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對學生學習要求的不斷改變,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模式設計時,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改進,只有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學習能力,從而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課堂學習效率的真正提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達到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學習知識量的增多,而且要在學習課堂中掌握一定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達到全面發展。但是如何尋找適合學生的學習模式,需要教師根據多方考慮,從而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模式
數學是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同時是最重要的一門科目,所以小學數學的學習就極為重要,因為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學生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環節。教師在進行教學模式設計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特征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自己學習動力和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以后數學學習過程中真正做到集中精力,充分發揮學習能力。由于課堂學習時間有限,然而數學知識繁瑣復雜,因此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中學到充分的知識,從而達到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在課堂教學時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真正發現數學知識的魅力,同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跟著教師的教學,一步一步進行知識的深入探討。這樣讓學生首先對自己所要學習的知識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真正發揮他們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喜好入手,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合適的教學模式,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真正的做到發揮自我能力,同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長度單位》這一點知識點講解時,因為這是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引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進行長度單位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講解時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尺子測量自己的筆以及課本的長和寬,這樣讓學生自己進行動手操作能夠更好理解長度單位的意義。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動手操作,以此得到自己的理解,進行自己的思考。當學生完成這一實驗之后,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從實驗中得到的感悟,對于學生的表現,教師要進行及時的鼓勵或者表揚,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增強學習的動力。
二、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梳理學習思路
因為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點繁瑣并且復雜,而且這些知識點中有一些對于學生來說會很難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進行教學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對本節課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任務有清楚的理解。當學習任務明確之后,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學習。教師在進行計劃制定的過程中,要做到對教材內容十分熟悉,在課堂教學時,也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分每秒,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意識的灌輸,以此來加強課堂學習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也要跟著教師的安排進行努力認真的學習,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配合,才能達到真正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知識點講解時,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本節課的學習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比如本節課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熟練掌握100以內的數字,讓學生首先來復習1到100之間的數字,然后讓學生掌握加減法的內容。當這一任務完成之后,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100以內加減法的理解和計算,這樣有計劃的進行課堂任務的完成,能夠讓學生進行一步一步的知識的探索,先復習基礎的知識,再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最后一步進行新舊知識的融合,這樣才能真正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三、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動力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知識大多數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課堂教學就離不開與生活的實際聯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生活情境,能夠讓學生將枯燥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的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真正融入進去。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真正達到學習興趣的提升以及學習動力的提高,而且在課堂上融入具體的實際情境,也能夠讓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做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也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達到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課堂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課堂進行《認識面積》這一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首先設置一定的問題,進行課堂的導入。這一問題的選擇就要從實際生活出發,比如讓學生去思考,如果給一本書套上一個封皮,應該用多大的紙?學生就會開動自己的腦筋進行思考,最后得出一張與原書本封皮一樣大小的紙,接下來教師就問學生這張紙的面積是多少?通過這一問題能夠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理解面積的含義。同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開動自己的腦筋,鍛煉自己學習的思維能力,最后達到自己學習能力的提升。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設計合適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真正發揮他們的重要作用,和教師進行相互配合,一起進行課堂知識的探索,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每分每秒進行知識的掌握,從而達到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云.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D],新課標,2018.
[2] 白明.淺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D],新課程(中),2017.
作者簡介:王影(1967—)女,漢族,安徽亳州人,大專,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