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但是結合教學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在體育課堂上部分學生的參與興趣并不是很高,這嚴重影響了學習質(zhì)量,在此背景下文章簡單對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以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參與;策略
新課程改革下中學體育教學也迎來了巨大的革新,如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提高課堂體驗就成為了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的重點,但是由于長期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很多體育教師仍舊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意義,學生的參與興致也不高,這不禁影響到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也極大的影響了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這同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也是相去甚遠的。
一、調(diào)整體育教學方式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多采取學生愿意接受的、輕松沒有壓力的教學方式,比如讓學生自己和同學們一起討論運動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在學生的討論與實踐中給予指導,比如采取自由練習的方式進行體育鍛煉,教師在學生的練習中進行糾正,比如讓學生結組,一方當教練一方當運動員,相互制定訓練計劃、時間,等等。用這些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被老師支配的、一成不變的學習訓練流程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比如我們在跑步練習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讓學生繞著操場跑圈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一個追一個的跑,設計比賽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競賽追逐中調(diào)動跑步熱情;比如我們在進行立定跳遠的學習與練習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組,并加入到其中一個組中去,再讓每組的成員輪流充當裁判員對組員的立定跳遠動作進行評分,這樣教師也成了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也就更近了一些,學生在進行練習時就好像在和老師做游戲一樣,練習興趣自然要高漲許多;再比如以往我們在田徑、球類等運動學習之前,都是教師在班級隊伍前面進行動作的示范和講解,那我們也可以換一個教學方式,比如我們在進行籃球三步上籃動作學習時,教師可以找班級里比較喜歡打籃球的男生,讓他們進行動作的示范,并讓其他學生找出錯誤或者有疑問的地方,再由老師進行講解和正確動作的示范。除了讓學生進行示范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手機播放籃球比賽中比較精彩的短視頻,用運動場上激昂奮進的氛圍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訓練欲望,并就視頻中運動員的動作進行詳細的講解,之后再讓學生進行練習,學生的參與性也就會被有效激發(fā)出來。
二、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
除了新穎的教學方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外,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同樣也會讓學生煥然一新,增添學習參與的興趣。在創(chuàng)新教學內(nèi)容的實踐中,教師首先要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靈活性與可選擇性,才能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其次還要保證健康向上,適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盡可能多的安排多個運動項目,供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想要參與的項目進行訓練。比如在球類運動的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球類運動,自由結組進行練習。比如在田徑運動的課程教學中,可以將體育游戲融入進來,讓學生在游戲氛圍中進行反應速度、靈活性、彈跳性等能力的訓練。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靈活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習進行“穿梭跑”的游戲,將學生分成A、B兩組,讓兩組學生在操場上縱隊站好,兩組學生間間隔兩米,讓A組學生隨著老師的指令迅速變換自己的站位,再讓B組的學生迅速找出自己在A組同學的站位中自己可以通過的位置,進行曲線穿梭跑,全部通過之后AB組互換,再進行新一輪的穿梭跑訓練。這樣一來,所有學生都參與了進來,他們在游戲中既活動了身體,又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靈活性的目的。再比如在球類運動中,有些學生選擇了足球、有些選擇了籃球,教師就要穿插在各個運動場,給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等方面的指導,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友誼比賽,讓學生自由分組,由老師充當裁判,以比賽的形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讓學生在比賽中鍛煉運動技能,并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競爭的精神品質(zhì)。通過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學內(nèi)容,使體育課程得到豐富,也讓學生對體育課有更多的期待,從而調(diào)動起學生的主動參與興趣。
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育課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性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不到體現(xiàn),為此教師要及時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尊重并保護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清楚地把握教學內(nèi)容、目標和進度,充分的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運動技能、體育興趣等等,在體育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利,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體育課程的設計。上文我們提到的豐富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自主選擇訓練的運動就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主體性的尊嚴與發(fā)揮。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次,在進行體育訓練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和任務。必須在進行仰臥起坐訓練時,對于班級里身體素質(zhì)比較弱的、訓練存在困難的學生,教師就要減輕訓練強度,放低標準,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對于班級里大多數(shù)的身體素質(zhì)一般、平時體育鍛煉較少的學生,要求他們達到標準數(shù)量就好,而對于班級里熱愛體育運動,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就要適當?shù)奶岣咭蠛蜆藴剩ㄟ^為每個層次的學生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訓練任務,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已有基礎上得到鍛煉與增強,學生嘗試到進步的喜悅,自然就會增強運動參與興趣。
四、重視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評價不僅有考核、審視的作用,還有顯著的激勵功能,以往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大多是采取考核的方式,對學生的成績做出ABCD等的評分,這樣的評價無論是評價主體、評價內(nèi)容還是評價方式都過于單一,非但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反而會給一些運動技能不是很好的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打擊他們的參與興趣。因此,教師要重視并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意義,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表現(xiàn)、情感態(tài)度等進行科學的評價。比如初中生都要進行800米或者1000米的體測,教師不能只按照學生在期末體測中跑出的成績就對學生下定論,而是要將平時體育課上,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平時測試的成績、在小組訓練中學生發(fā)揮的作用等內(nèi)容綜合起來,聽一聽同組其他學生對該生的評價,聽一聽家長所反饋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的運動情況、聽一聽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訓練要求、完成情況的分析等等,再結合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學習接受能力等差異性,對學生做出綜合性評價,且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多用鼓勵的、表揚的語言及時對學生做出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升自信,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鼓勵,才能讓學生更愿意參與體育訓練,更積極的在訓練中提高自己。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在中學體育課堂的參與度,是新課改和素質(zhì)教育的內(nèi)在需求,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中學體育教學也開始逐漸摒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桎梏,學生的參與程度和課堂教學效果也有了提升,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學生的課堂參與問題依舊存在,因此體育教師必須要積極豐富教學內(nèi)容,依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多為學生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所進步。
參考文獻:
[1]紀金玲.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5):122-123.
[2]曾秋生.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7(23):186-187.
[3]朱志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5(56):104.
作者簡介:
林景明,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qū)泉港圭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