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我國的教育方式由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趣味化學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的手段,是其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趣味化學實驗;初中化學;教學
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理論的重視要遠遠超過對趣味化學實驗的重視,這是由于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學仍然是“填鴨式”理論知識灌輸,重結果輕過程,沒有真正意識到趣味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師要想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就必須要重視初中趣味化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培養創新思維,這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
一、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 筆試考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通常都是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學生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趣味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地位,課堂氛圍沉悶壓抑,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低下。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為了應對考試,將原本需要進行手動操作的趣味化學實驗改編成大量的試題,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以文字的形式代替,學生只能依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實驗步驟、流程,不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種筆試考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有所影響。
(二) 實驗模式的形式化
目前,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通常是以班級為單位,全班學生針對同一實驗目的,采用相同原理,按照化學教材中的實驗步驟,按部就班,同時進行同一個實驗操作。當然,通過實驗獲得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也相差無幾。這種形式化的實驗模式,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實驗的樂趣,抹殺了學生的實驗熱情,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 多媒體使用泛濫,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在教育領域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很多學校都引進了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多媒體教學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多媒體的使用,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變得鮮活生動,躍然紙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復雜、抽象的知識,也讓沉悶的課堂變得生機勃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對于初中化學學科來說,多媒體的使用,并沒有帶來很大的便利,反而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初中化學教學必須要以趣味化學實驗為基礎,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將多媒體運用在化學教學中,使原本需要手動操作的實驗以錄像或者投影的方式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 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
現階段,大多數的化學教師依舊采用灌輸式教學,忽略甚至是忽視初中趣味化學實驗在學生學習化學時的作用,趣味化學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能夠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舊觀念,充分發揮趣味化學實驗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化學知識保持熱情高漲的情緒,才能更加積極地學習。因此,利用趣味化學實驗來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一個重要手段。很多趣味化學實驗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通過這些實驗掌握了現實生活中的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生活中,很多學生喜歡喝汽水,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切入點,通過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和檸檬酸,靜置冷卻后就變成了常見的汽水。見到如此神奇的現象,學生就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急切地想知道其原因,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趁此時教學生做此實驗,往往事半功倍,效果極好。
(三) 把時間留給學生
教師在課堂上應是引導者的地位,而在應試教育中,教師往往充當的都是領導者的角色。教師把化學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必須打破傳統,把時間留給學生,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積極地思考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教師可以從旁指導學生思考并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氧氣制作實驗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利用高錳酸鉀制作氧氣,也可以用二氧化錳和雙氧水反應制作氧氣,經過提示,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或者與同學自由分組的方式先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在學生實驗遇到瓶頸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這種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的方式,突出了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 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
目前教師在初中趣味化學實驗教學的演示過程中都是按部就班的操作實驗步驟,學生在進行自己演練時也只是在重復教師的實驗演示過程,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很難理解實驗操作的原理,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時要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再通過實踐得到結論。例如在做“紅糖制白糖”的趣味化學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理解實驗操作的原理,在探索中思考,獨立完成實驗,最終得到結論。有了成果,學生自己也做得高興。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輕松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在中學趣味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應當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聯系生活實際,把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推行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旭偉.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2016(8):54-55.
[2]許瑾.趣味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2(11):17.
[3]周玉蓮.趣味性化學小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3,34(4):77-79.
作者簡介:
柯品華,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毓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