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麗坤
摘 要: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河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出臺,作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應如何落實改革實施方案中的細則,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本文對目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可實踐的建設路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雙師型;建設路徑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1998年國家教委出臺《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其中首次提出“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意見中指出要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采取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見習和鍛煉等措施,使文化課教師了解專業知識,使專業課教師掌握專業技能,提高廣大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目前對“雙師型”教師的內涵逐漸統一,范圍主要指專業課教師(公共基礎課教師除外)中一方面具備高校教師資格,也就是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同時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能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一)是職業教育改革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中明確提出要“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高職教育以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的高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重點是要建設一支專業理論功底扎實、實踐技能高超的雙師型隊伍。通過傳統課堂與實踐操作指導相結合,加強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提升其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職業教育改革的順利開展。
(二)是職業教育教師實現自我提高的迫切需要
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應具有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因素。教師在具備基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實際操作能力,運用理論問題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這既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對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也是教師自我提高的迫切需要。探索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路徑,為高職院校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提供外部推動力與發展渠道。
(三)是增強高職院校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目前,相對于普通高等學歷教育來說,高職教育是為培養服務于區域經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雙師型”教師隊伍作為職業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加強專業教師實操技能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與行業企業的切合度,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同時,在“雙師型”教師建設的過程中,通過與行業企業的直接對接,在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同時,也使企業對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能力更加信賴,從而形成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對接的良性循環。
三、“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初探
高職院校要以“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從教師選聘、培養、評價以及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校企師資 “兼融”等方面著手,貫穿整個教師培養的全過程,系統依次展開工作。
(一)完善教師準入制度
高職院校應著眼于專業發展、課程建設及實踐教學需求,以提高區域經濟服務能力為目的,對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適當放寬學歷要求,著力引進具有3年及以上企業(社會)工作經歷并且有高職以上學歷的專業教師。
(二)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與管理機制
通過修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相關制度,實施“雙師型”教師等級分類管理;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實行專任教師輪訓,5年為一周期,鼓勵專任教師在合理安排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利用寒暑假每年至少1個月赴企業或實訓基地參加崗位實訓。教師通過真正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產品技術研發等,大大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要將教師下企業實踐經歷作為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依據,保證教師實踐取得實效。同時,鼓勵教師考取行業認可度高、與專業對接緊密的資格證書。高職院校可通過設立大師工作室等機構,支持教師發揮專業優勢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科研創新,為區域經濟建設生產服務。
(三)建設高水平企業兼職教師隊伍
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為更好的發揮職業院校專業對接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的作用,高職院校應通過校企深度融合,建設一支高水平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為重點,將企事業單位中技術技能高超的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引入學校擔任兼職教師,引進企業新技術、新工藝。采取專題培訓、專兼結對等方式,提升兼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快速適應教學崗位要求。
強化與企業的深度合作,高職院校教師通過到企業實踐、參與企業員工培訓和重大技術研發項目等方式,實現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有機結合。進一步拓展校企合作領域,豐富產教融合內涵。從企業、科研院所等選聘一批科技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師人員擔任產業教授、推動學院與企業、科研院所培養人才、共建各類研發載體、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利用產教融合的平臺優勢,在組織構建、方案設計與實施、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以及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等方面充分發揮“雙主體”作用。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可持續的長期工程。作為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質量的核心工作,“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要與院校的整體規劃相統一,要按照近期與遠期相結合、教師個人發展與院校發展相結合、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建設原則,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推動整個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軍民.學校本位視域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
[2] 周長勇.貴州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現路徑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
[3] 任俊慶,胡曉霞.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高質量實施“雙高建設”[J].職教論壇,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