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音樂教育中,欣賞課程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小學階段音樂教育主要作用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傳統音樂欣賞課程只考慮了學生樂理知識培養和教學,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在國內素質教育深入發展、全面推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音樂教育欣賞課程的重要性,將學生鑒賞能力和音樂審美能力培養作為主要目標,強化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創新和改革音樂課程。
關鍵詞:多元化策略;小學音樂;欣賞能力;教學改革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落實的關鍵點,教師需要將教學重心放在學生欣賞能力培養和開發,使學生具備足夠的想象力與欣賞能力。教學中假設教師能夠重視學生欣賞能力引導和開發,那么學生就可以具備更出眾的音樂素質、音樂能力。小學音樂需要圍繞素質教育要求,走出單一的理論知識教學追求,要重視學生欣賞能力強化,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欣賞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發展。
一、調整教學手段提升學生賞析水平
音樂教學中為了排除雜念,教師可以讓學生閉目聆聽歌曲,傾聽音樂傳達的內容。這種做法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音樂的引導下,腦補著畫面,形成了音樂場景,傳達出自己對音樂的感情。此時學生的欣賞能力與審美意識得到了全面加強。這種教學手段大多數情況下被用在旋律寧靜、悠揚、音調舒緩具有一定意境的作品。
除了這種方式以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打拍子找節奏。這種方式大多用在欣賞節奏歡快的歌曲。具體方式是讓學生在聽到音樂節奏以后自行根據自己的能力打拍子,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的縈繞。學生在舞動中賞析音樂、享受音樂。也就是說學生需要在學中動,在動中學。教師需要根據音樂本身的特征,編排難度不高的舞蹈。隨后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邊欣賞邊表演。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賞析能力。教師甚至可以用視頻的方式提升學生欣賞素質。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音樂視頻,感受音樂的美、音樂的畫面。這種方式十分直接,效果十分突出。學生在感性的認知下對知識建立了全新的印象,有效提升了學生欣賞能力、音樂素質。在素質教育落實與推進中,如今的小學音樂教學要求變得越發復雜。教師需要做好教學手段優化,其決定著學生今后音樂賞析素質、欣賞能力的加強。
二、創建情景激發欣賞興趣
音樂源于人類對自然界美妙事物的感觸,音樂教育不單單局限于理論知識的教學,音樂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走出教室,進入自然。在實踐感受中領悟音樂魅力,提升學生音樂賞析水平。現階段小學音樂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小學生閱歷有限,年齡較小,所以無法欣賞比較抽象的事物。為了提高音樂教育效果,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創建合適的契機和氛圍,在熟悉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夠學好知識、學好音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然學習和感知音樂,幫助學生體會與歌唱情感。如學習《找春天》的時候,如果恰逢春天,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郊游。在學生親自接觸自然的同時,理解自然和人類的關系,享受自然的寧靜和美妙。在這樣的氛圍下欣賞音樂,學生可以很快進入狀態,產生非常多的感悟。教師需要利用信息軟件構建情景。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今很多教師都在課堂上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小學音樂教學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價值和作用,為學生呈現趣味性、直觀性的音樂課堂。讓學生享受富有生機、富有魅力的課堂,形成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提升學生欣賞能力。
三、遵循教學原則重視欣賞素質培養
第一個原則為方向性原則。作為統領性原則,方向性就是統領音樂教學培養策略、培養方法,保障音樂教育能夠發揮最大價值。簡單明了地說就是教師要想上好音樂課,就需要明確教學環節發展方向,圍繞素質教育要求,開展契合學生實際條件的教學活動。具體包括音樂教學是否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音樂課程能否體現素質教育以及技術教育要求;第二個原則為全面性原則。音樂本身包含非常多的因素和知識,為了最大化音樂教育價值。教師需要立足實際從整體角度出發整合教學材料、目標與內容;第三個原則為鼓勵性原則。也就是讓學生形成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小學生年齡小,來自外界因素的支持與引導可以讓學生迸發學習熱情,實現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教師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合適的契機,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學生能夠展現自身山閃光點的時候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性幫助。
四、同時兼顧娛樂性和藝術性要求
小學音樂教學一定要突出普及性和基礎性價值,根據學生特征使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充分展現教學娛樂性和藝術性。用活潑生動的課堂模式以及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吸引學生,使學生迸發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學生學習素質、學習能力引導,解決音樂欣賞教學要求,達成音樂欣賞教育目標。教師在選擇作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內容高尚、優秀的作品,保障教學質量。此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增加民族音樂數量,幫助學生感受音樂美,增強學生民族樂熱愛之情。最后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在音樂課堂中融入人文素養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綜合涵養。
五、結語
小學音樂一定要迎合新課改要求,遵循課改的條件和倡導。教學一定要圍繞學生實際狀況,遵循音樂欣賞規律、特征,科學改進和調整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用音樂賞析的過程提升學生感知能力、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娟娟.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能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9(16):132.
[2]劉芳.小學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0.
作者簡介:丁萍(1985.12-),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范家樓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