一標準,將素質教育、核心素養、新課程改課有效地進行綜合思考,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著實提高教學效率。
2.優化完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優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這對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學校的教育科研大都以理論學習為主,更多的是經驗的交流與總結,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研究。要提高教師素質,就要重視教學實踐的研究,注重“教”與“學”的過程研究,以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
總之,研究發現,教師的教學觀點、教學能力,學生的課堂參與、學習狀態,學校的教學理念、教育科研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均有顯著影響。因此,我們要樹立教師的有效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1] 魏周和. 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 甘肅科技, 2014(30).
[2] 黃宏容. 活躍課堂氣氛, 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 亞太教育, 2016 (02).
[3] 梁敏. 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 經貿實踐, 2017 (6).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