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欽菁
【摘要】近年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移動微學習作為一項全新的學習模式在移動通信技術與移動終端技術迅速發展推動下逐漸普及開來。實踐表明,基于移動微學習的課堂生態的構建,有效的實現了課堂教學與移動技術的有機整合,能夠促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針對移動微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的構建進行了探究,旨在為后期相關教學工作有所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移動微學習;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生態
引言
新時期以來,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成功的突破了傳統媒體介質的局限,一系列全新的媒體形式如微信、微博、斗音逐漸時興并在當代教學領域普及開來,對教育教學事業產生了深刻影響。基于此形勢,移動微學習理念應運而生。
移動微學習中的移動(mobile)學習是指以無線網絡為環境支持,移動終端為工具支持,電子資源為內容支持的學習模式,微學習(micro-learning)則側重于處理較小的學習單元且聚集時間較短的學習活動 。移動微學習的主要優點有以下幾點:1.隨時隨地的學習,無時間空間,環境, 人群的特殊限制; 2.學習時間較短,學習者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3.學習內容簡短,易于掌握和記憶;4.學習資料可以長期保存,可以隨時進行回顧和復習;5.學習資料易于獲取,學習者可以主動選擇學習資源,自由安排學習時間,自我導向進行學習。6.學習具有交互性,師生可以進行在線交互。
移動微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英語教學的多元化、個性化及高效化發展,同時也促使課堂教學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時空限制,更有利于課堂生態的構建。
一、注重移動微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學習資源的創建與開發
在全新教學形勢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教師要充分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及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開發出一套極具智能化、多元化、立體化和系統化的英語學習資源,為課堂生態的構建奠定扎實基礎。移動微環境教學資源,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與拓展。在進行微環境學習資源的設計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能夠深刻意識到微學習的時間靈活性與地點隨意性等特點,隨后緊密結合單元教學內容涉及一些短小精悍、主題明確的學習材料,并以此作為本單元學習的導入與預熱。此外,需要注重的是,學習資源的創設還要注重趣味性和知識性。
筆者選取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一冊第6課的課文 “Earn as you learn”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移動微學習教學的實施過程,首先筆者通過互聯網挑選了大學生課余打工的文化背景資料以及大學生兼職打工的具體場景、對學生兼職不同看法的音頻、文字等資料,并將其上傳至移動微環境學習平臺,主要是微信公眾號或者QQ群,要求學生下載學習并通過小組討論得出本組結論。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必須在課前對相應的文字材料和音頻視頻材料進行預習,由此節省了課堂導入的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相互討論,促進了不僅增進了感情,促進了團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思法來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接著在對課文重點、難點內容進行進一步分析;課后老師可將課堂作業上傳至學習資源平臺。網絡的巨大優勢為學生們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訓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節約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鍛煉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
二、迎合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創新
在現代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革,相繼也出現了諸多的全新教學模式,如基于微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基于概念圖的移動微學習模式和基于MiniQuest的移動微學習模式,這些全新教學模式的引入也為課堂生態的構建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福音。下面我們以基于微課的微學習模式為例進行說明。
在利用該模式進行英語教學時,老師事先應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錄制微課對技術要求并不高,如可以利用電腦的錄像功能,直接錄制課件,也可以利用手機的錄像功能錄制類似斗音的小視頻,稍微復雜一點的可以學習如何使用“喀秋莎”等軟件錄制視頻。錄制微課關鍵在于“微”,既時間較短,一般的斗音短視頻不超過兩分鐘,課件的錄制最好不要超過五分鐘,這樣學生看起來不累,而且容易集中注意力;其次,微課的內容要聚焦,一次講一個知識點即可,老師針對要講的課文,選取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準備。微課視頻比較適合背景知識的介紹,文化習俗的介紹,語法點的講解,重難點句型的分析等等。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討論和探究,結合所推動的任務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合作表演等參與性較強的方式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教師講解過程中重點側重于對學生反饋難點與重點內容的講解,從而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效率,調動起學生參與興趣。在課后,可借助微信的視頻通話、語音聊天、討論組、群聊、朋友圈等功能增進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課后復習,實現課堂知識的鞏固和提升,同時也可向其推送一些拓展知識,以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習能力。
微課視頻易于保存,易于傳播,可以重復使用,學生可以重復觀看,有利用鞏固,復習。而且還能減輕老師的備課壓力,提高備課效率。不僅如此,微課視頻多樣化,簡短化,聚焦化的特點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把移動微學習融入傳統課堂,既可以發揮傳統課堂的優勢,又能利用移動微學習的優勢與傳統課堂進行互補。既能夠增加傳統課堂的趣味性,增加知識容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也能夠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順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注重基于移動微學習環境下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基本上都是以一次考試定結果的終結性評價為主,而在當下基于移動微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下則完全不同,它不僅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隨時的跟蹤,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數據及學習過程中的各項反饋信息進行有效關注和分析,其所注重的不僅僅是對結果的評價,同時更側重于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基于此要求,也就需要引入一套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案。與終結性評價不同,形成性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調動,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針對自身學習過程進行調節,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與成就感。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反饋指導學生制定出一套切實符合自身情況的自主學習策略,促進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決策能力的提升。
此外,從教學評價主體來看,多元化教學評價不僅包括傳統的教師評價,同時還要囊括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結合學生在寫作學習和在線學習中的表現、所采取的學習策略以及所提交的作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能夠針對彼此的學習情況給予相互評價,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進行自我評價。多元化教學評價策略的實施,能夠全方位、多角度的完成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同時也保證教學評價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一項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教學評價的多元化也是當今基于移動微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生態構建的必要舉措,所以在教學中要給予高度關注。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移動微學習也逐漸成為了當代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大主流模式,同時也是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舉措。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迎合時代教育發展需求,革新教育理念,提升對移動微學習的重視程度,從移動微學習資源的開發、推進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注重多元化教學評價等層面著手,成功完成課堂生態的構建,進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要文靜,范京晶.大學英語“4A+4S”移動微學習新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30):56-58.
[2]張振虹,楊慶英,韓智.微學習研究:現狀與未來[J].中國電化教育, 2013(11)12-19.
[3]毛虹丹.泛在學習:“互聯網+”時代的學習[J].中國成人教育, 2018(21)12-15.
[4]帥蓉,張景成.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對比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2):24-26.
[5]唐俊紅,谷利紅.微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課堂生態的失衡與重構[J].文化創新與比較研究,2017(32):90.
[6]馮玉,李麗華.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移動微學習訴求研究[J].海外英語,2016(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