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發展,在中學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教育得到學校重視,在社會上對學校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高中教育中,由于受到高考壓力影響,很多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忽略了素質教育重要性,導致學生的核心素養沒有得到真正培養。為加強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美術等學科的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相關教學科目之一,高中美術課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下,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教師應改進傳統教育教學方式,通過融合現代化教學方式,有效提升美術課程教學質量,全面促進學生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養下,對高中美術教學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素質教育;高中美術
一、引言
在高中教育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和高考壓力的影響,在高中課程開展過程中,高中美術學科一直屬于附屬學科,沒有受到學校、教師以及學生的重視,雖然在高中學科設立中,開設了美術課程,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并沒有發揮美術課程真正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無法引起學生共鳴,導致學生積極性較低,使學生的核心素養沒有得到真正發展。由此可見,美術教師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課程教學能力,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二、核心素養概念
核心素養是目前中小學教育過程中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核心素養理念主要是指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教學,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綜合品質。尤其是在新時代建設過程中,國家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對人才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在學習和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具有過硬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在思想道德方面、職業素養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現。基于社會和當前環境對人才的需求形式,核心素養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高中階段是高校選拔人才的重要階段之一,為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和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1]。
三、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美術教學方法
(一)改變傳統教學理念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學生、教師對高中美術教學重視程度較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單一、固定,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限制,只能被動地去配合教師教學,導致學生積極性較低。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當前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正式學生的學習地位,提高學生積極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重視[2]。
(二)結合現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
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多種教學方式,結合美術課程的獨特性,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在有限的知識體系下,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不斷的知識拓展,提高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播放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圖片,對相關知識進行拓展,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利用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資料,能夠有效調動課堂教學氛圍,真正做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農家田園生活”相關作品教學過程中,通過采取現代化技術,利用多媒體播放的方式,展示更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農家田園生活的場景,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美術功底。
(三)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力
由于很多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不夠重視,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應付思想,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與教師互動較少,甚至出現得過且過的思想,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相比于初中美術課程而言,高中美術難度增加,課堂上涉及的很多知識點都較為抽象,很多細節上的知識學生無法獨立掌握,但是由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互動性,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時對相關內容理解不夠透徹,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力,教師通過提問等方式,能夠在問題中不斷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3]。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在開展美術課程時,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理念、結合現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趣味性、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力等,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濤.核心素養引領的高中美術色彩基礎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9(16):106-107.
[2]劉學衛.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美術色彩基礎教學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8(08):143+145.
[3]張倩.“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教學思考[J].藝術評鑒,2018(02):140-142.
作者簡介:王澄鑫(1978.7-),廣東省汕頭市澄海萊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