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進程中,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現如今,傳統的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需要,依托信息技術,以智慧教育為核心的智慧課堂便應運而生。新時代、新技術、新模式的運用,將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注入新的思維,增添新的活力,有效轉變了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了高中政治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高了政治教師的工作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智慧教育;網絡;多媒體
一、 借助網絡平臺,豐富教學素材
政治課教學需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讓學生逐漸形成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和公共參與等學科素養。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必須用恰當、鮮活的素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而素材的選擇、運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智慧教育為我們提供便利。過去教師的備課資源主要來自教學參考以及教師個人的知識儲備,知識面比較狹窄,時效性不強。現在,網絡為我們提供了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資源,有利于教學內容真實、具體地呈現給學生。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中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上時,我給學生播放了《風華絕代的中式四合院》和《正在消失的中國傳統建筑》兩個視頻,既加深學生對“傳統建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的理解,又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加以保護和繼承。如果沒有智慧教育這樣的平臺,僅憑借教師的口頭表述或文字材料,我們無法獲取這樣直觀的感受,很難引起心靈的震撼和思想的共鳴。又如,在《國家和國際組織》教學中講解美國的政黨制度時,我引入了一段動畫《驢象之爭》,既幽默又形象,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多媒體技術普遍運用的今天,我們的政治課堂再也不是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讓學生疲倦的課堂了,而是集知識、時效、趣味于一身的智慧課堂。
二、 利用網絡資源,激活學生熱情
在素質教育深入發展的今天,不管是何種模式的教學,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第一,在互聯網環境下,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捷性和資源的共享性,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注重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搜索、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的資源設計教學方案,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汲取營養。
例如,在學習《市場配置資源》這一內容時,我在網絡上搜索并整理了大量關于本地市場的特色資源,讓學生就這一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展開探究。第二,利用網絡資源將社會熱點引入政治課堂,突出政治課教學的時效性。高二選科分班后,我在政治選修班級的課堂上增加了“時政大家談”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課后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整理國內、國際重大時政熱點,并結合所學的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理論加以分析和點評。學生獲取信息的來源主要是網絡新聞、微博等網絡互動平臺,這一做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將政治知識和社會熱點結合起來進行學習,體會政治與生活、與社會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而提升政治學科成績和政治學科專業素養。
三、 借助智慧教育環境,更新教學模式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創設了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增強了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從傳統的“填鴨式”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走向現代的互動、高效、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學習《國際組織概觀》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同學更深入地了解國際社會中存在的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我布置了一項課后作業:讓同學以組為單位,分別搜集、整理有關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歐盟、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資料,并整理成多媒體課件,向全班同學展示。起初我擔心學生從來沒有做過多媒體課件,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可是結果卻出乎意料。同學們充分利用網絡和計算機技術,將搜集的資料進行匯總、打磨,每個小組制作的課件都是圖文并茂、內容豐富,上臺展示的同學大方得體,很有老師的風范,贏得了同學的陣陣掌聲,教學效果比教師純理論的講解要好得多。
四、 理論聯系實際,增強育人效果
今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指出:“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實際上是一個釋疑解惑的過程,要幫助學生認識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思想政治課除了普及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學科的常識,增長學生的知識,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學校對中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下,大部分的德育內容是通過教師的口頭表述或是某個文件精神的傳遞,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信度和感染力,德育的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現在在智慧教育平臺的幫助下,教師上課時可以大量引用社會熱點,既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的內容,又促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大大增強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智慧教育是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領域的應用,它已經深刻地影響并改善了我們現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智慧教育將更深入地、更全面地運用到我們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來,作為一線政治教師,我們能做的就是要積極參與多媒體技術的實踐,從實踐中提高自身運用多媒體的能力和水平,敢于嘗試新的技術,掌握新的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唯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煥發生機,充滿活力,才能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愛上政治課,才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
參考文獻:
[1]樊麗麗.互聯網+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策略探究——以翻轉教學和信息化教學為例[J].科學中國人,2017(2).
[2]鐘海芳.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網絡教學探討[J].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課程教育研究,2012(36).
[3]廖艷娟,謝紅霞,唐仕楚,縢神保.智慧環境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影響研究[J].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
作者簡介:
車艷,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天印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