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黨和國家在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的同時,強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文化的力量是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的。文化建設對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政治穩固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鄉村圖書館;發展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不僅頻繁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并且以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進入千家萬戶,如果說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那么互聯網+則是對互聯網技術的重新定義。“互聯網+”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在互聯網+背景下鄉村圖書館建設和發展如同插上了翅膀。凡是有利有弊,互聯網+鄉村圖書館對于鄉村圖書館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如何讓利大于弊需要不懈探索。本文以文化建設中的鄉村圖書館服務發展為研究對象,淺析在互聯網+背景下鄉村圖書館的發展。
一、互聯網+背景下鄉村圖書館發展現狀
(一)國家大力扶持,覆蓋面極廣
鄉村圖書館的建設項目是政府創辦的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農村人口服務的公益項目,也是保障農民文化權利的體現。其運行受政府管理和控制,目的在于為廣大農村人口的生產、生活、學習和娛樂提供服務。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大國。因此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建立鄉村圖書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一環。以鄉村圖書館為平臺引導農民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培養新型農民是鄉村圖書館的初衷與使命。
(二)互聯網技術未能發揮實際作用
“互聯網+”的提出,加速了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創新。進一步加快了虛擬圖書館的發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能夠有效整合數據資源,實時更新,降低成本,提高閱讀體驗。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農民受制于自身知識修養,甄別真假信息有限,即使是在移動終端,電子產品如此泛濫的時代,農民們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意識仍舊淡薄。甚至有些人不會用或者不關心鄉村圖書館的相關基礎設施,更重要的是電子閱覽室前期投入資金數額龐大,目前鄉鎮建有的電子閱覽室數量不多。目前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處于一種零星分散,互不聯網的狀態。未能達到有效信息整合的需求。
(三)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管理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服務開展的質量,鄉村圖書館的建設需要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目前圖書管理員存在流動性大,組織渙散,業務不熟練等問題。他們自己尚且不熟悉圖書館的運行何談為農民提供專業指導?因此這種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資源浪費。不利于鄉村圖書館的長久發展。
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圖書館發展模式的策略
(一)依靠政策,建立創新機制
鄉村圖書館的建立是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黨和領導高度重視項目進展,并積極提供相關扶助政策,通過財政撥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問題。但是僅僅依靠政策補貼和財政援助并非長久之計,需要建立多種辦館模式:以政府辦館為主,企業辦館為輔,積極引進社會資源。依靠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例如比較成功的鄉村圖書館——位于河南孟州莫溝村的老苗書館。它是由數個廢棄窯洞改建而成,它是由一百多年前一戶苗姓人家修建,所以取名為老苗書館。采取二十四小時開放式,現在已經有五萬多本書籍,大多來自捐贈或以書換書。這個書館的創辦不僅造就了當地愛書讀書的風氣,并且已經成為當地的地標,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依托互聯網建立資源共享新平臺
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互聯網+鄉村圖書館的模式為村民提供無償的知識援助,使得農民能夠通過互聯網快速而便捷獲取知識和信息,即使鄉村圖書館的建立是由國家財政撥款,但是再多的資金支持也很難做到隨時更新最新紙質書籍,為不同地區提供相應的書本資源,即使能夠做到這將是一筆難以想象的巨資。而互聯網技術的引進相比較紙質書籍信息長遠來看大幅度降低了投資成本。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庫,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最新資訊。而互聯網技術運用到鄉村圖書館的建設中則可以為全國各地的資源共享提供平臺支撐。各縣級甚至省級圖書館搜集開發本地的文獻資源,上傳至互聯網進行整合,使無序、分散的文獻資源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當地特色文化的流失,通過互聯網技術記載下來供后人瞻仰,另一方面可以使村民們足不出戶,了解全國各地的風土民情,開闊視野,豐富精神世界。
三、總結
互聯網+鄉村圖書館的發展模式是順應時代的產物,為農民打造一個個集文化、娛樂、生活等于一體的鄉村圖書館,在開展和組織鄉村圖書館建設工作中,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創造一個無論物質還是精神都更加豐富多彩的鄉村生活。
參考文獻:
[1]孫林紅.對農村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新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7):133-134+136.
[2]周澤.鄉村圖書館管理的重要意義及手段[J].鄉村科技,2017(20):17-18.
作者簡介:牛玉紅(1979.6-),漢族,女,甘肅天水,中級,研究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宿縣圖書館,研究方向為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