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曉宇
摘要: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走向文明的重要環節,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形勢下,人們的思想意識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群眾除了要求物質方面的享受外,在精神需求上也越來越高,且群眾文化建設不僅可以使大家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能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但從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的發展現狀來看,仍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找到科學合理的解決辦法和策略。
關鍵詞:群眾文化;現狀;問題;發展對策
一、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眾多,雖然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鄉鎮一體化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精神文明建設的腳步卻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二、群眾文化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群眾文化基礎設施的投資
在城鄉一體化的社會背景下,群眾文化也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各地對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也進行了大力的支持和扶持,但從發展的現狀來看,一些基礎設施投資及建設仍舊是阻礙其快速發展的絆腳石,甚至一些群眾文化設施已經變得非常陳舊,需要投入資金去進行修整或更新,特別是對于偏遠的農村群眾而言,他們根本不知道文化服務的本質,更沒有相應的圖書館、報刊亭等等設施,即使一些地區建設了文化站,卻沒有真正的承載起服務群眾文化的重任,況且一些文化站的辦公環境非常差,缺乏資金支持,更沒有合適的文化活動場地,這種沒有實質意義的文化活動建設使得群眾文化得不到普及,影響群眾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缺乏專業化的建設隊伍
群眾文化本身就是深入基層人民大眾的,但從我國大眾的整體素質來看,他們的綜合能力偏低,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人們的知識結構相對低下,對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不能掌握和接受,并且在各種傳統思想意識里還存在著各種抵制情緒。同時,我國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缺乏專業化的人才,再加上一些地區為了讓人們過上“好日子”,思維理念里只注重經濟建設,他們覺得只有發展經濟,才能富國強民,而對于文化建設方面持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這種不注重文化建設的觀念以及缺乏專業性建設隊伍的現狀,使群眾文化的發展和建設速度緩慢,人們缺乏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三)缺乏正能量的文化氛圍
一些地方的不正之風仍舊是阻礙群眾文化開展的主要因素,尤其一些邊遠地區,因為人們沒有正常的工作,更沒有固定的職業,這就導致有的人總是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所以賭博等等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非常嚴重,還有一些地區因為受傳統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縛,不相信科學,迷信之風沒有被徹底的根除,人們的思想觀念非常落后,一些正能量的文化活動根本無法改變他們內心的愚昧,影響著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三、群眾文化發展對策
(一)提高認識
文化建設是各級政府的共同責任,相關工作人員應認識到建設群眾文化的重要性。將文化發展計劃與我國的建設聯系在一起,還可以將群眾文化建設列入新農村建設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輔助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進行,讓大家享受到文化所帶來的愉悅。同時建立一條文化發展的激勵機制,鼓勵農民創新,引導農民發展新型文化經濟,例如:農家樂、生態農村、庭院經濟等等。
(二)豐富群眾文化多樣性
構建群眾文化應建立在人民群眾的基礎上,群眾是文化的主體,需充分調動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在群眾文化中發光發熱。在群眾文化的組織方面,及要突出活動的多樣性又要突出群眾的主體地位。
1.政府組織文化下鄉活動
政府可每年撥出部分資金作為活動經費,可聘用專業的文化團送戲下鄉豐富廣大農民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可實行政府以鄉鎮合作的方式豐富文化活動的類型、提高文化活動的次數。促使文化下鄉活動成為一項經常性的活動。
2.充分挖掘群眾文化資源
我國傳統文化蘊含著大量的文化積累,有許多值得弘揚的文化。政府應引導當地群眾認識到地域文化的價值所在。進行一系列的發掘、保護、傳承工作,讓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出它的光芒。
3.加強文化交流
在高速信息的現代,處于封建狀態下的農村群眾文化再進行自我發展是無法滿足現今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群眾文化的發揚需要政府為文化交流搭建平臺,讓群眾文化在外來文化、城市文化的相互交流中逐漸壯大,在新興文化的刺激下與跨地區的文化交流下群眾文化將會蛻變的更加美麗。
(三)現代文化與鄉土文化相融合
發展農村群眾文化與民間風俗藝術可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經濟和周邊地區的協調發展,同時農村經濟得到發展后也會反哺群眾文化。我國農村群眾文化是幾千年以來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群眾文化的發展應立足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新型文化,構建出具有時代特性的文化作品。當人民群眾真正理解并接受這些文化作品時,那么農村群眾文化才可稱為真正意義上的構建成功,浙江省在農村文化構建方面,成功的將現代文化與鄉土文化相融合,讓文化更符合農村群眾的審美,將文化種在了當地,成為當地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見貼近農民群眾的作品對新農村文化建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四、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充分了解了群眾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認識到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同時要加強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帶動群眾文化全面發展,在群眾文化建設當中,要依據當地實際情況,結合地方特色,選用優秀人才來改變群眾文化建設現狀,促進其發展。尤其在我國進行新農村建設時期,群眾文化建設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增強政府領導力對推進我國農村群眾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從多個角度構建農村群眾文化,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培養出一批構建農村文化的專業型人才,團結一心將農村群眾文化建設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美玲.當前農村群眾文化發展的困境與出路[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6):77-81.
[2]胡守勇.關于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2010(06):96-98.
[3]胡守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0(04):62-68.
[4]胡守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8(01):65-6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