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寧
內容摘要: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在潛移默化中會影響到孩子,所以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要抓好家庭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篇詳細闡述了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并且對家庭教育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家庭教育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家庭教育 促進 兒童健康成長 重要性
兒童接觸最多是家庭,父母是他們最親密的人,言行舉止對會兒童產生直接影響,對個是學校教育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兒童教育要重視家庭作用,父母要轉變教育理念,在智力教育的同時還要兼顧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生活態度,塑造健全人格,讓他們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這樣就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家庭教育的價值也就能充分發揮出來。家庭教育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父母要學習兒童教育技巧和方法,根據兒童個性和心理特點,有目的性的開展教育,這樣就能將兒童思想和行為引到正確方向上,他們就能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個人素養會隨之提高,將兒童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優秀接班人。
在教育改革實施之前,我國實行的一直是是應試教育,只有學業好才能出人頭地,家長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愿望迫切,大部分人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心理,將學業重任過早的轉移到了兒童身上,不利于他們身心發展。兒童教育主要是啟蒙教育,要開發多元智力,幫助兒童塑造健全人格,讓他們形成樂觀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但是,目前的家庭教育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家長將全部精力放在了智育上,普遍忽視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沒有認識到兩者對兒童未來發展影響。兒童既要在幼兒園學習知識,還要參與各種課外輔導班以及興趣班,采取的是知識灌輸的教育方式,不重視兒童各種能力培養,阻礙了兒童天性釋放,兒童感受不到童年快樂,日復一日下去必然會導致兒童心理出現問題,進而引發行為上偏差。此外,父母沒有掌握家庭教育技巧和方法,有些家長過分的寵溺孩子,犯任何錯誤都不會懲罰,還會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部分兒童會缺乏感恩之心,比較任性和自私;還有些家長采取的是說教的方式,或者是打罵的方式,引起兒童抵觸心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學生會越來越叛逆。
1.家園合作。家庭教育想要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須和幼兒園合作,家庭和幼兒園要加強交流和溝通,互相反饋兒童在家里和幼兒園表現,然后共同商討教育方法,這樣就能提高兒童教育成效。家長要學習兒童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兒童教育水平,同時還要和幼兒園教育協調統一起來,相互促進相互影響,這樣就能讓兩股教育力量結合起來,一定會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幼兒園要根據兒童個性特點,制定詳細的兒童教育計劃,并且讓家長明確自身的教育責任,相互配合進行兒童教育,這樣必然會達到事半功倍教育效果。
2.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兒童接觸最多的是家庭,和家長相處的時間最長,家長是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模仿家長行為,家長要起到榜樣作用,提高個人素養和道德修養。家長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要有禮貌,并且要誠實守信,行為舉止要得體,要有高尚思想品德,兒童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將父母作為自己模仿對象,父母就能用良好的形象去引導孩子。家長在教育兒童的時候,既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對他們過多約束,而是要根據兒童天性,以及個體性格特點,選擇最為合適的教育方法。家長要為兒童創造和諧生活環境,父母要友愛,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動手,確保兒童心理健康。
3.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教育要重視思想道德教育,行為習慣要從小抓起,兒童在出現了不良行為的時候要立即制止,并且要通過思想引導的方式,讓他們認識到錯誤,并且要讓兒童進行反省。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愛心,在平時可以帶兒童參加愛心義賣。做好文明禮貌教育,培養兒童感恩之心,還要讓他們樹立分享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家庭教育要從小灌輸法律意識,讓孩子認識到遵紀守法重要性,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兒童在生活中偶爾撒謊不能視而不見,而是要及時糾正他們行為,告訴他們做人要誠實守信,并且要有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在面對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抉擇的時候,要毫不猶豫選擇集體利益。家庭教育要智育和德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將兒童培養成為有文化、有紀律、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總而言之,家庭教育在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家長要加強和幼兒園合作,學習幼兒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教育子女水平,還要起到榜樣作用,用個人的形象去引導學生,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將兒童培養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史麗.論家庭教育在促進兒童健康成長中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2018(22).
[2]火興奮.淺談在兒童成長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6):110-110.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