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艷琴
摘要:揚琴是中國民族樂隊中必不可少的樂器,揚琴是一種擊弦樂器,與鋼琴同宗,音色鮮明是一種很有特點和辨識度的樂器。揚琴演奏是一種藝術表演形式。而音樂感知是一種對音樂藝術美感有著特殊的感應能力與敏銳感覺的反應能力,揚琴演奏者必須具有音樂感才能把揚琴演奏的惟妙惟肖,音樂感在揚琴演奏中是基礎,也是重中之重,本文對揚琴演奏中的音樂感進行深入探析。
關鍵詞:揚琴演奏;音樂感;節奏;藝術形式
揚琴演奏是一種藝術形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經流傳了五百多年,并且經過多次演化,其成了民樂演奏中不可代替,有著獨特地位的藝術表演形式。揚琴演奏具有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和演奏技巧,繼承了傳統民樂器特點的同時又吸收和借鑒許多民族樂器和外國樂器的演奏技巧,揚琴的演奏方式已經自成一體。在揚琴演奏中,揚琴演奏者的音樂感知非常重要。
一、音樂感知的基本概述
音樂是通過聲音來塑造,通過我們的聽覺在大腦里產生反應,進而達到一種在大腦中想象的形象感知。音樂感知是很重要的音樂能力,其中包括對于音樂的辯知能力,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對音樂的表現運用能力等關于音樂的綜合能力。對于提升音樂人的綜合能力有重要作用。每個人的音樂感知大不相同,有人可以欣賞交響樂的古典美,有人可以欣賞電子音樂的激情澎湃,有人喜歡節奏舒緩的鋼琴樂。音樂感沒有統一的標準,更沒有好壞之分,完全在于個人的感知能力。音樂感知對于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去發現音樂的美,發現音樂的樂趣所在,所以提升音樂感,就可以提升我們對音樂的欣賞能力,音樂感在音樂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感知能力在揚琴的演奏中,可以結合揚琴的演奏特征,對樂曲旋律進行更好地把握,對揚琴演奏的藝術性進行提升,對于揚琴演奏有著重要作用。
二、揚琴演奏中音樂感知的重要性分析
優秀的揚琴演奏者在演奏慢旋律的曲目中,旋律悠揚婉轉,華麗多彩,演奏出的音樂豐滿有力,琴聲如涓涓細流般潺潺不止。在演奏快旋律曲目中,旋律輕快活潑,節奏密集緊湊,使聽者精神抖擻,腦海里呈現一幅歡愉的景象。揚琴演奏的形式多樣,表現力極為豐富,出色的音樂感知能幫助演奏者在演奏時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并展示出豐富的想象力,演奏者對于節奏,旋律,音準的把控都能更進一步,對于樂器和音樂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每個曲調的不同變化,每個旋律所呈現出的不同美感,對于揚琴演奏者的音樂素養和演奏技巧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一)提升演奏效果
音樂感知能力在揚琴演奏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演奏者提升演奏效果,能更精準地表達出演奏者想要表達的音樂內涵,使聽者達到共鳴,那么音樂感是如何幫助演奏者提升演奏效果,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演奏者對于演奏曲目的把控。揚琴演奏者在演奏時,音準時基本要素,音準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跑調問題,音樂感可以幫助演奏者更好地把控音準,每個音出來都能在腦海里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旋律,從而達到演奏效果更加出色的目的。第二,對于音樂節奏的把控。節奏是一種演奏者自然把控的、有規律的,連續進行完整的突變形式,節奏在音樂中,是永遠存在的,音樂的節奏被比喻為演奏者的骨架,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音樂感知對于演奏者對于節奏的把控尤為重要,演奏者在演奏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節奏的變化,并且通過改變這種變化來達到演奏出高質量的音樂曲目的。第三,聽者的感受。一首優秀的曲目,不僅要有優秀的演奏者,更要有優秀的聽者。俗話說對牛彈琴,牛聽不懂琴聲,因為牛不具有音樂感知能力,聽者具有優秀的音樂感知能力,對于演奏者想要表達的音樂都能理解,能達到共鳴,對于演奏者來說是一種幸事,對于聽者更是一種享受。
(二)豐富演奏情感
揚琴演奏不僅要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演奏者更要具有豐富的情感。同樣的一首曲目由不同的人來演奏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如果演奏者只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手法非常華麗,但是表達不出來曲目中所含有的情感,那么我們只能稱之為演奏家。而音樂家不僅是有華麗的技巧,更能感受到曲目中所包含的豐富情感,音樂中的情感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那么如何表現出來,就在于演奏者的音樂感知能力。音樂感優秀的演奏者,能把每首曲目中想要表達出的喜怒哀樂、大喜大悲,充分并且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聽者聽了會感動,會在腦海里想象出曲目中想要表達的場景,從而與之達到共鳴。這樣的優秀演奏者,通過自己的音樂感知能力,表達出音樂中包含的情感,或婉轉悠揚,或纏綿悱惻,都是具有優秀的音樂感知能力。演奏者充分發揮音樂感知的作用和能力能夠更貼切的展現出揚琴獨特的魅力和別樣的美感。
三、揚琴演奏中的音樂感知
揚琴演奏中的音樂感知,是要求揚琴演奏者把頭腦感受和演奏合二為一,融為一體,把自己對于揚琴演奏技巧和揚琴曲目的獨特理解與獨特感受完整的展現在聽者面前。揚琴演奏不能脫離音樂感知而獨立存在,要把揚琴演奏技巧與音樂感知相結合,在演奏前就要清晰地在腦海里進行演繹,對于演奏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技巧有準確的認知。要把聽覺與感覺結合運用,達到演奏與曲目相結合,更完整準確的運用技巧來表達音樂內容。
(一)演奏音色和音樂聽覺感知
揚琴的音色是獨一無二,很有特點的一種音色,揚琴的音色具有顆粒性,如果演奏者不能充分發揮揚琴的音色特點,揚琴的聲音就會被其他樂器吞掉,完全不能展示揚琴的獨特作用和樂隊的整體美感,所以揚琴的音色能夠直接影響整個樂隊的質量和水平。揚琴的音色特點很鮮明,與其他樂器的區別很大。慢節奏的演奏時,揚琴音色如潺潺流水,連綿不絕;快節奏時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總體上來說揚琴的音色剛柔并濟,清脆與舒緩并存。那么如何把控好音色,如何在不同的節奏中展現出需要的音色,就是依靠演奏者自己的聽覺感知。例如在揚琴名曲《彈詞三六》的演奏中,樂曲旋律舒暢活潑,演奏者就要充分運用揚琴清脆明亮的音色來展示出樂曲的曲風,表現出樂曲中熱烈歡快的情緒。再比如在樂曲《林沖夜奔》中,作者以具有民族氣質和中國特色的音樂方式,生動形象的闡述《水滸》中林沖這個大英雄落難蒙冤,滿腔怒火的故事。在此首樂曲中,不同的部分節奏有很大區別,演奏者就要依靠自己的音樂感知來充分發揮揚琴的音色,表達出不一樣的情感。此曲前部分節奏較為舒緩,演奏者就要表現出自由舒緩的感覺,表現出人物內心的豐富變化。進入快節奏之后,演奏者要充分發揮出揚琴的獨特音色,表達出人物頂風踏雪,突破層層險阻最后奔上梁上的決絕之心。這其中不同節奏的音色不同變化,需要演奏者借助自己的音樂感知,準確并且生動的把控好所需音色的不同。
(二)演奏特色技巧和聽覺感知
揚琴演奏中,演奏者的特色技巧和聽覺感知與音樂感知的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演奏者的演奏水平達到很高的層次。揚琴的基本手法是兩只手輪流交替演繹,充分發揮兩手的靈動性,兩手不同聲部相配合的特色演繹技巧。揚琴演奏技巧中單音技巧和輪音技巧是揚琴的最基本的兩個核心技巧。單音經常用在修飾旋律,烘托氣氛,讓節奏變得豐富多彩,更加輕快活潑;雙音顯得豐滿有力,主要作用在增強氣勢,曲調需要強節奏的音時一般用雙音技巧。揚琴的特色技巧可以使樂曲變得豐富多彩,增加演奏藝術的感染力。聽覺感知對于演奏者來說,可以分辨出有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結合音樂感知,對樂曲的演奏做出調整。兩者相結合,增強揚琴演奏的美感,提高演奏的藝術性。
(三)演奏特性和聽覺感知
揚琴與其他民族樂器有很大不同,其他民族樂器一般只有單一的主旋律,揚琴具有自己的優勢,不需要其他的伴奏形式,獨奏就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曲目。揚琴演奏時,可以在演繹時同時演奏主旋律和伴奏,通過右手的配合成為揚琴演奏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揚琴演奏中,要充分發揮聽覺感知的作用,要注意到不同聲部的旋律大小,不同聲部要不同突出,要時刻通過聽覺來把控好左右手的力度大小,左手控制的主旋律,與右手控制的伴奏聲部要相輔相成,不能側重一邊,精準的控制兩只手的音量大小,及時做出調整來演奏出完美曲目。演奏者要用自己敏銳的聽覺感知,通過不斷地調整,來表現出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增強演奏效果,與聽者的音樂感知融為一體,提升演奏藝術的感染力。
四、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揚琴演奏的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其中不變的是演奏者需要極強的音樂感知。音樂感知對于揚琴的演奏技巧,演奏手法,情感表達都有決定性作用,音樂感知對于揚琴演奏的藝術形式有著升華的作用,在越來越多的揚琴演奏學習者和演奏者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他們對于揚琴演奏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感知。音樂感在揚琴演奏中不斷地培養,完善,是揚琴演奏藝術逐漸邁向成熟的重要方法和揚琴這門藝術發展的需求。隨著國家對于傳統音樂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揚琴演奏在傳統音樂的地位的不斷上升,對于保護和弘揚揚琴演奏藝術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解駿.從中國揚琴的特殊表現手法看揚琴的發展軌跡[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5(1):110-117.
[2]王錦.由《聲無哀樂論》談音樂的感知與美感經驗的獲得[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3):89+69.
[3]劉音璇.點線相間 絲絲入扣——揚琴協奏曲《狂想曲》的技法處理及表現特征[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8(4):81-90.
[4]羅莉.中西合璧的夜鶯——揚琴在中西方音樂中的多元之美[J].音樂創作,2018(5):122-123.
[5]賀瀟.淺談揚琴的常用演奏技巧[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460-463.
[6]劉欣鑫.中國樂器揚琴演奏專業與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融合教學的思考[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5):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