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也會增加。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一切從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只有保證人民的需求與權益,才能夠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工人文化宮是旨在為職工群眾提供休閑娛樂、科普教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新風尚的公共文化場所。新時期,我國注重群眾文化建設,因此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將對其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工人文化宮;職工群眾文化活動
一、引言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使得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風采,卻都在為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新時期工人文化宮的建設推動著職工群眾文化的發展,通過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在滿足職工群眾自身的需求同時,能夠逐漸形成職工群眾特有的文化特色,成為穩定社會發展的因素,成為中華文化中璀璨的明星[1]。但是,當前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將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措施。
二、新時期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一)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維護社會穩定
新時期新發展,我國社會的建設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不斷完善。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推動群眾文化的建設,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社會的穩定需要每一位群眾的共同努力,群眾是社會的主體,只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權益,人民群眾才能夠更加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所屬的工作,在良好的政府職能作用下為國家的穩步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工人文化宮職工群眾文化活動能夠維護政府部門的形象,間接的體現政府職能作用的大小。只有心系群眾,才能夠從基層實際出發進行考慮,在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同時維護社會的穩定。
(二)促使工人文化宮的健康發展
工人文化宮屬于我國的基礎建設之一,其為職工以及群眾提供了活動場所,能夠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使得職工不僅僅能夠完成工作,也能夠更好地享受生活。而新時期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也能夠促使工人文化宮的健康發展。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民族特色。組織職工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將當地的特色融入其中,使得群眾能夠切實的感受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發揚者[2]。筆者所在的南通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開展的“濠濱夏夜主題文化活動”“工會在身邊,公益樂學惠職工——文化走基層、輔導在身邊”系列主題活動等,就形象闡釋了群眾文化的特點,從而使得工人文化宮更富有時代的文化意義,履行其文化傳播,服務群眾的責任與擔當。在今后的能夠取得穩步健康的發展。
三、新時期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活動開展的組織管理能力
首先對于工人文化宮的管理者來說,具體到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管理者來說,要進行嚴格的篩選。保障在職人員有能力完成職工群眾文化的組織活動。另外工人文化宮的管理者需要把握定位,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緊跟時政,將需要宣傳的文化融入活動中,使得職工群眾在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娛樂又能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強對活動開展的組織管理者能力的提高。通過定期的培訓,提高其組織技能與文化素養,做到與時俱進。
(二)提高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能力
在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以及進行過程中,職工群眾是主體。在進行活動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職工群眾的需求。廣泛地征求職工群眾的相關意見,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創新職工群眾文化活動以免群眾在活動的過程中產生厭煩。提高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能力,不僅僅可以從活動的形式進行提高,也可以從活動的內容進行豐富創新。
四、結束語
我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只有人民群眾的需求得到滿足,才能夠促使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基礎建設不斷完善。工人文化宮的建設與發展,給職工群眾提供了娛樂與學習的場地。使得職工群眾在娛樂的過程中有機會學習新思想,新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國民素養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的文化水平,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僅是為職工群眾提供服務,也是為政府的發展做出保障。群眾與政府相輔相成,共同為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凌宏柏.新時期工人文化宮開展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研究[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9(5):174-175.
[2]洪瑗.打造職工文化品牌 探索職工文化發展與創新之路——南京市職工“激情廣場”系列文化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劇影月報,2019(3):95-96.
作者簡介:單莉(1972.12-),女,漢族,江蘇省南通市人,大專學歷,群文助理館員,南通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培訓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群眾文化指導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