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運用英語繪本都不陌生,但是實際的應用水平還有待提高,本文研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選擇英語繪本應該遵循的原則,總結了兩點:堅持體現趣味性原則;文化性原則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深入探究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希望本文的觀點能為關注此話題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趣味性原則;文化素養;英語繪本
【作者簡介】謝琦璠,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三小學。
經過總結和分析,不難發現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方式多樣化,只要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質量的方式才是有效的。繪本故事即生動又形象,能刺激學生的視覺。繪本把畫面和文字有效結合,促進學生對英語語言習得。實際教學活動的展開,要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供助力,同時也增添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1.堅持體現趣味性原則。語言習得應當是一個趣味性過程,但是在多年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學使用的方法仍然比較傳統,學生對英語的理解仍然比較片面,離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還是有的差距的。小學課堂活動選擇英語繪本,要堅持體現趣味性原則。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良好融入故事情境。學生能否產生閱讀故事的動力取決于繪本的趣味性。在此條件下,學生會主動分析繪本中所出現的人物關系,也會對故事中生動的故事情節產生深入的思考。孩子們主動跟隨老師探索并思考,其英語思維能力會自然而然有所提高。對于小學英語老師來說,展開英語閱讀教學活動,選擇英語繪本必須要重視趣味性原則。很多老師在實際的執行的過程中會產生疑問,就是選擇的繪本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趣味性,但仍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習興趣,孩子的態度仍然不夠積極。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老師應該做的是準確把握學生真正感興趣的英語繪本題材。其次,教師在選擇了一個英文題材之后,要先進行前測。全面考量前測的結果,最后決定是否要運用。
2.文化性原則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展開英語教學活動,必須要意識到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就是文化素養。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打好進一步實現跨文化交流的基礎。確保學生能夠良好地適應當今多國文化相互交融的社會現狀。英語繪本的選擇體現文化性,運用一些具備文化內容的英文故事,引導學生發現其中涵蓋的文化元素,進而增強孩子們的文化意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如下:
(1)在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七冊英語《Story Time》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的語篇與感恩節有關。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關于感恩節故事。其中提到了感恩節的由來。教確定閱讀教學課堂討論話題是Thanksgiving。討論的方向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強調學生跨化意識。
(2)教師將《Three little pigs》作為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故事。故事的主要情節是三只小豬去參加朋友舉辦的聚會。其中提到了西方選擇禮物的文化,三只小豬選擇的禮物分別是flowers、chocolate、a piece of art。教師展開的教學活動要起到增強學生文化意識的作用,確定的課堂討論話題可以是gift-giving。討論的方向是中西方在饋贈禮物方面存在的差異。
1.為學生準備豐富的英語繪本素材。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英語繪本的重要作用是作為閱讀素材。從當前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小學很多閱讀材料都是英語繪本。繪本閱讀素材優勢在于更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孩子們展開閱讀學習活動,容易被繪本中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也會對故事中的角色形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學生愿意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閱讀學習活動中,進而更有效的掌握閱讀和學習技巧,同時也積累豐富的閱讀知識。對于英語教師來說,還需要積極利用各種渠道豐富英語閱讀的素材,為孩子們準備一些更符合其認知特征的英語繪本。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如英語繪本故事有《The Blue Balloon》《Dinosaur Encore》《Henny Penny》《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2.應用英語繪本,完成課堂教學主題的導入工作。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高效導入課程主題,通過講述繪本就能良好實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述英語繪本故事,學生會急切想尋求閱讀活動中繪本故事的具體情節和故事發展。使之為之后的閱讀教學活動打下基礎。教師應為學生準備的繪本故事要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導入英語繪本故事,便于學生正確了解教材的具體內容。從而在學生的思想認知中建立故事背景,使得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能更順利掌握相關知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如下:
(1)在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七冊英語《Unit 7 Thanksgiving Part A》閱讀教學活動中,閱讀的語篇與感恩節有關。在教學的導入環節中,教師給學生準備繪本故事題目為《The Pilgrims》。在講述故事之前,要做好引導,要求學生在聽完英文故事之后,說說自己對英文故事主旨的理解。
(2)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的語篇與誠信有關。在課堂的導入環節中,教師準備繪本題目為《A boy and a frog》。在講述故事之前,要做好引導,要求學生在聽完英文故事之后,說說自己對繪本主旨的理解。
3.多樣的英語繪本,豐富學生的想象。英語繪本故事在小學生的記憶中建立多彩形象的畫面,映入腦中。良好運用課本知識,確保所選的繪本知識與課本閱讀教材有一定聯系。提升學生的英語口頭的表達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教學。如下:
(1)在學習閩教版小學《英語》第七冊英語《Unit 8 The Universe? Part A》閱讀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為學生準備與宇宙有關的英語繪本故事如《Look Inside Space》。正式閱讀之前,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構建與宇宙有關的畫面,從繪本的封面提取相關信息,猜測繪本的將會講述的宇宙故事。在后續的教學環節中,要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應以繪本內容為依據。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繪本中的內容。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需要從孩子們的認知角度出發,為學生理清故事情節提供有效幫助。
(2)在學習人教版教材《My home》這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準備與家庭主題有關的繪本知識。正式閱讀之前,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腦海中構建與家庭有關的畫面,從繪本的封面提取相關信息,猜測繪本的將會講述的家庭故事。在后續的教學環節中,要向同學們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應該以繪本的內容為依據。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繪本故事中的相關內容。在這個環節中,老師需要注意不能僅僅從自身角度出發設計相關問題,而是要從孩子們的認知角度出發,為學生理清故事情節提供有效幫助。
4.應用英語繪本,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在英語學習中缺乏實際生活語言情境。在創設語言情境的任務中,英語繪本能發揮有效作用。學習語言有一定客觀規律可循,有很多英語繪本都具備生活化和場景化特征。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幫助學生們建立優質的英文語境。英繪本不僅是孩子的讀物,也能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揮關鍵作用。一個思想內涵豐富的英語繪本就好比是藝術品,能有效豐富學生的思想。絕大部分的英語繪本都來源于國外,讀英語繪本能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為一生的閱讀素養打好基礎。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要為學生準備豐富的英語繪本素材,運用繪本實現閱讀教學為主題的導入工作,加入英語繪本故事,豐富學生的想象,應用英語繪本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要從實際的教學任務出發,找到更多運用英語繪本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雅玲.小學英文繪本閱讀教學設計現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陳燈花.窄式閱讀對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3]于藍.試論英文故事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成才之路,2016(2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