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明
摘 要: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數學幾何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旨在為優化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 幾何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014-001
幾何問題作為數學教學的關鍵問題,在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上應該引起數學教師的重視和思考。當前階段的數學幾何教學依舊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教師以傳統的講授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氛圍枯燥等,這些都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為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不斷豐富數學幾何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接受新知識,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課堂氛圍
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首要條件,因此在初中數學幾何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幾何教學中涉及到了很多圖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提升學生對幾何圖形的熟悉度,進而有利于教師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通過多樣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幾何圖形的魅力,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方便教師開展后續的教學。
例如在教學初中數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章節的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更加熟悉立體圖形的概念和性質,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感受到立體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如可以將粉筆盒看作一個正方體,將教室看作一個長方體,與此類似的還有魔方、冰箱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是正方體或者長方體,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立體圖形的圖片,加強學生對立體圖形的理解,或者利用幾何畫板,現場給學生演示一些立體圖形,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到立體圖形的形成。同時,在學生剛剛接觸立體圖形初期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圖紙上畫一些立體圖形,從而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加強對幾何數學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效率。
二、運用模型教學,加深學生理解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使學生真正地理解,且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利用幾何模型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幫助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幾何知識的學習自信。幾何模型教學法作為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借助于結合數學模型,可以將幾何關系以及位置關系直觀形象地表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各個已知量之間的關系,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幾何教學中遇到求解不規則四邊形面積的問題時,如果采用直接計算的方式,對于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難度,且容易使學生感到一定的阻礙,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建幾何模型,通過將不規則的四邊形劃分為學生所熟知的規則圖形,然后通過對規則圖形的計算來間接地求出不規則四邊形的面積,從而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又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畫出的平行四邊形內角模型,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內角的角度,通過實際操作,從而使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三、開展探究教學,提升思維能力
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這也是符合新課標發展的必要途徑。開展探究式教學,首先需要教師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然后重視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追求教學目標是否能夠完成,而是要同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意識,從而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養成,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一章節的知識時,為了使學生掌握直角三角形這一重要的性質,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探究教學法。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圖案,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形來探索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之后學生很快就會發現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然后教師可以提出以下疑問: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并不具有一般性,那么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性質呢?如此一來就可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在一般情況下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由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在自己探究的過程中掌握勾股定理,在之后的應用過程中也就更加得心應手。
四、合理安排作業,注重課后鞏固
除了要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幾何知識的理解以外,對于幾何這一類具有許多抽象概念的知識點的學習,必須要在課后進行鞏固訓練。在作業的布置上,教師要注重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以作業的數量來決定作業的質量,否則就會使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采取課后活動的作業形式,既不失趣味性,又能加深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幾何模型,同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制作成果帶到班級中進行展覽,使學生能夠互相分享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對幾何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初中幾何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對學生的思維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在幾何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上多下功夫,通過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探究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提升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應位峰.論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有效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07
[2]賈建成.模型教學在初中幾何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